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3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Ⅱ型股骨近端外侧锁定接骨板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Ⅱ型股骨近端外侧锁定接骨板固定治疗76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结果 70例获得随访,时间12~24个月;6例失访。术后1年按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标准评价疗效:优56例,良9例,可4例,差1例,优良率为92.86%。结论Ⅱ型股骨近端外侧锁定接骨板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创伤小、固定牢靠、生物力学特性佳,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阴道分泌物支原体固体培养基和液体培养基培养结果差异及其原因,为临床医生科学解读阴道分泌物支原体通过不同方法培养后的结果提供试验依据。方法收集该院妇产科送检的354份阴道分泌物标本,同时做固体培养基和液体培养基培养,比较两种培养方法的阳性率,并将液体培养基培养阳性但固体培养基培养阴性的标本进一步做细菌和真菌鉴定,支原体液体培养基培养阴性但固体培养基培养阳性标本再进行液体培养。结果354份阴道分泌物标本中固体培养基培养阳性[解脲脲原体(Uu)或人型支原体(Mh)阳性]标本为112份,阳性率为31.64%。112份阳性标本中,单纯Uu阳性86份,阳性率为24.29%;单纯Mh阳性9份,阳性率为2.54%;Uu合并Mh阳性17份,阳性率为4.80%。液体培养基培养阳性率(40.96%)明显高于固体培养基培养阳性率(31.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5,P<0.001)。结论支原体固体培养基培养阳性率明显低于液体培养基培养,通过观察固体培养基的菌落形态,可准确诊断Uu和Mh感染;分解尿素和精氨酸的细菌或真菌感染是造成支原体液体培养基假阳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住院患者侵袭性白念珠菌感染的分布情况、可能的危险因素以及真菌耐药性变化,为临床预防和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对四川大学华西医院2010年1月到2012年12月100例侵袭性白念珠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并总结其标本来源、科室分布、年龄分布、感染的危险因素、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以及真菌耐药率的变迁.结果 在侵袭性白念珠菌感染中,血流感染最为多见,占55%,感染患者多为ICU重症患者,占35%.年龄分布中位数为53.5岁.可能相关危险因素中外科手术和气管插管/切开、机械通气分别占74.6%和46.5%,有94例(82.5%)使用过抗菌药物.3年来我院白念珠菌对氟康唑、伏立康唑、两性霉素B耐药率为0%,对5-氟胞嘧啶和伊曲康唑的耐药率分别保持在4.1%和27.7%以下.结论 白念珠菌是ICU重症患者的血流侵袭性真菌感染中重要的病原菌,外科手术和气管插管/切开及呼吸机的使用是最显著侵袭性白念感染的两大危险因素.虽然目前临床常用抗真菌药物能覆盖侵袭性白念珠菌的治疗,但仍应加强对重点科室以及有相关危险因素患者的监测,重视培养鉴定与药敏结果对临床用药的指导,以减少耐药菌的出现与流行.  相似文献   
4.
郭靓  黄亨建  宋昊岚  李萍  耿娟 《华西医学》2006,21(3):555-556
目的:应用葡萄糖血清基质型校正验证品验证AU5400生化分析仪在可报告范围内校正的稳定性及测定结果的准确性。方法:正常浓度的血液标本,通过一定时间的糖酵解后加入定量浓度的葡萄糖溶液,制作一系列不同浓度的葡萄糖校正验证品。评价结果通过绘制线性回归图及百分差异图进行可接受性判断分析。结果:AU5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葡萄糖的浓度范围在1.16至36.5mmol/L内可接受。结论:在可报告范围内血清葡萄糖的校正稳定性及测定结果的准确性达到了质量规范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目前,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应用质量控制多规则分析能力验证(proficiency testing,PT),已被绝大多数临床实验室广泛接受,越来越受到实验室工作人员的重视。盯是通过提供能力验证的外部机构将同一份标本分发给多家实验室进行检测,然后收集实验室上报结果并进行分析评价,从而比较、评估各实验室的校彬检测能力。80年代初,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在国内组织临床化学能力验证活动,至今已有二十多年,对实验室间的测定结果一致性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其准确度也得到了一定的保障。  相似文献   
6.
舒玲  郭靓  罗岚  康梅  范红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12):2360-2361,2364
[目的]探讨近年来我院微生物检验标本中不合格标本的特点、产生原因及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实验医学科微生物室2007~2009年不合格标本的分布、原因及不合格率。[结果]2007~2009年微生物室不合格标本总数分别为181、212、569份,标本不合格率为0.21、0.26、0.43。微生物室不合格标本的主要类型是痰液(60),其他标本(12)、分泌物标本(9)及血液标本(9)。不合格标本的原因包括取样不合格、重复送检相同标本、条码错误、空容器等。[结论]为了降低标本的不合格率,向临床提供准确及时、可靠的检验结果,微生物实验室必须加强与临床科室的互动,尤其是与护士的沟通。  相似文献   
7.
8.
本文对548份临床标本采用RobobaetSystem全自动微生物分离培养系统进行分离培养,并与传统平板划线接种法进行了比较,结论为RobobactSystem操作简便,结果快速、自动化及标准化,非介入性接种操作减少了感染机会,可确保操作人员的最大安全,可完全替代传统方法用于大便、尿液及拭子样本的检测,对于下呼吸道及体液样本的应用效果有待进一步观察和改进。  相似文献   
9.
中国检测D-二聚体诊断试验的文献质量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国内关于D-二聚体的检测文献方法学质量。方法电子检索中国学术期刊网(1994~2006)和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1978~2006),收集免疫比浊法、乳胶凝集法、胶体金免疫渗透法、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D-二聚体的方法学研究文献。结果共检索到相关文献63篇,最终纳入7篇文献,其中仅有一篇文献可提取四格表数据进行临床诊断准确性评价。结论目前国内检测D-二聚体的诊断试验文献不多,质量较低。今后关于检测D-二聚体的研究应注重临床诊断敏感度和特异度的研究,以给读者提供更多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10.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家族成员参与调节众多发育过程。目前,FGF已被开发用于促有丝分裂、细胞保护和血管再生的治疗。最近研究发现,内分泌型的FGF19亚家族在体内胆汁酸、葡萄糖和磷酸盐稳态中起重要作用。这一发现使该家族在药理学方面的利用价值更为突出。本文主要综述FGF-FGF受体(FGFR)信号通路和该通路中各种FGF的生物学特性及其病理生理学作用,讨论重组FGF和小分子FGFR激酶抑制剂在肿瘤和心血管疾病治疗中的传统应用,及其在代谢综合征和低磷酸盐血症治疗中的潜在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