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0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11篇
眼科学   10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2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建立鹤草芽栓中鹤草酚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 RP- HPL C法。使用 Nova- Pak C1 8(2 5 0 mm×4 .6 mm,5 μm)分析柱 ,甲醇 -水 -三乙胺 (80∶ 2 0∶ 0 .2 )为流动相 ,检测波长 2 92 nm,流速为 0 .8m L/ min,进样量为2 0μL。结果 鹤草酚在 12 .5~ 12 5 m g/ L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平均回收率为 98.2 % ,RSD为 1.5 % (n=9)。结论 该方法简便、快速、重现性好 ,适用于鹤草芽栓中鹤草酚的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2.
青海藏族儿童弱视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调查青海4-12岁藏族儿童5648人,弱视患病率为126%;弱视以轻、中度为多见,占84.7%;弱视类型以屈光不正性和屈光参差性为主,占76.l%,4-5岁儿童弱视患病率高,达2.31%-2.55%,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轻度弱视屈光不正度数低,中高度弱视屈光不正度数高,弱视患病率与性别无关,差异无显著性(P>0.05)。  相似文献   
3.
目的 基于三维CT图像对髌骨下极骨折分型。 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8年5月至2020年11月67例髌骨下极骨折的三维CT图像并分型。用Kappa系数评估观察者间可信度和观察者自身可信度。 结果 髌骨下极骨折分为无移位骨折(Ⅰ型)和移位骨折(Ⅱ型)两型。移位骨折可分为3个亚型:Ⅱa型,大块型骨折,包括髌骨下极1枚孤立性骨折块,或2枚较大的骨折块;Ⅱb型,粉碎性骨折,多枚较小的骨折块,包括冠状位和矢状位骨折块;Ⅱc型,袖套样撕脱骨折,沿髌骨下极整个弧面的呈内外方向的长弧形骨折,多为粉碎性的,骨折块非常薄。本研究中Ⅰ型8例,Ⅱa型11例,Ⅱb型42例,Ⅱc型6例。观察者之间的可信度平均K值为0.782(0.682 ~ 0.896),基本可信;观察者自身可信度平均K值为0.837(0.786 ~ 0.884),完全可信。 结论 本文髌骨下极骨折分型方法有较高的可信度及可重复性,对临床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臂丛分支在肩胛下肌前方的CT定位,提高Bristow-Latarjet术式临床操作时安全范围的认知。 方法 福尔马林固定的上肢标本16侧(男10,女6)。解剖和使用显影线标记16侧肩的臂丛分支(肌皮神经、腋神经、桡神经)在肩胛下肌前方的位置、行程,CT水平位上测量肩关节内旋45°、中立位、外旋45° 3个体位2~5点位置肌皮神经到关节盂的距离及成角规律,所得数据经统计学处理。 结果 ⑴臂丛在肩胛下肌前方,由内往外神经的排列分别是腋神经、桡神经、肌皮神经。⑵CT水平位上测量肌皮神经在3个体位的数据,组间比较:角度上比较,2~5点位置的内旋位与中立位、与外旋位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距离上比较:2点位置的外旋位与中立位、与内旋位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中立位与内旋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15);3~5点位置的内旋位与中立位、与外旋位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5点位置的外旋位与中立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7)。组内比较:内旋位2点位置的角度分别与3~5点位置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3~5点位置的两两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均为P>0.05)。 Pearson分析:盂的高度HL与内旋位2点位置的角度呈负相关,与3点位置的角度呈正相关,与内旋位2点位置的距离呈负相关,与3~5点位置的距离呈正相关。 结论 肩关节内旋45°时肌皮神经的安全范围显著大于中立位及外旋45°,建议内旋位操作。  相似文献   
5.
脉管系统包括心血管系统和淋巴系统,是体内物质交换的运输线,与各大系统联系紧密,是解剖学的教学重点.其分布广,位置层次变化大,故传统教学模式存在较大的局限.教学中融入虚拟仿真技术,可让学生实时、动态、全方位观察脉管系统结构的三维形态及其空间毗邻关系,增强学生对脉管系统的整体认知.依托广东医科大学虚拟仿真教学平台,在教学中...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芪苈强心胶囊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的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0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采取曲美他嗪治疗,观察组采取芪苈强心胶囊+曲美他嗪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心功能[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流峰值速度(E)与二尖瓣舒张晚期血流峰值速度(A)比值(E/A)、左心室短轴缩短率(FS)]、运动耐量(6min步行试验距离)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P0.05);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LVEDD较对照组低,LVEF、E/A、FS较对照组高(P0.05),6min步行试验距离较对照组远(P0.05);两组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采取芪苈强心胶囊联合曲美他嗪治疗,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心功能及心室重构,提高运动耐量,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为保证临床检验质量,必须做到全过程质量控制,即对实验检查的全过程进行全面的质量控制和质量管理.这里包括:实验前(分析前)﹑实验中(分析中)和实验后(分析后)三个阶段的质量控制.近年来,全自动化生化分析仪的普遍应用,人员素质的提高,再加上社会和群众质量意识的增强,我们基层医院实验室也认真做好室内质控和室间质评工作,大大提高了临床生化分析的精密度和准确度.但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体会到,许多测定误差并不是分析过程中引起的.很大一部分是由于分析前和分析后的诸多因素引起的.  相似文献   
8.
郭金华 《山西中医》2008,24(1):6-6,8
慢性乙型肝炎(CHB)属于中医肝着等范畴,为感受湿热疫毒之邪,蕴于中焦肝胆,肝脏气血郁滞,着而不行而成.临床常见右胁不适、腹胀、乏力、纳差等症状.我国CHB发病率极高,据2002年全国流行病学调查,CHB病人约为2 000万~3 000万,每年死于与乙肝相关肝病者约30万人.因此,如何有效地治疗CHB一直是国内外医学研究的热点.导师赵文霞教授系河南省优秀专家,从事肝病临床、科研多年,在中医药防治慢乙肝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以Veto细胞大规模生产狂犬病毒时的细胞生长和病毒感染特性。方法 以分种和混种方法,经过不同培养时间,测定Vem细胞的生长状况和胞内外病毒含量。结果 细胞形态随接种病毒时间的长短有所变化,不同接种方法在病毒滴度也无显著性差异。培养上清夜病毒含量以第4~9d滴度最高,细胞病毒感染率在第4d达80%以上,第10d后开始下降,第15d降入低谷。结论 以0.01~0.10MOI的加毒比例,培养第4,9d收获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0.
目前对IMS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我们总结了本院5年来收治的28例,探讨诊疗体会。1临床资料我院自1999年5月-2004年5月住院治疗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共367例,其中发生中间综合征呼吸肌麻痹者28例,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