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2篇
儿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6篇
肿瘤学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 0 1年 4月~ 2 0 0 3年 3月我院以康莱特乳剂、华蟾素注射液联合用药治疗晚期肺癌 3 0例 ,结果总结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3 0例患者均经X线、CT、ECT、病理学或细胞学诊断后确诊 ,在我院治疗 1个月以上 ,有较完整的主、客观观察资料 ,所有病例皆有可测量之肿块 ,KPS >5 0 ,预计生存期均在 3个月以上。男 2 1例 ,女 9例。年龄 2 6~ 78岁 ,5 0岁以上患者共 2 4例 ,占 80 %。所有病例均经检查心、肝、肾功能无明显异常。所有患者均为ⅢB~Ⅳ期 ,其中肺鳞癌 9例 ,肺腺癌 2 1例 ,绝大多数为手术未能切除肿块或无法接受手术…  相似文献   
2.
抑癌定痛汤治疗癌痛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抑癌定痛汤治疗中晚期癌症疼痛患者81例,观察其止痛效应,以杜冷丁50mg口服治疗43例为对照。结果中药组癌痛完全缓解率4444%,优于杜冷丁组的2439%(P<0.05);中药组起效时间227±107min,慢于西药组的183±111min(P<0.05);而效应维持时间(145±47h)则长于杜冷丁组(124±49h,P<0.01)。结果提示抑癌定痛汤治疗癌痛的效果肯定,且以镇痛维持时间较长、副作用较少见长  相似文献   
3.
食管癌手术后早期中医药治疗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食管癌手术后胃肠功能紊乱早期应用中药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设计、多中心、随机、对照方法选择食管癌根治手术(术中切断迷走神经)后早期胃肠功能紊乱的患者100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早期应用中医药治疗方案治疗。观测2组患者对临床症状、胃窦蠕动、胃排空时间、胃功能恢复的影响。结果中医证候疗效:治疗组临床痊愈28例,显效20例,显效率98%;对照组临床痊愈9例,显效18例,显效率54%。经统计学处理2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B超检查:手术后2组的胃窦蠕动出现时间、胃部分排空时间、胃功能恢复到手术前水平的时间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2组患者服药后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和毒副作用;2组对血常规、小便常规、大便常规、转氨酶、肾功能、心电图等安全性指标无明显影响。结论食管癌根治术后早期应用中医药治疗,对术后胃肠功能紊乱有较好的近期临床疗效,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4.
张智敏  郭志雄  谢刚 《中国中医急症》2009,18(12):1981-1982
目的观察金蚕合剂对鼻咽癌放疗所致VI腔黏膜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经病理检查确诊为鼻咽癌并接受放疗的初治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放疗+金蚕合剂含漱)与对照组(放疗+生理盐水含漱),两组均按常规分割方法放疗(2.0Gy/次,5次/周),总剂量(68-72Gy/7周),均于放疗开始即按上述要求进行含漱治疗,直至放疗结束。结果放疗至第3周末时,黏膜反应主要为1、2级。治疗组以1级反应为主,对照组以2级反应为主,两组差异有显著性;疗程结束时.对照组以3级黏膜反应为主,治疗组以2级反应较多,两组差异亦有显著性。结论金蚕合剂防治放疗所致的黏膜反应疗效较佳,并可推迟放射性口腔炎出现的时间及减轻损伤程度。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告了使用国产BYS—14型四导心脉仪研究基础脉象的方法,共分析比较十种脉象,计400例脉图特征,初步提出判别基础脉象的指标和界限,供临床工作者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6.
患者女,10岁。因发现右膝内下方肿块1周入院。患者2年前因右膝部囊肿于当地医院行手术治疗,手术后一般情况良好。1周前无意间发现原肿块部位稍下方有新的肿块,1周来肿块无明显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Meta分析系统评价闭合复位弹性髓内钉固定术与切开复位克氏针固定术对于儿童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检索相关数据库,收集包括两种术式在内的治疗儿童桡骨颈骨折的对照试验,提取数据,进行质量评价,并通过Rev Man 5.3软件进行系统评价,比较两组术后骨折断端复位情况、术后肘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总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去除固定后骨折再移位、皮肤激惹症状、桡神经损伤、桡骨头骨骺早闭等结局指标.结果 本次Meta分析共纳入9篇文献.结果表明,对于儿童桡骨颈骨折,闭合复位组与切开复位组在术后骨折断端复位情况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0.98,95 %CI(0.86,1.11),P=0.72];在总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0.61,95%CI(0.24,1.60),P=0.32];在皮肤激惹症状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0.08,95%CI(0.00,1.40),P<0.08];在桡神经损伤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1.22,95%CI(0.13,11.20),P<0.86];在桡骨头骨骺早闭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0.20,95%CI(O.02,1.64),P=0.13];在去除固定后骨折再移位方面,由于原始文献较少,该指标暂无可比性,尚需更多临床研究得出结论.在术后肘关节功能恢复方面,闭合复位组占有较大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0.28,95%CI(0.16,0.52),P<0.000 1].结论 闭合复位弹性髓内钉固定治疗儿童桡骨颈骨折术后疗效优于切开复位克氏针固定,在并发症的预防方面并无明显优势.但仍需要更多大样本、双盲、高质量的随机对照研究加以论证.  相似文献   
8.
全国第3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郭志雄主任医师运用中医药治疗癌性疼痛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为了进一步传承郭志雄主任医师的诊治经验,为后世医家临诊留下宝贵经验,探析郭志雄主任医师临床经验的有效性、规律性、可重复性及现代医学机理,将郭教授多年的学术思想、临诊经验归纳总结,以传承名老中医经验。  相似文献   
9.
观察双仙方治疗消化系肿瘤化疗后肾阳虚证的临床效果。共收集符合标准的病例90例,随机分成中药组组、西药组和安慰剂组各30例;治疗组应用双仙方颗粒剂,西药组选用胸腺肽肠溶片治疗,安慰剂组不用上述中、西药的药物,对消化系肿瘤化疗后肾阳虚证治疗效果及其副反应进行临床症状,T细胞亚群CD3、CD4、CD4/CD8比值和生活质量的观察。结果,中药组在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等方面,都明显优于西药组和安慰剂组,并且中药组治疗后无明显的毒副反应,表明该方对消化系肿瘤化疗后肾阳虚证患者有较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细菌感染及病毒感染白细胞VCS参数的变化特点,探讨白细胞VCS参数在感染性疾病病原体的鉴别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89例细菌感染患者为细菌组,117例病毒感染患者为病毒组,另以59名健康体检人员为对照组,研究3组白细胞VCS参数变化特征,包括中性粒细胞平均体积(NEV)、中性粒细胞平均传导值(NEC)、中性粒细胞平均散射值(NES)、淋巴细胞平均体积(L、YV)、淋巴细胞乎均传导值(LYC)、淋巴细胞平均散射值(LYS)、单核细胞平均体积(MOV)、单核细胞平均传导值(MOC)及单核细胞平均散射值(MOS).结果 细菌组中性粒细胞平均体积(NEV)为149.1±9.9、淋巴细胞平均传导值(LYC)为109.4±4.1、单核细胞平均体积(MOV)为169.9±9、中性粒细胞平均传导值(NEC)为147.7±4.5升高,单核细胞平均传导值(MOC)为123.4±4.2,均有所降低,其他变化不明显,病毒组LYC 103.5±3.8、MOV 167.2±4.3升高,LYC 103.5±3.8、MOC124.3±2.7降低,其他变化不明显;细菌组中白细胞>15×109/L组别NEV、NEC、LYV、MOV升高程度高于白细胞<15×109/L组.结论 白细胞VCS参数能较好地反应感染状态白细胞形态、结构的变化,对细菌及病毒感染的鉴别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