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探究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HFMEA)在降低手术室消极型结局护理中断事件发生率中的应用效果, 以最大程度确保手术过程顺利进行。方法本研究为类实验研究。选取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胃肠外科手术间为研究地点。依据手术顺序将2021年8月15—30日在胃肠外科手术间进行的38台手术设为对照组, 实施常规医护合作模式流程;将2021年9月15—30日进行的42台手术设为干预组, 实施HFMEA模式下手术室消极型结局护理中断事件管理流程。运用视频追踪法结合手术护理中断事件登记表对手术室消极型结局护理中断事件发生情况进行调研, 比较2组手术室消极型护理中断事件发生的次数、持续时间、中断事件来源、险失事件发生率情况。结果对照组观察手术38台, 消极型结局护理中断事件190次, 未发生险失事件;干预组观察手术42台, 消极型结局护理中断事件84次, 未发生险失事件, 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 18.71, P<0.01)。对照组消极型结局中断事件持续时间为(5.26 ± 1.02) min, 与干预组的(2.06 ± 0.08) min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 - 2...  相似文献   
2.
临床腹部外科手术中大多采用腹部正中切口、旁正中切口、腹直肌切口、麦氏切口、下腹部横切口。这些切口位置不同、走向不同,所切层次结构也不同。为了更好、更直观地显示各切口的位置、层次结构,笔者对各切口标本进行了设计和制作,以期为外科学教学和临床操作提供解剖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经右胸—右心房途径微创封堵室间隔缺损(VSD)的可行性、安全性和优势.方法 2011年5月至2012年7月,采用经右胸—右心房途径微创封堵VSD 47例(经右心房组),分年龄段随机选取同期经胸骨正中—右心室途径行微创封堵术的膜周部VSD 47例作为对照(经右心室组).经右心房组手术于胸骨右缘第4或第3肋间、长1.5 ~2.0 cm的切口进胸,于右心房表面缝荷包,穿刺,插入特殊构型的中空探条,经三尖瓣入右心室.在食管超声引导下将探条对准VSD,沿探条孔送入导丝,再送入输送管和封堵器完成封堵.结果 两组均封堵成功.经右心房组VSD出口直径2.0~7.0mm,置入封堵器型号4~12 mm.心内操作时间[经右心房组(15 ±13) min,经右心室组(8±5)min]和手术时间[经右心房组(56±24) min,经右心室(72±16) min]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访1 ~12个月,两组均无封堵器脱落等并发症.结论 经右胸—右心房途径微创封堵VSD安全、可行,创伤更小,手术时间更短.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