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7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改良大骨瓣减压联合脑池引流术在外伤性颅内血肿脑疝形成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外伤性颅内血肿并发脑疝患者154例,根据知情同意权分成2组,每组77例;实验组采取改良大骨片减压联合脑池引流术,对照组采取改良大骨片减压术,对比2组GCS评分、并发症等临床指标。结果术后实验组患者颅内压(ICP)和格拉斯哥评分(GCS)明显改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1);术后恢复良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大骨片减压联合脑池引流术治疗外伤性颅内血肿并发脑疝患者能有效降低病死率、减少并发症,提高临床疗效,改善预后,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慢性硬膜下血肿(Chronic Subdural Hematomas,CSDH)手术治疗的方法、疗效并总结经验。方法:选取汝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48例CSD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孔钻孔冲洗引流术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痊愈。术后3~4 d复查头颅CT,脑组织完全膨胀者48例,余均有不同程度的积液和积气,量为原血肿量的20%~40%,均自然吸收,术后症状明显改善。结论:钻孔冲洗引流术治疗CSDH效果良好,应重视手术时机和手术技巧,并做好术后处理。  相似文献   
3.
<正> 我院收治急性硬膜下血肿32例,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男28例,女4例;年龄72~8岁,平均年龄40岁;入院时神志清晰,双侧瞳孔正常等大等圆对光反应灵敏者8例,浅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慢性硬膜下血肿手术的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 采用钻孔冲洗引流术对38例慢性硬膜下血肿进行治疗并对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痊愈35例,死亡2例,术后继发一侧上肢瘫1例。结论 慢性硬膜下血肿确诊后经外科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软通微创治疗自发性小脑出血的适应证及效果。方法对12例神志清醒,出血量>10 m L的患者,行软通道微创穿刺抽血加尿激酶溶解液化引流方法治疗,有脑积水加做脑室外引流。结果 12例患者均痊愈,无再出血及病情恶化。结论 >10 m L的小脑自发性出血,若神志清醒,积极采取软通道微创治疗,效果好,可避免病情突然变化及后颅窝开颅手术。  相似文献   
6.
目的 认识诊断颅内炎性病灶、使该病得到正确经济的治疗。方法 采用雷米封片口服治疗3个月,病灶周围水肿严重加用口服激素或口服脱水药物,治疗该病50例。结果 治疗3个月复查头颅CT病灶均消失,癫痫不发作。结论 雷米封片透过血脑屏障作用较强,用于治疗颅内炎性病灶效果好,减少病人费用,可以不住院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小儿颅内炎性病灶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采用雷米封片口服治疗3个月,病灶周围水肿严重者加用口服激素和口服脱水药物。结果 治疗3个月复查头颅CT病灶均消失,癫痫无发作。结论 雷米封对小儿颅内炎性病灶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脑梗死后脑出血病人静脉应用止血药去氨加压素针对再出血和手术后再出血的疗效。方法:2007年8月至2013年6月汝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24例脑梗死后脑出血患者中,16例静脉滴注去氨加压素针,每日3次,每次20~25μg,8例患者不用去氨加压素针,将两组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静脉滴注去氨加压素针的病人再出血率明显减少。结论:脑梗死后脑出血病人静脉应用止血药去氨加压素针可达到减少再出血和手术后再出血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慢性硬膜下血肿伴急性出血的手术方式及疗效。方法对6例慢性硬膜下血肿伴急性出血患者采用骨瓣开颅,整块清除血肿,骨瓣回放复位治疗并观察疗效。结果 6例患者均在48 h内意识恢复,其中2例肢体偏瘫者经后肢体康复锻炼后逐渐恢复,患者术后均获随访3个月,GOS评分均为5分。结论对慢性硬膜下血肿伴急性出血病程较长,血肿包膜肥厚并有钙化者应及时实施开颅清除血肿,可有效缓解病情,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认识急性硬膜下血肿的预后与年龄的关系及原因。方法 对32例急性硬膜下血肿治疗观察,比较年龄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同样病例50岁以下效果好,50岁以上效果差。结论 对急性硬膜下血肿脑性裂伤病人50岁以下的应用采用积极迅速有效的治疗方法。超过50岁的应严格把握手术适应症,正确选择手术时机、麻醉方式和手术方式,在治疗过程中尽可能做到全面合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