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
目的观察不同麻醉方式围术期对血浆趋化因子GRO-1、IP-10的变化,研究不同麻醉方式围术期对腹腔镜下子宫次切术患者免疫功能和肿瘤转移的影响。方法选择ASAⅠ~Ⅱ级腹腔镜下子宫次切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3组:全凭静脉麻醉组(A组),静吸复合麻醉组(B组),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组(C组),每组各20例。在麻醉前(T0)、术毕(T1)、术后24h(T2)、术后48h(T3)和出院前2h(T4)观察各时点MAP、HR、RR、SpO2,采集外周静脉血测定趋化因子GRO-1、IP-10浓度。结果患者血浆GRO-1、IP-10浓度术后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其中B组T1时较A、C组降低更加明显;3组各时点间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结论不同麻醉方式对围术期腹腔镜下子宫次切术患者免疫功能和肿瘤转移的影响无显著性差异,均可安全应用于腹腔镜下子宫次切术患者的麻醉。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复合小剂量咪达唑仑用于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监护性麻醉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102例在监护性麻醉下行ERCP的患者,按麻醉方法不同分为单纯瑞芬太尼组(R组)和瑞芬太尼复合小剂量咪达唑仑组(RM组),每组51例,观察两组不同时点,包括麻醉前(T0)、ERCP手术开始(T1)、手术开始后5分钟(T2)、手术开始后10分钟(T3)和术毕(T4)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 O2)和脑电双频指数(BIS),并记录手术操作时间、麻醉时间及不良事件。结果 RM组MAP在T1~T3时与T0比较无明显变化,T4时升高;HR在T2开始持续加快;Sp O2在T2开始降低,T3时又有所升高;BIS T1时开始降低,之后保持平稳。组间比较,RM组的MAP在T1~T3时明显低于R组,HR在T1、T2时明显低于R组,Sp O2在T2之后明显低于R组,BIS在T1~T3时明显低于R组,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其他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ERCP操作中采取瑞芬太尼复合咪达唑仑麻醉,与单纯使用瑞芬太尼相比,血流动力学变化更加平稳,但对患者呼吸系统影响较大,易发生气道意外,因此,临床上应谨慎选择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4.
手法辅助下经口光棒盲探气管插管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光棒(light wand)气管插管技术是一种通过颈前光点来判断气管导管位置的盲探气管插管技术,具有容易掌握、方便快捷、气管插管成功率高等优点[1],已广泛应用于临床麻醉,也是处理困难气道较为有效的一种技术[2],但操作是否延长插管时间和/或增加插管所至的并发症是关注的焦点。我  相似文献   
5.
手术创伤和麻醉是引起围术期免疫抑制的主要因素之一.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是一种重要的炎症性趋化因子(chemokines,CK),在机体的免疫抑制中起重要作用[1].本研究在同等麻醉深度下,排除其他相关因素的影响,对不同麻醉方式在相同手术围术期的血浆MCP-1浓度变化进行研究,探讨麻醉对围术期患者MCP-1浓度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锁骨上神经联合臂丛阻滞用于肩部及锁骨区手术麻醉方法的可行性。方法对196例ASAⅠ~Ⅱ级肩部及锁骨区手术,采用锁骨上神经联合臂丛阻滞,观察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全组患者阻滞范围和深度符合手术需要,麻醉效果满意,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锁骨上神经联合臂丛阻滞用于肩部及锁骨区手术经济、简单、安全、效果可靠。  相似文献   
7.
目的 总结妊娠合并瓣膜性心脏病心衰患者剖宫产术的麻醉处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21例妊娠合并瓣膜性心脏病心衰患者剖宫产术的麻醉相关资料.18例选择连续硬膜外麻醉,小量、分次注入1.5%利多卡因;3例选择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结果 所有产妇均无麻醉并发症并顺利出院.结论 瓣膜性心脏病心衰孕妇实施剖宫产术麻醉,术前应充分准备 以尽可能控制和改善心衰,根据患者心功能和凝血功能选择合理的麻醉方法和药物;术中应常规监测CVP、MAP,根据患者瓣膜病变类型调整心率和输液量,合理应用强心、利尿和血管活性药;术后应施予有效镇痛.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麻醉与手术病人心跳骤停的原因。方法:统计发生心跳骤停的临床资料并归纳分析。结果:初期复苏均获成功,其中5例痊愈出院,1例麻醉后2h死亡。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