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高骅  郎野 《医药与保健》2013,21(7):34-35
自脑卒中筛查在各大医院开展以来,有机会参与筛查的人对自己的健康状况有了新的认识,对脑卒中防治的相关医学知识也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很多患者由于认识上的误区,面对筛查报告单过于乐观或过于悲观,对自己的病情没有全面的认识,导致病情的延误或消极情绪影响生活。针对患者经常遇到的一些问题,宣武医院吉训明教授进行了细致的解读。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微小RNA-21(miR-21)能否抑制FASL的表达进而减少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神经元细胞的凋亡。方法:通过慢病毒载体转染PC-12细胞,测定最佳的感染复数(MOI)。分别转染不同的慢病毒载体建立并验证上调miR-21、下调miR-21和对照的PC-12细胞体系,经过氧糖剥夺以及复糖复氧处理模拟脊髓损伤后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利用Hoechst/PI染色技术检测上调以及下调miR-21对PC-12细胞凋亡情况的影响;利用q RT-PCR技术以及Western blot技术检测上调以及下调miR-21表达对PC-12细胞中FASL表达水平的影响。在293T细胞中,通过质粒转染技术分别建立miR-21/miR-21阴性对照和FASL野生型/FASL突变型/FASL阴性对照的共转染体系,利用双荧光素酶实验验证miR-21和FASL的靶向关系。结果:MOI=20为最佳的感染复数。在该条件下进行慢病毒转染72h后,荧光显微镜下可观测到绝大多数PC-12细胞中有明显的绿色荧光,通过q RT-PCR技术检测miR-21的水平发现:上调组的miR-21水平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但是下调组miR-21水平和对照组相比却没有明显变化(P0.05)。转染三种不同慢病毒的PC-12细胞经过氧糖剥夺及复氧处理后,Hoechst/PI双染法检测结果证实上调组细胞凋亡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而下调组的细胞凋亡比例较对照增高(P0.05)。另外,氧糖剥夺及复氧处理后,三组PC-12细胞中FASL表达水平均较处理前增高,而上调组的FASL水平较对照组均下降(P0.05),下调组的FASL水平较对照组有所升高(P0.05)。双荧光素酶实验结果发现miR-21在FASL野生型(3′UTR-WT)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而miR-21在FASL对照组以及FASL突变型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miR-21能够通过靶向抑制FASL表达,减少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神经元的凋亡。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及治疗,减少病史率。方法:对14例女性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资料、影像学特征、治疗经过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4例中11例首发症状表现为非特异性的头痛;14例患者均行头颅CT检查,表现为静脉窦密度增高5例,脑出血4例,颅内低密度灶2例,CT未见异常3例;10例患者行头颅磁共振成像及磁共振静脉血管显影检查;10例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的患者,均证实有静脉窦血栓形成。所有患者均行降颅压及抗凝、介入溶栓、碎栓及取栓治疗,13例好转,1例死亡。结论: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确诊有赖于影像学检查,抗凝治疗是一种安全且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新生儿小肠闭锁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对收治的40 例小肠闭锁患儿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0 例新生儿小肠闭锁中,治愈38 例(95%),死亡2 例(5%).结论: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有利于提高疗效.产超声检查有利于早期诊断.选择正确的术式、合理使用手术技巧是治疗成功的关键,不同部位的闭锁及不同分型的闭锁其手术方法也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5.
背景 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适宜患者采取血管内治疗具有临床疗效,但这一治疗方法受时间窗限制。目的 通过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管内治疗流程现状进行调查,分析产生院内延迟的原因,以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某三甲医院缺血性脑卒中血管内治疗流程调查表》,对2014年11月-2015年4月在某三甲医院接受血管内治疗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32例进行跟踪调查,内容包括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特征、到达急诊-开始股动脉穿刺的各环节时间及流程中影响院内总时间关键事件的记录。结果 32例患者到达急诊-开始股动脉穿刺的平均时间为(171.8±52.5)min,与90 min的国际标准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首先呼叫动脉溶栓组医师与首先呼叫静脉溶栓组医师患者到达急诊-获得动脉溶栓组医师会诊的平均时间分别为(11.7±6.8)、(66.9±53.2)min,到达急诊-开始股动脉穿刺的平均时间分别为(143.9±26.1)、(199.6±58.0)min;在CT之前进行心电图检查与在CT之后进行心电图检查患者到达急诊-到达CT室的平均时间分别为(63.1±47.3)、(31.9±12.3)min。结论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管内治疗院内延迟现象严重,医院应完善脑卒中组织化管理的相关政策与制度,不断改进绿色通道质量控制机制,以缩短院内延迟时间。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