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外科学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研究皮瓣缺血-再灌注损伤所引起的机体全身损伤性反应,阐明其机理及地塞米松的保护性作用。方法:将大鼠分为皮瓣原位缝合组(Ⅰ组),生理盐水对照组(Ⅱ组),地塞米松治疗组(Ⅲ组)。观察耳部微循环,肺、肠、耳部血管组织学改变。测量全血中性粒细胞凋亡率、死亡率,血浆TNFα,IL-10浓度.结果:Ⅰ组各项指标基本正常。Ⅱ组耳部微循环明显紊乱,肺、肠及耳部血管有明显组织学改变。中性粒细胞凋亡早期较少,坏死率较高。血浆TNFα于再灌注1h达到高峰,IL-10于再灌注3h达到最低。Ⅲ组耳部微循环明显改善,肺、肠及耳部血管组织学改变明显轻于Ⅱ组。中性粒细胞凋亡早期较多,坏死率较低。TNFα峰值明显低于对照组,6h即明显下降;IL-10再灌注1h达最低,3h就明显上升,其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单纯形成皮瓣这一创伤对机体影响轻,缺血-再灌注损伤可造成肺、肠及耳部血管组织学改变,这与全身微循环紊乱;中性粒细胞凋亡与坏死过程失衡;分泌TNFα过高,IL-10过低有关。地塞米松早期应用可防治这种损伤,其作用机理是改善全身微循环,调理中性粒细胞的生命活动及平衡分泌细胞因子。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