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0 毫秒
1
1.
桑树中1-脱氧野尻霉素(1-deoxynojirimycin, DNJ)及其衍生物是一类多羟基生物碱,由于其在化学结构上与α-1,4-葡萄糖类似而显示出降血糖、抗病毒和抗肿瘤转移等多种药理活性。因该类化合物结构新颖且在桑树中量丰富,其相关的化学和药理作用研究已成为目前桑树资源药用价值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对DNJ及其衍生物的分子结构、检测提取方法、生物活性评价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提出了DNJ及其衍生物研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脂质代谢紊乱是诱发肥胖症、高脂血症和2型糖尿病等慢性代谢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也是代谢综合症等慢性疾病预防的关键目标。植物多酚以多种方式参与调控机体的胆固醇吸收、甘油三酯合成和分泌以及血浆低密度脂蛋白氧化等生理进程,在维持或改善机体脂质代谢平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该文就近年来植物多酚在预防和改善脂质代谢紊乱及其相关的作用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测定不同品种桑叶在不同采收时间总多酚及绿原酸、芦丁、安息香酸和黄芪苷4种主要酚类单体化合物的量,初步探讨桑叶酚类物质的变化规律。方法采用Folin-Phenol法测定桑叶中总酚的量,采用HPLC法测定绿原酸、芦丁、安息香酸和黄芪苷的量。结果 6个品种桑叶总多酚量在4~10月连续7个月内变化的趋势基本相同。各品种中13种酚类单体物质的变化比较复杂:同一品种桑叶中不同酚类物质变化不一样,不同品种桑叶中相同酚类物质变化也不一样。结论不同品种桑叶的酚类单体成分的组成及其变化规律具有品种特异性,在相同栽培条件及气候条件下,桑叶中酚类物质的量在不同品种之间有差异,但在所有品种中多酚的量均以绿原酸最高,其次为芦丁,再次为安息香酸和黄芪苷。  相似文献   
4.
桑中1-脱氧野尻霉素及其衍生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平平  廖森泰  刘吉平  邹宇晓 《中草药》2010,41(11):1921-1924
桑树中1-脱氧野尻霉素(1-deoxynojirimycin,DNJ)及其衍生物是一类多羟基生物碱,由于其在化学结构上与-α1,4-葡萄糖类似而显示出降血糖、抗病毒和抗肿瘤转移等多种药理活性。因该类化合物结构新颖且在桑树中量丰富,其相关的化学和药理作用研究已成为目前桑树资源药用价值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对DNJ及其衍生物的分子结构、检测提取方法、生物活性评价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提出了DNJ及其衍生物研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黄酮类化合物抑菌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细菌耐药性是全球公共卫生面临的最严重的威胁之一,迫切需要寻找到新的有效的治疗药物。黄酮是广泛存在于植物中的一大类化合物,具有直接抑菌、协同抑菌及抑制细菌毒性等作用。本文主要对2005年以来黄酮类化合物抑菌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进展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 测定不同品种桑叶在不同采收时间总多酚及绿原酸、芦丁、安息香酸和黄芪苷4种主要酚类单体化合物的量,初步探讨桑叶酚类物质的变化规律。方法 采用Folin-Phenol法测定桑叶中总酚的量,采用HPLC法测定绿原酸、芦丁、安息香酸和黄芪苷的量。结果 6个品种桑叶总多酚量在4~10月连续7个月内变化的趋势基本相同。各品种中13种酚类单体物质的变化比较复杂:同一品种桑叶中不同酚类物质变化不一样,不同品种桑叶中相同酚类物质变化也不一样。结论 不同品种桑叶的酚类单体成分的组成及其变化规律具有品种特异性,在相同栽培条件及气候条件下,桑叶中酚类物质的量在不同品种之间有差异,但在所有品种中多酚的量均以绿原酸最高,其次为芦丁,再次为安息香酸和黄芪苷。  相似文献   
7.
为了优化毛云芝菌固体发酵培养条件,采用中心组合试验设计方法,研究初始加水量、接种量、培养温度及其交互作用对漆酶活力的影响.应用SAS软件和响应面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模拟得到回归方程的预测模型和可信度,并通过岭脊分析得到最佳的发酵条件为:装量为10 g干料的250 mL三角瓶中加蒸馏水38 mL,种子液4.3 mL,培养温度26.6℃.该条件下酶活达到1.4778×104 U,约是优化培养条件前酶活的11.75倍.  相似文献   
8.
广东桑枝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对桑科植物广东桑Morus atropurpurea桑枝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应用硅胶、聚酰胺、Sephadex LH-20柱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并用MS和NMR分析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分别为mulberrin(1),cyclomulberrin(2),桑白皮素(3),环桑黄酮(4),2′,4′,4,2″-tetrahydroxy-3′-{3″-methylbut-3″-enyl-}-chalcone(5),mulberrofran G(6),东莨菪内酯(7),moruchalcone A(8),山柰酚(9),熊果酸(10),β-胡萝卜苷(11)。结论:除9,11外,其余化合物均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9.
为了深入研究源自桑树资源的酚类化合物的抑菌活性,采用琼脂扩散法和二倍微量稀释法,测定了Morusin、Kuwanon E等10种桑树资源酚类化合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大肠埃希菌和沙门氏菌4种常见致病菌的抑菌圈直径和最低抑菌浓度。结果表明:所测定化合物对革兰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的抑菌效果普遍优于对革兰阴性菌(大肠埃希菌、沙门氏菌);所测定化合物中,Morusin、Kuwanon E和Sanggenol A的抑菌活性最强,其中Morusin对枯草芽孢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最低(<3.72 μmol/L)。对所测定化合物抑菌活性的构效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发现化合物的立体构象、取代基种类和取代位置对其抑菌活性均有影响,特别是异戊二烯基结构对化合物的抑菌活性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荔枝壳花青素(litchi pericarp anthocyanins,LPA)对Freund’s完全佐剂诱导的大鼠佐剂性关节炎的治疗作用。方法将60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模型对照、LPA高、中、低(300,150,75mg/kgbw)剂量及醋酸泼尼松治疗(醋酸泼尼松30mg/kg)6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用Freund’s完全佐剂诱导大鼠佐剂性关节炎模型。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灌胃等量生理盐水,实验组分别灌胃LPA和醋酸泼尼松。定期检测动物左后足厚度,4w后测定血清MDA、SOD和GSH-Px等抗氧化指标及血清NO、白介素IL-1β等炎症因子的含量。结果 LPA高剂量可显著降低大鼠左侧继发性足肿胀厚度,降低血清中NO、细胞白介素IL-1β和MDA的含量,提高机体血清的GSH-Px、SOD活力水平。其对佐剂性关节炎(Adjuvant-induced Arthritis,AA)大鼠的治疗效果优于醋酸泼尼松或与之相当。结论 LPA可一定程度缓解大鼠佐剂性关节炎引起的机体不适症状,其作用机制可能与LPA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和抗炎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