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7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目的:探讨锁定加压钢板治疗Pilon骨折的疗效。方法:2006-05~2008-08,共收治31例Pilon骨折患者,采用切开复位、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全部病例获得随访。结果:随访时间12~20个月,平均15.3个月。31例患者全部获得骨性愈合,骨折临床愈合时间为10~20周,平均13.4周。发生创伤性关节炎3例,伤口并发症3例:经换药后均愈合。据Mazur标准,本组优良率为83.9%。结论:通过详细的术前评估、术中仔细操作、术后恰当的功能锻炼,开放复位、锁定加压内固定治疗Pilon骨折可获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骨一方联合低分子肝素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THR)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预防作用。【方法】采用前瞻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设计方法,根据性别、年龄、病患部位、就诊时间将100例THR术后病例分成试验组48例和对照组52例。根据《中国骨科大手术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指南》,2组均给予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同时试验组给予骨一方治疗,每日1剂,连续7 d。分别观察2组受试对象试验前后凝血功能、血液流变学指标及伤肢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的变化情况。【结果】(1)试验后,2组全血粘度高切、全血粘度中切、全血粘度低切、血浆粘度等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显著改善(P<0.05),且试验组的改善作用均优于对照组(P<0.05)。(2)试验后,试验组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相对缩短,D-二聚体(D-D)水平显著升高(P<0.05);而对照组的PT、APTT相对延长,D-D水平显著升高(P<0.05);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骨一方能在一定程度上拮抗低分子肝素对凝血功能的影响而降低诱发出血的可能性。(3)2组试验后伤肢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显示,试验组的伤肢DVT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骨一方联合低分子肝素能够改善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血液高凝状态,激活纤溶系统,调节血液流变学状态,预防伤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同时又能降低诱发出血的可能性,是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报告锁定加压钢板治疗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2006年1月~2009年1月,采用开放复位、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39例,其中男22例,女17例;年龄18~50岁,平均37岁。骨折按Schatzker分型法,Ⅳ型14例,Ⅴ型19例,Ⅵ型6例。术后随访时间12~18个月,平均14个月,根据影像学检查结果、膝关节屈伸活动度及Rasmussen评分标准进行临床疗效评定。结果术后12个月按Rasmussen膝关节评分标准,优26例,良7例,可4例,差2例,优良率84.6%。发生人工骨反应1例,皮瓣坏死1例,开放性骨折感染1例。无螺丝钉松动、断裂及内固定失败发生。结论锁定加压钢板治疗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复位满意,固定牢靠,操作简单,创伤较少,具有疗效佳、康复快、功能好等优点,是手术治疗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安全、有效的内固定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 基于OPG/RANKL/RANK信号通路,探究激素性股骨头坏死(SONFH)的发病机制及“引血下行法”治疗SONFH的作用靶点。方法 将5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造模组和对照组(C组),造模组采用脂多糖联合甲强龙的方法建立SONFH模型。6周后从两组中随机抽取2只大鼠取新鲜股骨头组织,光镜下行组织形态学检测确认造模成功。含生药浓度分别为2.5、5、10 g/kg的引血下行方对低、中、高剂量治疗组(分别为L组、M组、H组)行灌胃处理;5 g/(kg·d)生理盐水对模型组(O组)、对照组(C组)行灌胃处理。4周后检测各组股骨头组织的病理变化和OPG、TRAF-6、RANKL表达水平。结果 与O组相比,光镜下L组、M组、H组股骨头组织的软骨细胞及细胞基质减少程度、破骨性吸收程度、骨小梁结构破坏程度均较轻;细胞脂肪化程度较低。C组及各剂量治疗组的脂肪细胞密度均显著低于O组(P <0.01);C组骨髓腔面积小于O组(P <0.05),各剂量治疗组与O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C组、L组、M组、H组的OPG、RANKL、TRAF-6的表达水平及OPG/RANK...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跟骨截骨矫形距下关节植骨融合术治疗严重跟骨骨折畸形愈合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改良的跟骨外侧"L"形切口、外侧壁截骨减压、跟骨截骨矫形、距下关节植骨融合、修复周围软组织与肌力平衡的方法治疗严重跟骨骨折畸形愈合53例,根据美国足踝外科协会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评定手术前、手术后末次随访时间足部功能评分。观察所有患者手术前、手术后末次随访时间跟骨侧位、轴位和CT片上测定的跟距骨影像学数据:跟骨结节关节角(Bhler角)、跟骨交叉角(Gissane角)、跟骨轴位角(Peries角)、跟骨宽度、跟骨轴长度,跟骨水平长度、跟骨结节部高度、跟骨丘部高度、距骨倾斜角。结果所有患者获得18~36个月的随访,无一例发生皮瓣坏死。无螺丝钉松动、断裂及内固定失败发生。手术后末次随访时足部功能评分:优23例,良22例,可8例,差0例,优良率为84.9%。手术后末次随访时足部功能评分及跟距骨影像学数据均较手术前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跟骨截骨矫形距下关节植骨融合术充分考虑跟骨骨折畸形愈合的病理特点及跟骨正常形态的解剖功能关系,同时兼顾周围关节、韧带、肌腱和神经,是一种改善足部畸形外观和恢复足部正常功能的可行方法,能显著降低跟骨骨折畸形愈合的病残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胫骨高位截骨术(HTO)与腓骨截骨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于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佛山市中医院骨九科行HTO或腓骨截骨术治疗KOA的患者。HTO组共37例,男11例,女26例,平均年龄(59±3)岁;腓骨截骨组共26例,男9例,女17例,平均年龄(59±3)岁。分析比较两组的手术耗时、术中失血量、住院总花费、术后并发症、随访期内再次行膝关节置换情况。采用膝关节Lysholm评分、西安大略和曼彻斯特大学关节炎指数(WOMAC)对术前、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随访时膝关节功能进行评估。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手术耗时、术中失血量、住院总花费、Lysholm评分、WOMAC评分均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术后并发症、随访期内再次行膝关节置换情况比较采用卡方检验。 结果HTO组术后随访中位数15.7个月,腓骨截骨组术后随访中位数14.9个月。HTO组手术耗时(t=21.094,P<0.05)、术中失血量(t=9.91,P<0.05)、住院总花费(t=65.471,P<0.05)均显著劣于腓骨截骨组。HTO组有1例(2.7%)并发症,腓骨截骨组有2例并发症(7.7%),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85)。两组患者术前膝关节Lysholm评分、WOMAC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6个月Lysholm评分HTO组显著优于腓骨截骨组(t=2.426,P<0.05)。WOMAC评分HTO组显著劣于腓骨截骨组(t=3.997,P<0.01)。术后12个月HTO组Lysholm评分(t=2.979,P<0.01)、WOMAC评分(t=-2.472,P<0.05)均显著优于腓骨截骨组。 结论行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比行腓骨截骨术手术耗时长、术中出血多、住院总花费多;术后12个月的随访提示行胫骨高位截骨术能比行腓骨截骨术取得更好的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8.
邱华耀  李逸群 《新医学》2007,38(3):188-189
对10例陈旧性踝关节骨折脱位合并三角韧带损伤患者采用踝关节切开复位加内固定,并行三角韧带修补术治疗,所有患者手术过程均顺利,术后6个月效果如下:优6例、良3例、可1例.1例于术后60日出现踝关节疼痛,其余患者未出现不良反应或并发症.术后随访6个月~2年(平均13个月),除受伤后至做手术的间隔时间达3个月的1例患者于术后出现踝关节疼痛明显外,其余病例未见明显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结果显示,采用切开复位加内固定,并行三角韧带修补术可以恢复踝关节的对位,维持踝穴的稳定,可较好地恢复踝关节的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防治人工关节置换(artificial joint replacement,AJR)术后谵妄(postoperative delirium,PD)的内服中药处方并总结其中的用药规律。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维普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收集统计从建库至2020年2月6日防治AJR后PD的中药内服处方,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提取分析中药的运用频数、五味、四气、归类、归经、各内服中药之间关联规则等。结果:使用频数较高的中药有当归、人参、麦冬、生地黄、桔梗、五味子、天冬等。中药四气分布依次为温、平、凉、寒;五味之分布依次为甘、苦、辛;归经分布为心经、肺经、肝经、脾经、肾经。中药归类之分布依次是伞形科、百合科、五加科等。当归、人参、麦冬、生地黄、桔梗、五味子、天冬等均为临床治疗AJR后PD最常用的中药。得到防治AJR后PD的核心药物组合3个,新处方3首。结论:中药防治AJR后PD的治法以益气生津滋阴为主,辅以活血豁痰,常用处方为天王补心丹,处方用药应以"化瘀豁痰醒神志,补气阴血濡脑脉"为则。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外固定支架治疗成人Tile B型骨盆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于2010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35例成人Tile B型骨盆骨折患者的资料。治疗方法为应用外固定支架为力臂,以患侧骶髂关节为转轴,旋转复位固定。结果骨盆外固定支架能良好复位和稳定固定Tile B型骨盆骨折,通过3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随访结果可以看出,采用外固定支架治疗Tile B型骨盆骨折的优良率达到82.86%。结论外固定支架治疗Tile B型骨盆骨折,对患者损伤小,医护人员操作简便易把握,对患者的骨折复位和固定效果确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