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2篇
外科学   1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6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分析头孢吡肟在治疗过程中所致药物不良反应的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本院所有头孢吡肟所致不良反应病例统计和分析。结果头孢吡肟不良反应的临床主要表现为过敏反应,神经系统及消化系统症状,且老年患者更容易发生。结论临床应重视头孢吡肟所致药物不良反应的危害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头孢吡肟在治疗过程中所致药物不良反应的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本院所有头孢吡肟所致不良反应病例统计和分析。结果头孢吡肟不良反应的临床主要表现为过敏反应,神经系统及消化系统症状,且老年患者更容易发生。结论临床应重视头孢吡肟所致药物不良反应的危害性。  相似文献   
3.
邬随焕 《北方药学》2011,8(5):32+30-32,30
目的:研究羟苯磺酸钙对血压控制正常的高血压肾病患者尿蛋白、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将74位血压控制正常的高血压肾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羟苯磺酸钙500mg/次,3次/日,对照组给予安慰剂,6个月后观察以下各项指标:血压、血尿常规、电解质、肝功能、SCr、血尿素氮(BUN)、24h尿蛋白定量.结果:治疗组降...  相似文献   
4.
邬随焕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2):241-242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09至2011年间收治的132例支原体肺炎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6例,观察组采用阿奇霉素序贯治疗,对照组采用红霉素序贯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儿退热时间为(1.4±0.2)d,对照组为(2.1±1.1)d,观察组住院时间较短,为(5.2±2.1)d,少于对照组的7.4±3.2d,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8%,两组间总有效率之间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观察组4例患儿出现恶心、呕吐、腹痛等胃肠道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1%,对照组共6例患儿发生胃肠道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1%,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之间的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奇霉素序贯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临床疗效优于红霉素治疗,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经济实惠,安全性高,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双氯芬酸钠栓(DSS)直肠给药治疗婴幼儿高热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为合理选用解热药物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9月至2015年8月在随州市妇幼保健院住院的336例急性支气管肺炎伴高热的婴幼儿为随机对照试验(RCT)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DSS组和对乙酰氨基酚栓(PCS)组各168例,分别给予DSS 0.5 mg/kg 和PCS 10 mg/kg直肠给药,同时根据病情给予抗感染及对症支持治疗。使用监护仪连续动态监测两组患儿基本生命体征,记录首次给药后解热起效时间、体温降至正常时间及体温维持正常时间等。复发高热或持续高热的患儿每6 h重复给药一次。观察给药24 h时后各系统临床不良反应及实验室检查情况等。结果: DSS组和PCS组各失访15例和17例,纳入观察试验者为153例和151例。两组首次给药后解热起效时间分别为(35.18±3.06) min 和(45.34±3.52) min,体温降至正常时间分别为(2.86±0.66) h 和(4.20±0.68)h,体温维持正常时间分别为(8.22±0.58)h 和(6.70±0.54)h,复发高热、持续高热和24 h内多次用药,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给药24 h时DSS组和PCS组神经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和皮肤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基本生命体征和实验室检查指标异常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SS直肠给药可有效解除婴幼儿高热,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和皮肤临床不良反应少,但偶可发生体温过低、循环不良、酸碱失衡和电解质紊乱等,作为首选解热药需谨慎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实施学龄儿童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的尿液筛查模式,及早发现和诊断CKD,建立“初级登记、二级筛查随访、三级诊治严重患儿”的三级管理模式,从而使筛查出的肾脏病患儿得到有效管理,最终减少终末性肾病的发生率。方法选择小学一年级和六年级的学生3015名,由学校发放《告知尿液筛查告家长书》及专用试管留取晨尿。采用尿液试纸目测法检测尿液,将2次尿液筛检查均出现潜血、蛋白质或白细胞阳性者转至随州市妇幼保健院就诊,行尿液镜检或尿沉渣分析,阳性者定为尿检异常,对其中符合转诊条件者转诊至三级医院接受治疗,对不符合转诊条件者进行治疗或建档随访。结果完成尿液筛查总人数2926例,一年级有1533例(占53.39%),六年级有1393例(占47.61%)。第一次尿液筛阳性人数533人(占18.22%),第二次尿液筛阳性人数126人(占4.31%)。二级医院尿检阳性人数33人(占1.13%),其中一年级23例(占0.79%),六年级10例(占0.34%),男生10例(占0.34%),女生23例(占0.79%)。有3例患儿根据病情转诊至三级医院,17例尿白细胞阳性患儿经本院治疗后复查尿检转阴,6例确诊肾积石给予排石药物治疗,剩余7例每6月复诊随访1次,并建立随访档案。结论儿童 CKD尿液筛查模式具有经济、可操作性强等优点,能有效筛查出肾脏病患儿,其三级管理模式能对筛查出的患儿进行有效的管理,适合我国国情,适合在基层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左西替利嗪(LCZ)治疗儿童变应性鼻炎并发过敏性哮喘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为合理选用抗组胺药物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6年5月在随州市妇幼保健院住院的258例变应性鼻炎并发过敏性哮喘急性发作的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LCZ组、地氯雷他定(DLT)组和安慰剂(PLB)组各86例。三组患儿分别口服LCZ溶液0.250 mg/kg、DLT糖浆0.125 mg/kg和5%葡萄糖溶液0郾500 mL/kg,每晚1次,同时根据病情严重程度给予糖皮质激素、支气管舒张剂、白三烯调节剂、呼吸支持和抗感染等治疗。于治疗前和治疗后第1天、第7天、第14天、第28天时记录三组患儿变应性鼻炎表现、呼吸系统症状和体征并进行临床评分,比较静脉血嗜酸粒细胞(EOS)计数和血清总IgE(TIgE)水平、呼气峰流速/预计值(PEF/PDV)和第1秒用力呼气量/用力肺活量(FEV1/FVC)、血气分析结果等,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LCZ组、DLT组和PLB组患儿各失访7例、5例和8例,纳入研究试验者LCZ组79例、DLT组81例、PLB组78例。入院时三组患儿性别、年龄、体质量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儿治疗第1天时临床评分均下降,PEF/PDV和FEV1/FVC改善,血气分析好转,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7天和第14天时临床评分、EOS计数、TIgE水平、PEF/PDV、FEV1/FVC、血气分析结果等三组间及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不良反应较少,且LCZ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DL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CZ溶液和DLT糖浆治疗过敏反应效果较好,可有效缓解变应性鼻炎并发过敏性哮喘患儿的病情,LCZ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较DLT高。  相似文献   
8.
临床上,中药注射剂误用与滥用、超剂量用药、超适应证用药及过敏体质用药等,值得重视与关注。医护人员应仔细阅读产品说明书,严格掌握中药注射剂的适应证和使用情况,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姜黄素(curcumin,Cur)是从姜科植物姜黄Curcuma longa L.中提取的一种酚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肿瘤、抗HIV病毒、抗动脉粥样硬化、降血脂等作用。从姜黄素的理化性质、药理作用、体内代谢过程、新剂型研究进展、临床运用实验等方面进行归纳,探讨姜黄素开发成外用制剂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