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2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4篇
  2022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肺转移瘤外科治疗体会及影响预后因素。方法对28例接受手术治疗的肺转移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者中原发肿瘤来源于全身各组织器官,全组无围术期死亡,平均随访6.3年,随访率为100%,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9.3%、39.3%、17.9%。结论对于有适应证的肺转移瘤患者应积极手术治疗,以开胸手术为宜。对多发转移灶且可切除者,可分期手术切除,对于单发转移者可在胸腔镜辅助下小切口开胸手术切除。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预防急性肺栓塞(acute pulmonary embolism,APE)发生的效果。方法将84例食管癌术后患者随机分成2组,各42例。对照组术后予以双下肢加压治疗,实验组在双下肢加压治疗的基础上,术后第2天予以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通过对比,了解低分子肝素预防术后APE的效果。结果对照组术后发生APE8例(19.1%),实验组3例(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后第2天应用低分子肝素可以有效预防术后APE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随着心脏手术技术及技巧、心肌保护和体外循环技术的进步与提高。体外循环术后广泛渗血、低心排的情况越来越少,但一旦遇到这种情况,则处理十分困难。我院对两年来的6例病人采用延迟关胸的方法予以处理。效果较好。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食管癌手术后并友乳糜胸的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33例食管癌手术后并发乳糜胸的诊治情况。结果治愈32例,其中保守治疗22例,有21例得到治愈,另外1例因肺部感染后导致呼吸衰竭放弃治疗后出院;有11例行电视镜腔镜手术治疗,均痊愈。结论在临床上对于食管癌术后发生乳糜胸的情况应本着预防为主的原则进行治疗,这样可以使大部分患者避免进行第二次手术,减少痛苦;若病情未能改善,果断实施手术是积极有效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手术治疗室缺合并重度肺高压的有效方法.方法 手术前静脉注射前列腺素E 1一周,术中应用顺单项活瓣修补室间隔缺损,术后再应用前列腺素E 1两周;同时,用彩超复查了解单项活瓣的分流作用.结果 术毕12例自动复跳,9例电除颤1~8次(5~20 J)后复跳.二次插管4例.围术期死亡两例,余19例术后彩超跟踪检查,其中7例可见到明显右向左通过活瓣的血流,时间持续3~17 d后关闭;右束支传导阻滞5例.结论 顺单项活瓣补片同时前列腺素E 1静脉注射是一种治疗室缺并重度肺高压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不同氮量低热量肠外营养对食管癌术后患者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食管癌患者,分为低氮组和中氮组。低氮组(n=36)按非蛋白热量18Kcal(16~20)/kg/d、氮0.10g(0.09~0.11)/kg/d使用两组规格的即用型三腔袋(卡文,Kabiven)配制。中氮组(n=32)亦采用卡文三腔袋,另外补充7%乐凡命维持氮在0.20g(0.18~0.22)//kg/d。术后连续6天经外周或经外周中心静脉提供肠外营养支持。比较两组患者血浆总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和转铁蛋白浓度和免疫学指标IgA、IgGI、gM、CD3、CD4/CD8以及氮平衡、术后并发症的变化。结果术后7天,低氮组和中氮组血浆总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和转铁蛋白浓度较术前有所降低,但两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C-反应蛋白两组患者比较亦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后均呈负氮平衡,于术后第6天即恢复正氮平衡,两组比较亦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无一例出现切口感染或愈合不良、吻合口瘘及尿路感染,各组均出现1例术后肺部感染,无一例围手术期死亡。结论本研究提示低氮低热量配方的卡文三腔袋用于食管癌术后营养支持安全,有效,无需另外补充氨基酸。需开展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盐酸氨溴索对胸部创伤所致急性肺损伤的治疗作用。方法2010年3月至2011年11月,应用盐酸氨溴索治疗胸部创伤导致急性肺损伤患者9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每天给予盐酸氨溴索60mg持续静脉滴注,实验组每天给予盐酸氨溴索300mg持续静脉滴注,连续7d。记录两组患者每天血气分析结果和肺功能状况。结果两组患者的PaO2和PaO2/FiO2水平治疗后均明显改善,试验组PaO2和PaO2/FiO2在治疗后7d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肺部并发症明显减少。结论大剂量盐酸氨溴索静脉滴注对胸部刨伤所致急性肺损伤具有明显的治疗作用,有助于减轻肺部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应用电视纵隔镜技术对患有食管癌的患者实施早期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2例患有食管癌的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开放手术技术早期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电视纵隔镜技术进行早期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食管癌症状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手术过程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术后卧床治疗时间和住院治疗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不良反应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应用电视纵隔镜技术对患有食管癌的患者实施早期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9.
38岁女性患者。间断咳嗽、发热1年, 咳痰、痰带血丝1周。胸部增强CT及CTA检查示左肺下叶后基底段区见团块状稍混杂低密度影, 周围见斑片状密度增高影, 内多发血管影和囊状影, 其中一较粗大血管(直径约2 cm)与胸主动脉相连。全麻下行单操作孔胸腔镜左肺下叶切除术。手术优先处理变异供血动脉, 再单向式法处理下肺静脉、下叶支气管、下肺动脉、斜裂肺组织, 完整切除左肺下叶。术后病理示(左肺下叶)部分肺组织纤维化、实性变, 肺间质内供血动脉伴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和胆固醇结晶沉积, 符合肺隔离症表现。患者术后症状缓解, 顺利出院。随访2个月, 患者无不适, 复查胸部CT未见明显异常。  相似文献   
10.
室缺并重度肺高压的围手术期处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室缺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的围手术期处理方法。方法 手术前静脉应用前列腺素E1一周;术中应用顺单向活瓣补片修补室缺;术后再静脉应用前列腺素E1两周。结果 符合诊断的病人21例,围术期死亡2例,19例安全渡过围手术期出院。结论 术前静脉应用前列腺素E1,术后应用前列腺素E1等药物和呼吸机治疗是该类病人顺利恢复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