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199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采用Meta分析系统评价脉搏指示连续心输出量测定(PiCCO)指导脓毒症休克治疗的价值。 方法系统检索PubMed、中国知网和万方等数据库,检索时间为2011年1月至2020年3月。由2人按照设定的纳入与排除标准进行筛选文献,查找相关文献,并采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汇总。 结果共纳入21篇文献和1572例患者。与常规中心静脉压(CVP)指导的脓毒症休克治疗相比,PiCCO指导的脓毒症休克治疗组28 d病死率下降(OR=0.55,95%CI:0.43~0.70,P<0.001),机械通气时间缩短(SD=-1.77,95%CI:-2.36~-1.19,P<0.001)。 结论对于脓毒症休克患者,PiCCO指导下的治疗优于传统CVP指导下的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低分子肝素治疗脓毒症合并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DIC)或脓毒症诱发凝血病(sepsis-induced coagulopathy,SIC)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重症加强治疗科2017年11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脓毒症患者,应用低分子肝素进行抗凝治疗,将应用低分子肝素≥3d为抗凝组(140例),应用低分子肝素≤2d为对照组(138例)。两组再根据患者凝血障碍情况分为DIC合并SIC组,单纯DIC组和单纯SIC组。结果①抗凝组年龄大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01),两组性别、合并症、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简化急性生理评分、序贯器官衰竭评分、脓毒症休克、转入方式、感染部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②两组ICU病死率和住院死亡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抗凝组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和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显著延长,差异有显著性(P<0.05)。③低分子肝素不能改善抗凝组和对照组中DIC合并SIC组,单纯DIC组,单纯SIC组的住院死亡率。④Kaplan-Meier曲线分析发现:抗凝组和对照组1年预后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271);抗凝组和对照组中DIC合并SIC组,单纯DIC组,单纯SIC组1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均>0.05)。结论脓毒症患者无论是否合并DIC或SIC,低分子肝素不能改善住院死亡率和1年生存率。  相似文献   
3.
记忆合金网二期成形人工气管置换术--气管重建的好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气管外科大段切除后一期对端吻合困难,一般来说,超过5cm者大多需做松解手术,超过6cm还能一期吻合者临床罕见,只能用人工气管重建,但迄今为止所有人工气管,都还是一种“内支架”,无法与自体气管完全愈合。经过2年动物实验后,我们应用“三明治式”记忆合金网二期成形带肌肉血管蒂人工气管,临床治愈4例气管大段切除病人。  相似文献   
4.
国产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重度痔238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国产吻合器在治疗Ⅲ-Ⅳ期脱出性内痔的临床效果.方法 利用国产痔上吻合器对238例重度脱出痔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结果 238例重度痔患者应用国产吻合器,吻合均一次成功,术后患者痔核完全消失.有32例术后并发少量出血(13.4%),经保守治疗痊愈.术后并发尿潴留152例(63.8%),肛门轻度疼痛56例(23.5%),下腹部不适28例(11.7%).随访12~24个月,无肛门狭窄,无大便失禁.结论 应用国产吻合器行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重度痔患者术后痛苦小、恢复快、复发率低、并发症少、副损伤小.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Sigma覆膜支架治疗食管气管瘘的优点和使用方法.方法 对采用Sigma支架治疗的22例食管气管痿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其中,食管癌17例,食管良性病5例,病史4 d~2个月.放置1个气管支架5例,气管食管双支架15例,3个支架2例;直管形气管支架18例,钝角L形气管支架3例,Y形气管支架1例.支架置入分为介入法和内镜法两种.结果 22例成功放置41个支架,无手术死亡.除了1例良性患者迁延不愈、1年后行手术治疗,1例气管支架封堵不完全,再次放置食管支架外,其余均一次治疗成功,2~4 d后可正常经口进食.成功率91%(20/22),未完全成功率9%(2/22).结论 食管和(或)气管放置Sigma支架可有效封堵食管气管瘘,患者术后均可正常进食.此支架优点是可以回收并能有效防止继发食管气管瘘.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影响急性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lung injury/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LI/ARDS)患者的预后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巾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ICU 2005年1月至2006年12月问全部63例AIJ/ARDS患者的资料.根据病情转归分为生存组(n:39)和死亡组(n=24).根据病凶分为肺外型和肺内型.结果 ALI/ARDS发病率为5.2%(63/1201).单因素分析发现生存组和死亡组之间机械通气时间(P=0.028)、血肌酐水平(P=0.031)、氧合指数(P=0.023)、转入时APACHE Ⅱ评分(P<0.001)和转入时SOFA评分(P<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发现仅转入时APACHEⅡ评分影响预后(P=0.015,OR:3.809,95%CI:1.295~11.203).肺内型和肺外型两组之间1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3.9%vs.55.4%,P=0.982).ARDS组和ALI组两组之间1年生存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44.9%vs.88.9%,P=0.008).结论 转入时患者APACHE Ⅱ评分是判断ALI/ARDS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ALI/ARDS的病因不影响ALI/ARDS患者的生存.  相似文献   
7.
影响直肠癌术后生存因素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金龙  康健  田礼新  黄昱  云阔 《中国医药》2010,5(2):156-157
目的探讨直肠癌根治性切除术后局部复发和远位转移的影响因素。方法使用Cox模型对我院1973年1月至2003年12月收治的160例直肠癌患者资料,并对其中152例根治手术切除的病例加以研究。着重分析此组患者复发、转移情况,对其中20个临床病理因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结果本组患者男85例,女67例,随访率95.4%,手术切除率95.0%(152/160),术后的五年生存率48.0%(73/152)。中位生存期为56.91个月。淋巴结转移情况Logrankχ2值为120.02,原发癌侵犯深度为102.18、原发癌占据周径为83.39、癌体大体分型为76.16、癌体组织学分型为64.16、原发癌大小为47.66(均P〈0.01)。结论直肠癌根治性切除术后局部复发和远位转移的主要影响因素有6个,依次为淋巴结转移情况原发癌侵犯深度、原发癌占据周径、癌体大体分型、癌体组织分型、原发癌大小。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分析动态心电图(ambulatory electrocardiogram,AECG)检测肿瘤患者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方法对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2006年3月至2007年2月期间500例肿瘤患者通过AECG检测到的心律失常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00例肿瘤患者心律失常总发生率85.8%(429/500)。窦性心动过缓发生率老年组与中青年组差异无显著性(P=0.102),老年组房性心律失常和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高于中青年组(P〈0.001)。与无合并症患者相比,合并高血压、冠心病和糖尿病的患者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增高。同常规心电图检查相比,AECG检查能发现更多的心律失常(P≤0.001)。结论肿瘤患者心律失常的发生与年龄和合并疾病有相关性,同常规心电图检查相比,AECG检查能发现更多的心律失常,但需要结合临床判断其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 mRNA结合蛋白3(IMP3)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 免疫组织化学检测100对食管鳞癌及正常食管黏膜中的IMP3蛋白表达水平.Real time PCR检测33对食管鳞癌组织中IMP3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 IMP3在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17%vs2%,P<0.001).IMP3的高表达与食管癌患者预后差之问显著相关(P=0.015),是独立的预后因素.IMP3的mKNA在癌组织中表达升高,但与蛋白水平之间没有相关性.结论 IMP3是食管癌患者预后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在腹部肿瘤手术后急性肾功能衰竭中应用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31例腹部肿瘤术后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采用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治疗,比较治疗前、后电解质、血肌酐、尿素氮以及动脉血气分析的变化.结果 31例患者中30例存活,1例死亡.存活患者经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后血尿素氨和肌酐均逐渐下降直至恢复正常;经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后4~5 h血钾可降至正常范围;酸中毒得到纠正、动脉血氧分压明显升高,尿量分别于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后5~20 d恢复正常,所有患者经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后水肿得到明显改善.结论 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是治疗腹部肿瘤术后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一种有教、方便而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