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7篇
  2012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患者,女性,年龄57岁,体重35kg,身高152cm,因劳力性心悸,气促10年,再发加重20d入院.超声报告二尖瓣重度狭窄,左心房血液淤滞及左心血栓,三尖瓣重度返流,左心室射血分数60%.心电图示心房纤颤,室性早搏,异常Q波,心脏顺钟转位,心电轴右偏,ST-T改变.诊断: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重度狭窄、左心房血栓、三尖瓣重度关闭不全、心房纤颤、心脏扩大、心包积液、心功能Ⅳ级;肺部感染.拟在全身麻醉浅低温体外循环(CPB)下行二尖瓣置换并左心房血栓清除术.  相似文献   
2.
不同复合麻醉方式在腹腔镜妇科手术中应用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不同复合麻醉方式用于腹腔镜妇科手术的临床麻醉效果和麻醉并发症.方法 选择腹腔镜妇科手术117例,随机分为三组.Ⅰ组用腰-硬联合麻醉,Ⅱ组用硬膜外阻滞复合气管内插管静脉全身麻醉,Ⅲ组用气管内插管静-吸复合全身麻醉,分别在麻醉前及气腹后5 min、20 min、45 min、放气腹后10 min,记录血压、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呼气末二氧化碳和麻醉并发症,观察CO2气腹对三组患者呼吸、循环功能及麻醉并发症的影响.结果 Ⅰ组气腹后对循环干扰较大,出现SpO2轻度下降,PetCO2显著升高,Ⅱ组、Ⅲ组气腹后对呼吸循环干扰小,其中以Ⅱ组干扰最小,PetCO2 Ⅲ组较Ⅱ组高;Ⅲ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最高.结论 硬膜外阻滞复合气管内插管静脉全身麻醉能显著降低气腹引起的应激反应,使术中血流动力学平稳,麻醉并发症少,是妇科腹腔镜手术较为理想的麻醉选择方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自体血回输在心脏瓣膜置换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3例择期行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采用京精自体血液回收机3000P型进行洗涤式自体血回输,并对患者术前和术后24小时血红蛋白(Hb)、红细胞比容(Hct)、红细胞计数(RBC)、白细胞计数(WBC)、血小板计数(PIt)、凝血活酶时间(Pr)、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m)、术后24小时引流量进行分析。结果43例患者所有的回收血经过血液回收机处理后共获得洗涤后浓缩红细胞为36400ml。手术前后患者RBC、APTT无明显变化(P〉0.05),Hb、Hct低于术前(P〈0.05),但也都位于正常参考值范围内,PIt比术前明显降低(P〈0.01),WBC较术前明显增高(P〈0.01),术后引流量均在可接受的范围内。所有患者在回输血过程中均无明显的不良输血反应。结论回收式自体血液回输可有效减少心脏瓣膜置换术中血液丢失,减少异体血输注量,减少输血费用,避免血液传播疾病及各种输血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异丙酚与芬太尼复合静脉麻醉在宫腔镜手术中的麻醉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ASAⅠ~Ⅱ级、血压及心电图检查正常、需行宫腔镜手术的妇女120例,随机分成异丙酚组(P组,n=60)和异丙酚加芬太尼组(F组,n=60),记录两组患者诱导前和诱导后2min MAP、SpO2、HR和异丙酚的用量,同时记录P组和F组患者局部注射痛和呼吸抑制的发生例数。结果两组患者MAP、SpO2、HR在诱导前、诱导后2min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异丙酚用量F组可少用约1/3(P<0.01),F组局部注射痛比P组明显减少(P<0.01),但呼吸抑制F组比P组发生率明显升高(P<0.01)。结论异丙酚与芬太尼复合静脉麻醉在宫腔镜手术中麻醉效果满意,适宜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但需注意呼吸抑制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支撑喉镜下声带息肉摘除手术的麻醉处理经验。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择期行支撑喉镜下声带息肉摘除手术118例,对麻醉的选择、术中监测、麻醉并发症的处理等方面的经验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8例手术用ID:4.0~5.5mm小直径气管导管行气管内插管机控呼吸,芬太尼、利多卡因-丙泊酚静脉复合全麻,麻醉手术顺利,术后无麻醉及手术后并发症。结论合理的麻醉方法选择,严密的术中监测,积极的并发症预防和处理是此类手术麻醉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比较长托宁与阿托品分别用于无痛人流中的临床效果、副作用发生率。方法选择早孕自愿要求行无痛人流的孕妇69例,随机分三组,每组23例。Ⅰ组为生理盐水对照组,Ⅱ组为长托宁组,Ⅲ组为阿托品组。观察三组手术时HR、SBP、DBP的变化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三组病人用药后与基础值比较,Ⅰ组HR、SBP、DBP显著下降(P<0.01),Ⅲ组HR、SBP、DBP显著升高(P<0.01),Ⅱ组HR、SBP、DBP无明显变化(P>0.05)。三组病人在用药后、扩宫时、吸宫时3个时点HR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Ⅰ组人流综合征发生率最高、宫口松弛发生率最低(P<0.01);Ⅰ组术后宫缩疼痛和恶心呕吐发生率高于Ⅱ、Ⅲ组(P<0.01或P<0.05)。结论长托宁用于无痛人流中,降低了术中风险,有利于提高手术和麻醉的安全性,优于阿托品,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病程长,病情重,手术麻醉危险性明显增加,本文旨在通过对28例重症心脏瓣膜置换术的麻醉处理经验进行总结,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男19例,女9例;年龄36~61岁;体重35~56 kg.X线胸片心胸比(C/T)0.56~0.9,NYHA心功能分级Ⅲ~Ⅳ级,左室射血分数(EF)36%~63%,左室舒张末期直径(LVEDD)>70 mm者8例,合并心房纤颤21例,心室肥厚14例,中、重度肺动脉高压16例,左房有附壁血栓7例.手术种类:二尖瓣置换术13例,主动脉瓣置换术6例,二尖瓣及主动脉瓣联合瓣膜置换术4例,二尖瓣置换并三尖瓣成形术5例.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丙泊酚复合芬太尼辅助硬膜外麻醉与氯胺酮复合咪唑安定辅助硬膜外麻醉在妇科腹腔镜手术的应用.方法选择ASAⅠ~Ⅱ级心肺功能正常100例妇科腹腔镜下非全子宫切除术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K组,氯胺酮复合咪唑安定组,实验室P组,丙泊酚复合芬太尼组.两组均选L1~2间隙施行连续硬膜外麻醉,试验剂量为2%利多卡因5ml,首次剂量为1%罗哌卡因10~15ml,控制硬膜外阻滞平面在T8~S4.两组患者均于气腹前、气腹后15min和气腹后30min均记录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呼吸频率(f)、血氧饱和度(SPO2)、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和潮气量(VT).同时记录两组患者术后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K组患者HR于气腹后15min明显升高,P<0.01,VT于气腹后15min明显下降,P<0.05,f和PETCO2于气腹后15min、气腹后30min明显升高,P<0.01.P组患者MAP于气腹后15min、30min明显下降,P分别<0.05和<0.01,HR于气腹后15min、30min明显下降,P<0.01;VT于气腹后15min也下降,P<0.05,f和PETCO2于气腹后15min、30min均明显升高,P<0.01.与K组比较,P组患者MAP、HR于气腹后15min、30min明显低于K组,P<0.01;P组患者PETCO2于气腹后15min明显高于K组,P<0.05.与K组相比,P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K组.结论丙泊酚复合芬太尼辅助硬膜麻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