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1篇
  2022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通过分析106例重度双主弯脊柱侧凸的疗效,比较单纯哈氏分离棒等力撑开或改良哈氏棒非等力撑开的方法,观察改良哈氏棒的优越性。方法 每套改良哈氏棒包括自制棍间接头1只(用普通下钩磨制加工而成),哈氏分离棒2根,长度为28~45cm,上钩2只,下钩1只,弹簧3支,压力分别为10、15、20kg。结果 改良哈氏棒平均矫正度、矫正率、平均增加身高率均高于单纯哈氏分离棒,且断棒及胸椎关节突压缩性骨折的发生率低。结论 改良哈氏棒要明显优于单纯哈氏分离棒。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经后路椎板切除摘除椎管内肿瘤,同时行颈椎侧块内固定植骨融合治疗颈椎椎管内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该手术方法治疗颈椎椎管内肿瘤10例。结果:所有患者术后早期(3周以内)可下床活动,无1例出现眩晕、颈痛、头痛等颈椎不稳的表现。随访6个月~2年未见后凸畸形发生,颈椎活动不受限制,内固定物无松动断裂。结论:经后路椎板切除同时行经颈椎侧块内固定植骨融合治疗颈椎管内肿瘤,能够维持手术后颈椎的稳定性,防止远期后凸畸形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患有退行性腰椎侧凸的成人患者在进行手术治疗时的术式选择和具体疗效进行比较分析。方法:抽取120例在我院就诊的患有退行性腰椎侧凸的临床确诊患者病例,根据患者病情程度的不同将其分为A、B、C三组,平均每组40例。A组患者采用椎管减压+内固定融合的方法进行治疗;B组患者采用椎管减压+冠状位融合+内固定融合的方法进行治疗;C组患者采用单纯减压手术治疗。对三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特定时间段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A、B两组患者手术后1年的矢状位cobb角、前冠状位均较治疗前比较有明显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在手术后1年的矢状位cobb角、前冠状位均较治疗前比较略有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的治疗后的ODI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患有退行性腰椎侧凸的成人患者在进行手术治疗时,应该根据不同患者的病情程度的不同,在充分考虑多方面因素后,合理的选择一种最为合适的手术方法,这对于患者的病情的有效控制和迅速恢复都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3D打印在老年髋部骨折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3月—2021年2月该院收治的58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两组,各29例.参照组给予常规手术治疗,研究组采用3D打印技术进行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手术复位效果、手术相关指标及术后不同时间点的髋关节功能.结果 研究组手术复位优良率略高于参照组(100...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分析136例臀肌筋膜挛缩综合征的病因及治疗效果,总结微创术式治疗臀肌筋膜挛缩综合征的临床经验。方法:采用改良微创术式,于大转子顶沿挛缩带弧形切开皮肤及皮下3~4cm,彻底松解挛缩带,切断挛缩变性的臀肌肌束或者切除部分挛缩臀肌,加压包扎伤口,保持引流管通畅48~72h,术后采用屈髋屈膝体位,防止切断的挛缩组织再次粘连。结果:获得随访125例,116例手术效果评价为优,占92.8%;7例为良,占5.6%;2例为差,占1.6%。结论:采用改良微创术式可达到微创、美观,功能恢复好的治疗目的,是治疗臀肌筋膜挛缩综合征的有效方法。加压包扎伤口,术后采用屈髋屈膝体位,可防止切断的挛缩组织再次粘连。  相似文献   
6.
人工关节置换后疼痛行再次全髋关节翻修4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州市人民医院脊柱关节外科2000-08/2006-08共收治人工髋关节及人工股骨头置换后髋关节疼痛而进行人工全髋关节翻修患者44例,获得随访41例。翻修施术者为第一作者,副主任医师,从事人工关节专业工作9年,完成人工关节置换620余例。①人工股骨头置换后疼痛患者26例,男17例,女9例;年龄67~79岁,平均72.3岁。因假体柄松动12例,髋臼磨损8例,人工股骨头脱位3例,关节周围骨化2例,假体柄断裂1例。②人工全髋关节置换后疼痛患者15例,男9例,女6例;年龄66~80岁,平均73.4岁。因假体柄松动6例,髋臼假体松动2例,髋臼假体磨损2例,人工股骨头脱位2例,切口感染1例,迟发性感染1例,假体柄断裂1例。③随访41例翻修后材料反应:4例患者出现骨水泥反应综合征,表现为急性低血压、低血氧、心律失常,均无人工关节的排斥反应。随访期内X射线片复查关节假体未见金属腐蚀现象,髋臼聚乙烯假体无降解。④随访41例翻修后宿主反应:人工全髋关节翻修后第2天复查血常规,患者白细胞计数普遍升高,术后第7天复查白细胞计数,除个别伤口感染者外绝大多数患者恢复正常。3例患者出现下肢静脉血栓。疼痛缓解率达90.2%。41例随访1~7年结果提示假体松动、髋臼磨损、人工股骨头脱位、关节周围骨化等并发症是造成人工髋关节置换后髋关节疼痛的主要原因,全髋关节翻修能明显改善疼痛状况。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分析136例臀肌筋膜挛缩综合征的病因及治疗效果,总结微创术式治疗臀肌筋膜挛缩综合征的临床经验。方法:采用改良微创术式,于大转子顶沿挛缩带弧形切开皮肤及皮下3~4cm,彻底松解挛缩带,切断挛缩变性的臀肌肌束或者切除部分挛缩臀肌,加压包扎伤口,保持引流管通畅48~72h,术后采用屈髋屈膝体位,防止切断的挛缩组织再次粘连。结果:获得随访125例,116例手术效果评价为优,占92.8%;7例为良,占5.6%;2例为差,占1.6%。结论:采用改良微创术式可达到微创、美观,功能恢复好的治疗目的,是治疗臀肌筋膜挛缩综合征的有效方法。加压包扎伤口,术后采用屈髋屈膝体位,可防止切断的挛缩组织再次粘连。  相似文献   
8.
头盆环牵引治疗重度僵硬性脊柱侧凸103例报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利用头盆环缓慢牵引的作用,将难以治疗的重度僵硬性脊柱侧凸变成容易治疗的轻中度脊柱侧凸,再根据具体情况,行矫形加内固定术。方法 以髂前上棘上2~4厘米为进针点,以髂后上棘稍偏内约0.5厘米为出针点,在骨盆上穿两根4毫米的骨圆针连接盆环,用四根螺丝钉将头环固定在颅骨板外层,接上四条力柱作为支撑棍,平均每天撑高0.2~0.5厘米。结果 通过29~62天的缓慢牵引,103例重度僵硬性脊柱侧凸患者除1例神经纤维瘤病牵引无明显效果外,其余102例均增高5~23厘米,平均每例增高11.35厘米,脊柱畸形明显改善。结论 应用头盆环持续、缓慢地撑开牵引,既可避免脊髓不可逆损伤,又能取得单纯内固定矫形所无法取得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高州市人民医院脊柱关节外科2000-08/2006-08共收治人工髋关节及人工股骨头置换后髋关节疼痛而进行人工全髋关节翻修患者4_4例,获得随访41例.翻修施术者为第一作者,副主任医师,从事人工关节专业工作9年,完成人工关节置换620余例.①人工股骨头置换后疼痛患者26例,男17例,女9例;年龄67~79岁,平均72.3岁.因假体柄松动12例,髋臼磨损8例,人工股骨头脱位3例,关节周围骨化2例.假体柄断裂1例.②人工全髋关节置换后疼痛患者15例,男9例,女6例;年龄66~80岁,平均73.4岁.因假体柄松动6例,髋臼假体松动2例,髋臼假体磨损2例,人工股骨头脱位2例,切口感染1例,迟发性感染1例,假体柄断裂l例.③随访41例翻修后材料反应:4例患者出现骨水泥反应综合征,表现为急性低血压、低血氧、心律失常,均无人工关节的排斥反应.随访期内X射线片复查关节假体未见金属腐蚀现象.髋臼聚乙烯假体无降解.④随访41例翻修后宿主反应;人工全髋关节翻修后第2天复查血常规,患者自细胞计数普遍升高,术后第7天复查白细胞计数,除个别伤口感染者外绝大多数患者恢复正常.3例患者出现下肢静脉血栓.疼痛缓解率达90.2%.41例随访1-7年结果提示假体松动、髋臼磨损、人工股骨头脱位、关节周围骨化等并发症是造成人工髋关节置换后髓关节疼痛的主要原因,全髋关节翻修能明显改善疼痛状况.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利用头盆环缓慢牵引的作用,将难以治疗的大龄僵硬性脊柱侧凸变成容易治疗的轻中度脊柱侧凸,再根据具体情况,行矫形加内固定术。方法以髂前上棘上2~4cm为进针点,以髂后上棘稍偏内约0.5cm为出针点,在骨盆上穿2根4mm的骨园针,连接盆环,用4根螺丝钉将头环固定在颅骨板外层,接上4条力柱作为支撑棍,平均每天撑高0.2~0.3cm。结果通过30~65d的缓慢牵引,43例重度大龄僵硬性脊柱侧凸患者除1例神经纤维瘤病牵引无明显效果外,其余42例均增高4~9cm,平均每例增高6.1cm,脊柱畸形明显改善。结论应用头盆环持续缓慢地撑开牵引,既可避免脊髓不可逆损伤,又能取得单纯内固定矫形所无法取得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