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6篇
药学   1篇
  2024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肾移植术后卡氏肺囊虫肺炎的发生率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03-01/2005-12在中山市人民医院行肾移植的患者112例,患者均知情同意。按是否使用猪抗人淋巴细胞免疫球蛋白分为2组,基础免疫抑制组(n=68)给予环孢素A/他克莫司 吗替麦考酚酯 强的松;抗体诱导组(n=44)给予猪抗人淋巴细胞免疫球蛋白 环孢素A/他克莫司 吗替麦考酚酯 强的松。两组共发生卡氏肺囊虫肺炎5例,其中基础免疫抑制组2例,抗体诱导组3例。5例患者通过普通抗感染治疗,3~7d病情未见好转,遂行支气管镜活检 深部吸痰培养,尽早明确病原体,指导抗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卡氏肺囊虫肺炎的发生率,并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5例卡氏肺囊虫肺炎患者全部进入结果分析,无脱落。①5例患者经支气管纤维镜肺组织活检确诊为卡氏肺囊虫肺炎,发生率为4.46%,其中抗体诱导组6.82%(3/44)明显高于基础免疫抑制组2.94%(2/68)。②5例卡氏肺囊虫肺炎中2例合并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以复方磺胺甲恶唑为基础药物进行综合治疗,3例患者临床治愈出院,随访3个月,移植肾及肺功能正常;死亡2例。③5例患者治疗期间均无排斥反应发生。④在发病初期5例患者的CD4/CD8平均值为1.02±0.15,3例治愈患者的CD4/CD8平均值为1.42±0.23,在恢复过程中逐渐升高。2例死亡患者的CD4/CD8平均值为1.10±0.21。结论:早期支气管纤维内镜活检对肾移植术后卡氏肺囊虫肺炎的诊断非常重要,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治愈的关键。猪抗人淋巴细胞免疫球蛋白可增加肾移植术后卡氏肺囊虫肺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罗非昔布联合抗生素治疗慢性前列腺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罗非昔布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对101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应用罗非昔布加抗生素治疗(罗非昔布组)进行8~12周的临床观察,按照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慢性前列腺炎症状评分(NIH CPSI)评估疗效:并与同法应用相同的抗生素对照组(124例)进行比较.结果:罗非昔布组NIH-CPSI总分、疼痛与不适症状评分及排尿症状评分平均降低均较对照组显著(均P<0.05);罗非昔布组和治愈、显效、总有效率(95.05%)明显高于对照组(52.42%)(P<0.05).治疗期间罗非昔布组共发生轻度药物不良反应5例(4.95%).结论:罗非昔布联合抗生素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疗效显著,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3.
邓德成  罗志刚  李志坚 《广东医学》2003,24(11):1205-1207
目的 研究体外冲击波碎石术 (ESWL)对人体血压的远期影响。方法 对 784例行ESWL和 471例开放手术 5年以上的肾结石患者进行随机抽样调查 ,比较两组间高血压的发生率 ,并按ESWL组内患者年龄、术前是否存在泌尿系感染、单次碎石时的冲击次数及累计ESWL治疗次数的不同分组比较 ,进行病因学分析和统计学处理。结果 ESWL组高血压的患病率为 10 2 %,开放手术组仅 4 9%(P <0 0 5 ) ,相对危险度 (RR)为 2 0 8,归因危险度 (AR)为0 0 5 3。ESWL组中 ,儿童、成人及老年人高血压的患病率分别为 6 5 %,8 5 %,15 6%;术前泌尿系感染的高血压患病率为 12 4%,未感染的仅 7 9%(P <0 0 5 ) ;单次碎石时的冲击次数≥ 2 40 0次和 <2 40 0次的患病率分别为 13 4%和 8 0 %(P <0 0 5 ) ;累计ESWL治疗次数≥ 4次和 <4次的患病率分别为 17 2 4%和 9 5 %(P >0 0 5 )。结论 ESWL治疗肾结石时 ,高龄、术前泌尿系感染、单次碎石时的冲击次数≥ 2 40 0次的患者 ,可能会增加术后肾性高血压的患病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开颅术后再次手术的临床特点。方法本次选择陕西省安康市紫阳县人民医院神经外科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50例开颅术后再次手术的患者作研究对象,分析临床特点。结果本组GOS 1级14例,死亡率为28%,包括脑膜瘤2例,重型颅脑损伤8例,动脉瘤2例,颅咽管瘤2例;GOS 2级长期昏迷、植物生存4例,包括动脉瘤和颅脑损伤各2例;GOS 3重残8例,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GOS 4级中残20例,包括慢性硬膜下血肿2例,重型颅脑损伤8例,脑膜瘤4例,动脉瘤2例,脑出血2例,脑脊液漏2例;GOS 5级恢复良好4例,其中慢性硬膜下血肿和硬膜下积液各2例。结论神经外科病情多危重、变化快,个体间存在较大差异,故有一定的再次或多次手术几率,临床医生需提高非正常的再次手术预防力度,并对具备再次手术指征者,提高操作技巧,尽快完成手术,以挽救患者生命。  相似文献   
5.
心肾联合移植中去甲肾上腺素对移植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去甲肾上腺素在心肾联合移植中对移植肾的影响。方法:对1例接受同期心肾联合移植术患者,术中及术后应用小剂量去甲肾上腺素,观察对血压及移植肾的影响。结果:患者在全麻体外循环下行原位心脏移植,待血液动力稳定后,再行肾移植。术中持续应用去甲肾上腺素,浓度0.15~0.2μg/(kg·min),开放循环时血压提高至120/80mmHg,中心静脉压18cmH2O。移植肾充盈良好,红润,立即泌尿。术后持续使用去甲肾上腺素,浓度0.05~0.15μg/(kg·min),血压控制在100~120/60~80mmHg,中心静脉压维持在15~18cmH2O。为了循环稳定,并使用多巴胺及硝普钠或立萁丁等血管活性药物。患者术后第3天肌酐恢复正常。术后第6天停用去甲肾上腺素。经彩色多普勒超声动态检查显示移植肾血流灌注良好,移植心功能正常。结论:小剂量去甲肾上腺素在心肾联合移植中能明显提高血压,增加移植肾血流灌注,对移植肾的恢复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更昔洛韦治疗肾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CMV)感染致精神异常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注射更昔洛韦治疗肾移植术后CMV感染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精神异常并结合文献复习.结果:2例患者肾移植术后发生CMV感染,在注射更昔洛韦治疗CMV感染过程中出现不同程度的精神异常.1例肾功能轻度异常,更昔洛韦250 mg,每天1次逐步增量至250 mg,每天2次,连续用药28 d后出现烦躁、乱语、幻觉、行为异常以及记忆力、计算力、认知力下降等精神症状,停用更昔洛韦后精神症状逐步自行缓解,再次使用,精神症状随即加重,停药后逐步缓解,前后持续约10 d;第2例肾功能正常,开始即用更昔洛韦250 mg,每天2次,用药¨d出现烦躁、乱语、行为异常,及时停药,3 d后恢复正常.2例均未出现后遗症.结论:注射更昔洛韦治疗肾移植术后CMV感染可能致精神异常,其严重程度与用药的时间与剂量有一定关系,停药后精神异常均可自行缓解,且不留有后遗症.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体外膜肺氧合( ECMO)对心脏死亡后捐献( DCD)的供肾保护的研究,来提高DCD供肾的利用率,缓解我国器官紧缺的压力。方法对30例心脏死亡的患者肾器官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保护,分为使用EMCO保护DCD供体肾脏组(例,实验组)与未使用EMCO保护DCD供体肾脏组(10例,对照组),其中使用EMCO保护DCD供体肾脏组分为可控制的DCD组(10例,实验组1)与非可控制的DCD组(10例,实验组2)。结果通过观察参数可知,采用EMCO保护供体肾脏控制DCD组要好于其他组。结论在控制DCD的基础上,进行ECMO效果较好,且其供体质量最好,为国内目前开展应用ECMO保护DCD供体肾脏的研究提供较好的借鉴,为以后的研究做相应的参考,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8.
邓德成  龚朝阳  冯春在  田敏 《器官移植》2012,3(4):209-212,240
目的总结幼儿心脏死亡器官捐献(donation after cardiac death,DCD)单侧供肾成人肾移植的手术经验,探讨其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1例5岁8个月幼儿DCD提供了两个供肾,分别为两例成人受者做肾移植手术。总结术中、术后管理经验,随访1年,监测移植肾功能、移植肾大小的变化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供肾大小:右肾长径8.0cm、短径3.0cm、宽径4.0cm,左肾长径8.2cm、短径3.1cm、宽径4.3cm。2例受者均为50kg以下的女性。采用单肾右髂窝移植,手术方式及术后免疫抑制方案与成人供肾移植相同。受者的血清肌酐(Scr)分别于术后10d和30d降至正常水平,估算肾小球滤过率分别于术后15d和50d增加至稳定水平(>50ml/min),移植肾各径长度在2周内达到稳定水平并接近成人肾大小。随访至交稿日,两受体的肾功能、尿量均正常,无发生蛋白尿及并发症。结论 5岁左右的幼儿DCD单侧供肾用于成人肾移植,在选择合适受者的前提下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ESWL术致肾萎缩及其危险因素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致患肾萎缩的危险因素。方法 对784例。ESWL术及471例开放手术后5年以上的病人进行了随访调查。比较两组间患肾萎缩发病情况,并进行病因学研究。结果 与手术组对照,ESWL为一危险因素;ESWL组感染因素为潜在危险因素;ESWL冲击次数与ESWL治疗次数为高危因素;年龄与工作电压对肾萎缩发生率无影响。结论 ESWL治疗为引起患肾萎缩的危险因素。提示临床上使用。ESWL治疗肾结石时,需严格掌握指征及ESWL的工作条件,以防止ESWL后肾萎缩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对患肾的远期影响。方法 取ESWL及开放手术后5年以上各10例再次手术的肾结石患者的患肾组织行光镜及电镜病理学检查。结果 10例ESWL后再次手术患肾均发现肾小球有不同程度的病理改变,且在ESWL后11年仍然存在,而开放手术组却无明显病理改变。结论 ESWL能引进患肾远期不可逆病理改变。提示临床上使用ESWL治疗肾结石时,需严格掌握指征及ESWL的工作条件,以防止ESWL后远期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