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4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治疗子宫肌瘤是将超声波能量聚焦于肌瘤组织中,通过声热转换效应,将靶区温度迅速升高到65~100℃,使肌瘤细胞蛋白质迅速凝固坏死继而逐渐被机体溶解吸收或纤维化。治疗过程不损伤周围组织,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与传统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进行比较,探讨空肠浆肌鞘套入双捆绑胰肠吻合对预防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的效果.方法: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患者40例,其中行空肠浆肌鞘套入双捆绑胰肠吻合的患者28例作为观察组,传统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套入式胰肠吻合的12例作为对照组.对2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胰瘘、术后并发症和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等方面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观察组术后胰瘘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0 vs2/1 2,P<0.05),2组在手术中出血量及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对于传统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套入式胰肠吻合重建方式,空肠浆肌鞘套入双捆绑胰肠吻合方式简化了胰肠吻合过程,固定更牢靠,操作更简单,有双重保险的效果,预防术后胰瘘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3.
患者女,49岁.主因体检发现脾肿物就诊.患者平时无明显不适,本次查体肺、肝、胰、双肾、胃肠道等均未发现异常.超声检查:脾偏下极近脾门部位见一大小约3.5 cm×3.3 cm的团状低回声.边界清晰,内回声均匀,后方回声略衰减,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示瘤体周边见半环状血流信号,余脾实质回声均匀,脾门区血管未见明显扩张.超声提示:脾内实性占位(炎性假瘤或淋巴瘤不除外,建议穿刺活检).患者入院接受手术治疗,术后病理显微镜下见病灶内血管周围呈"葱皮样"增生,病理诊断:脾炎性假瘤.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41岁.发现左眶内肿物4年余.门诊查体:左眶内侧触及一大小1.0 cm×1.5 cm肿物,向眶深部延伸,无明显压痛.超声检查:左眼球壁规则,玻璃体及晶状体内未见明显异常回声,于左侧眶内侧可见一大小1.7 cm×1.8 cm×1.9 cm稍强回声团,包膜清晰,内回声不均匀,似呈"筛网状",内见多发小片状低回声,CDFI:瘤体周边可见点条状血流信号.  相似文献   
5.
眼眶海绵状血管瘤是成人最为常见的眼眶内原发性良性肿瘤[1-2],女性多见,好发于20~40岁,多见于肌锥内,多单发,偶可见一眶多发肿瘤.临床表现为缓慢进行性眼球突出,无自发性疼痛,晚期可引起视力下降和眼球运动障碍.少数肿瘤压迫视神经,可有相应的视野缺损.由于海绵状血管瘤具有完整的包膜,通常与周围组织无明显粘连,手术切除比较容易,所以术前定位定性诊断特别重要.资料与方法一、研究对象2003年5月至2011年4月在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2例眼眶海绵状血管瘤患者,其中男12例,女20例;年龄7~58岁,平均39.5岁;病程最短7d,最长9年,平均2.5年;7例表现为视力减退,2例复视,余为健康查体或偶然发现眼球突出而就诊.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诊断及治疗泪腺炎型炎性假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36例泪腺炎型炎性假瘤患者的超声声像图特点:肿物的大小、形态、边界、内部回声、血流信号分布情况.结果 36例泪腺炎型炎性假瘤患者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泪腺体积弥漫性增大者22例(61.1%);局限性增大者14例(38.9%);内部回声强度较正常均匀性减低者25例(69.4%);呈斑片状减低者7例(19.4%);4例(11.1%)呈斑片状低回声与网格样或条索样强回声相间.血流信号表现丰富者28例(77.8%),稀疏者8例(22.2%).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泪腺炎型炎性假瘤安全、便捷,并可为临床治疗及疗效评估提供准确的信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