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2022年   1篇
  201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 评估术前胆囊癌CT影像特征对预测胆囊癌淋巴管浸润(LVI)的价值,构建预测胆囊癌LVI的列线图模型并评价其预测效能。方法 回顾性分析116例接受术前增强CT检查的胆囊癌病人的临床、病理及影像资料。病人按6︰4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72例,验证集44例。根据病理结果将病人分为LVI阳性组及LVI阴性组。由2位放射科医生评估训练集及验证集的CT影像特征,包括肿瘤基底浸润胆囊壁范围、影像T分期和N分期、有无胆囊结石。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及χ2检验比较2组病人中各项CT征象的差异性,并对训练集采用logistics回归分析筛选独立危险因素。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评估预测模型的预测效能并计算相应的曲线下面积(AUC),绘制校准曲线对列线图预测模型进行验证。采用决策曲线评价其临床净获益。结果 训练集及验证集中,LVI阳性组的CT影像N分期、肿瘤基底浸润胆囊壁范围、T分期均显著高于LVI阴性组(均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影像N分期、T分期、肿瘤基底浸润胆囊壁范围为LVI独立危险因素。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结果显示肿瘤基底浸润范围的得分最高,其次是N分期,再次是T分期。决策曲线分析显示模型的净获益良好,训练集和验证集中CT影像特征预测LVI的ROC曲线的AUC分别为0.828(95%CI:0.721~0.907)、0.752(95%CI:0.599~0.87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集AUC的截断值为0.521时,模型在训练集中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0.629和0.892;验证集AUC的截断值为0.432时,对应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778和0.654。结论 联合T分期、N分期及肿瘤基底浸润范围建立的列线图预测模型,能够有效预测胆囊癌LVI。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探讨通过肝囊性包虫病的CT表现判断其临床病理改变的应用价值。方法:对CT诊断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58例共691个肝包囊的CT表现及术中所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CL和CE1型CT示密度均匀的单房囊肿,CL型囊壁不显示,术中见囊液清澈透明。CE2型CT示多子囊表现,呈"车轮征"、"蜂房征",术中见无色半透明葡萄状子囊,母囊及子囊液清澈透明。CE3型CT示内囊塌陷于囊内呈"水蛇征"、"飘带征",子囊囊肿CT示母囊密度升高,术中见破裂内囊或子囊卷曲并漂浮于混浊或胶冻样囊液中。CE4型CT示近似良性肿瘤影像,囊内密度均匀或呈条索状高密度影,术中见坏死破裂的内囊和子囊折叠、迂曲于囊内,呈胶冻样或干酪样。CE5型病灶大面积钙化。各型包虫及4种不同性状(液性、胶冻样、干酪样及钙化)母囊内的CT值差异均有显著性(P<0.001)。母囊与子囊的CT值差异有显著性(P<0.001)。结论:囊性肝包虫病在CT扫描中,特定时期出现特殊的影像学表现,原因多种多样;熟悉该特点有助于提高对该病的认识,使手术治疗更加精确。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门静脉高压患者不同类型手术的并发症及预后。方法:对45例不同病因类型的门静脉高压患者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责门周围血管离断术18例(断流组),经腹改良式Sugiura断流术17例(横断流组),改良冠一腔分流术10例(冠腔分流组),对术后并发症进行随访并分析总结。结果:45例患者均痊愈出院,术后发生多见并发症21例,其中术后急性腹腔出血1例,切口感染1例,肺部感染2例,腹水3例,门静脉系统血栓6例,脾窝积液1例,术后再出血5例,术后食管吻合口狭窄2例。术后平均住院时间18d。术后随访2~72个月,45例全部获得随访资料,3例死亡,其中1例为肝硬化癌变,2例为肝功能衰竭。冠腔分流组并发症低于其他2组(P〈0.01);冠腔分流组无死亡,断流组死亡1例,横断流组死亡2例,死亡率冠腔分流组亦低于其他2组(P〈0.01)。结论:合理选择不同外科术式治疗门静脉高压,有效预防及处理术后并发症,可以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改良冠一腔分流术作为部分门静脉高压患者的治疗术式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