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篇
  免费   5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8篇
内科学   2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46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25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2篇
  2篇
中国医学   10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1临床资料 2004年1月-2006年5月,笔者单位收治烧伤治疗中晚期出现感染性湿疹样皮炎患者16例,其中男11例、女5例,年龄40~72岁。烧伤总面积1%~15%TBSA,深Ⅱ、Ⅲ度。患者入院后创面周围皮肤发红,之后1~3d发红区域出现密集小丘疹,有严重瘙痒感。其中5例患者皮疹遍及全身,另有3例患者丘疹转化成水疱,有渗出、糜烂。[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口服水剂、水灌肠及两者联合应用充盈肠道后,使用MSCT显示成人正常肠道的能力。材料和方法:将43名非肠道病变志愿者分别采用口服水剂法(21例)、水灌肠法(12例)、双重法(口服水剂和水灌肠联合应用,10例)充盈肠道,然后行MSCT平扫和增强扫描并进行图像重建,对小肠和大肠各肠段充盈状态进行评价。结果:口服水剂法回肠充盈良好,水灌肠法大肠充盈良好,双重法回肠及大肠均充盈良好。口服水剂法小肠充盈优于水灌肠法,与双重法无显著差异,大肠充盈状态水灌肠法明显优于口服水剂法,与双重法无显著差异。结论:口服水剂和水灌肠联合应用可以在MSCT同时较好地充盈显示小肠和大肠,而两种方法单独使用则仅能分别充盈显示小肠和大肠,需要根据显示目的选择相应的充盈方法。  相似文献   
3.
4.
目的观察应用小柴胡汤灌肠治疗急性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5例急性甲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8例与对照组5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保肝治疗;治疗组在给予常规保肝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小柴胡汤灌肠治疗。结果治疗组在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凝血时间(PT)等指标的好转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临床有效率84.5%,对照组63.2%,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柴胡汤灌肠治疗急性甲型肝炎可以明显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大量放腹水后注射抗生素治疗慢性肝病致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疗效。方法:选用57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8例,治疗组29例,对照组常规综合保肝、抗感染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采用腹腔穿刺放液800~3000毫升后,腔内注射抗生素、多巴胺20~40毫克、速尿40~60毫克,每2~3天放液一次,观察治疗前后腹水常规及生化、肝功能、凝血酶原时间(PT)、腹部B超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比较,治疗组的治愈率(51.7%)明显高于对照组(39.3%),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无效者(6.9%)明显低于对照组(21.4%),治疗组患者的腹膜刺激症好转较对照组快。结论:大量放腹水后注射抗生素是治疗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有效方法之一,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3.0T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和表观弥散系数(ADC)测量在淋巴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以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为主要临床特征的恶性淋巴瘤初发患者15例,其中10例患者经过3个月的化疗后进行复查;另选健康志愿者10例。在3.0T磁共振上进行常规和DWI检查。在ADC图上分别测量恶性淋巴瘤患者和健康志愿者颈部淋巴结的ADC值。10例复查患者在初次检查相一致部位再次测量淋巴结的ADC值,并进行前后对比,同时与健康志愿者进行比较。结果DWI与常规T2W脂肪抑制序列比较,DWI能更敏感、更直观地显示淋巴结。15例恶性淋巴瘤患者平均ADC值为(753.33±31.28)×10-3mm2/s,其中10例复查患者平均值为(1 088.32±51.28)×10-3mm2/s;化疗前后ADC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54,P<0.05)。10例复查患者治疗前后淋巴结直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8,P<0.05)。健康志愿者颈部淋巴结平均ADC值为(1 264.20±71.60)×10-3mm2/s。15例淋巴瘤患者治疗前ADC值与健康志愿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淋巴瘤患者ADC值与健康志愿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0T磁共振DWI和ADC值测量为淋巴瘤的诊断及疗效观察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3.0T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和表观弥散系数(ADC)测量在淋巴瘤诊断中的价值. 方法 以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为主要临床特征的恶性淋巴瘤初发患者15例,其中10例患者经过3个月的化疗后进行复查;另选健康志愿者10例.在3.0T磁共振上进行常规和DWI检查.在ADC图上分别测量恶性淋巴瘤患者和健康志愿者颈部淋巴结的ADC值.10例复查患者在初次检查相一致部位再次测量淋巴结的ADC值,并进行前后对比,同时与健康志愿者进行比较. 结果 DWI与常规T2W脂肪抑制序列比较,DWI能更敏感、更直观地显示淋巴结.15例恶性淋巴瘤患者平均ADC值为(753.33±31.28)×10-3mm2/s,其中10例复查患者平均值为(1 088.32±51.28)×10-3 mm2/s;化疗前后ADC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6.54,P<0.05).10例复查患者治疗前后淋巴结直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8,P<0.05).健康志愿者颈部淋巴结平均ADC值为(1 264.20±71.60)×10-3mm2/s.15例淋巴瘤患者治疗前ADC值与健康志愿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淋巴瘤患者ADC值与健康志愿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3.0T磁共振DWI和ADC值测量为淋巴瘤的诊断及疗效观察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微经皮肾镜取石术(minimal percutaneou nephrolithotomy,PCNL)治疗肾结石的护理措施,总结护理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11月至2009年10月我科694例肾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同时做好术前、术后护理、出院指导。结果62例患者按期顺利拔管,痊愈出院。出现并发症7例,其中3例严重出血,1例发生感染性休克,2例出现肾周围血肿,1例水中毒。结论术前与患者良好的沟通,保持患者良好的心理状态、充分的术前准备、术后严密的观察和管道的精心护理、具体的出院指导等,则是手术成功、患者顺利康复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9.
王杨  徐辉  路青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5,5(7):1391-1392
1病例报告 男.37岁。因右小腿皮肤软组织严重感染、坏死性筋膜炎收入我科。入院前1a无明显诱因出现右小腿散在红斑、结节,且逐渐加重。曾到多家医院就诊,分别以过敏性紫癜、变应性血管炎等疾病之诊断进行治疗,均不见好转。2个月前又到某大学附属医院皮肤科就诊.给予病理组织学检查,诊断为结节性红斑,并给予激素等治疗.仍无好转。近日右小腿后侧皮疹处出现皮肤破溃、化脓、散发异味等现象,  相似文献   
10.
现将酷似脓肿的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1例分析如下。 1病历摘要 男,23岁。因右臀部皮肤软组织脓肿切开引流术后症状反复,于2006—05—18收入院治疗。入院前1个月患者无意中发现右臀部一鸡蛋黄大小包块,增长速度较快,曾在外院行B超检查诊断为囊实性肿物。入院前3d,因肿物迅速增长至苹果样大小,且出现高热,疼痛,局部皮肤红肿等现象,故来我院就诊。门诊外科以臀部脓肿之诊断行脓肿切开引流术,引出黄色脓状液20ml左右。术后曾一度症状缓解,疼痛减轻,体温下降。3d后体温再次复升至39℃,考虑到感染有扩散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