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正>颅内积气是指颅腔内存在气体。气体可积聚在硬膜外、硬膜下、脑实质内、蛛网膜下或脑室内~([1])。颅内积气的原因很多,以颅脑外伤及颅脑手术最为常见,而作为脊柱手术的并发症则较为罕见。2015年4月我科收治了1例胸椎黄韧带骨化症患者行胸后路减压内固定术出现颅内积气,报告如下。患者女,43岁,因"腰痛伴双下肢麻木乏力10月余"于2015年4月15日入院。患者10个多月前无明显诱因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体内外实验观察印记基因TSSC3对骨肉瘤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 利用慢病毒建立稳定过表达TSSC3的骨肉瘤MTH细胞株,收集骨肉瘤细胞上清制备条件培养基(conditional medium,CM);通过划痕实验、Transwell实验及小管形成实验观察CM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的迁移和小管形成能力的影响;RT-PCR、Western blot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骨肉瘤细胞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A,VEGFA) mRNA及蛋白水平变化;建立裸鼠移植瘤模型,免疫组化检测肿瘤组织中VEGFA蛋白及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的表达情况.结果 过表达TSSC3(overTSSC3)组CM抑制内皮细胞迁移和小管形成,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RT-PCR、Western blot及ELISA检测结果显示,overTSSC3组细胞较对照组VEGFA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裸鼠移植瘤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显示,overTSSC3组肿瘤中VEGFA蛋白表达量及MVD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印记基因TSSC3可能通过下调VEGFA的表达进而抑制骨肉瘤血管生成.  相似文献   
3.
曾伟  赵郭盛  林路  刘扬  汪洋  周文逸  柯珍勇 《重庆医学》2024,(4):508-511+516
目的 探讨一期后入路保留椎板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单节段胸腰椎结核的可行性及短期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9月至2022年6月在该院接受一期后入路保留椎板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单节段胸腰椎结核的11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监测C-反应蛋白(CRP)及血沉(ESR)进行结核菌血症和活动性控制的评估,随访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和奥斯韦斯特里功能障碍指数(ODI)进行临床功能改善评估,使用美国脊柱损伤协会(ASIA)损伤分级进行神经功能评估,并随访脊柱后凸矫正度的维持。结果 11例患者均得以完整随访。平均手术时间(270.91±45.98)min,平均术中出血量(522.72±194.11)mL。随访期间,11例患者均未发生病灶区结核复发,均达到植骨融合,融合时间为术后6~9个月,平均(7.36±1.12)个月。2例术前有神经损伤的患者术后均有恢复。随访期间11例患者未发生与手术相关并发症,术后患者平均CRP、ESR、ODI、VAS评分较术前降低,并在术后12个月时进一步降低;患者因胸腰椎结核所致脊柱后凸均得以矫正,并在末次随访时未见明显角度丢失(P>0.05)。结论 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经椎板入路全内镜下椎间盘部分切除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至2019年12月本院骨科收治的30例采用经椎板入路全内镜下椎间盘部分切除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相关并发症,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时颈部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为避免颈椎融合术治疗颈椎退行性疾病所带来的假关节形成及邻近节段退变加速等问题,颈椎间盘置换术作为一种非融合技术广泛应用于临床,其疗效确切,已逐渐成为治疗颈椎退行性疾病的常规手术方式。但随着该技术应用的深入,随访年限的增加,颈椎间盘置换术后与假体相关的一系列特殊并发症逐渐被学者报道。本文就颈椎间盘置换术后假体相关并发症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分化抑制因子1(inhibitor of DNA binding 1,ID1)通过调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A,VEGF-A)表达对骨肉瘤143B细胞血管生成影响,并验证人骨肉瘤组织中ID1与血管生成和VEGF-A表达相关性.方法 收集33例人骨肉瘤石蜡组织,利用免疫组化分析ID1表达与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相关性,并结合生物信息学分析,探讨骨肉瘤中ID1与血管生成相关通路及VEGF-A表达的相关性.利用慢病毒和小干扰RNA建立差异表达ID1的143B细胞株,制备相应细胞条件培养基(conditional medium,CM),通过Transwell迁移、小管形成实验,比较各组CM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CEs)迁移和成管能力的影响;利用PCR、Western blot、ELISA检测差异表达ID1后143B细胞中VEGF-A的表达.结果 生信分析提示ID1参与多条骨肉瘤血管生成相关通路,且VEGF-A与ID1的mRNA表达呈正相关(r=0.244 1,P=0.005 7).33例人体骨肉瘤组织中ID1阳性表达组中MVD较ID1阴性组明显增高(P<0.05),且ID1与VEGF-A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0.464 3,P=0.006 5).体外实验证实过表达ID1组较对照组的CM能显著促进内皮细胞迁移和成管能力(P<0.05);与之对应,敲低ID1表达组较无效干扰组的CM能抑制内皮细胞迁移和成管能力(P<0.05).过表达ID1的143B细胞中VEGF-A表达和分泌显著升高,而敲低ID1表达后143B细胞中VEGF-A表达和分泌降低(P<0.05).结论 ID1可能通过上调骨肉瘤细胞中的VEGF-A表达来促进骨肉瘤血管生成.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