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通过观察后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中骨盆的旋转变化,探讨术中骨盆旋转对髋臼假体前倾角植入的影响,评估使用髋臼横韧带作髋臼假体前倾定位的准确性以及对骨盆旋转角度变化的校正作用。 方法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河池市第三人民医院关节外科收治的行初次THA的40例44髋的髋关节疾病患者纳入本研究。纳入标准为:初次THA术的患者,术前、术后CT扫描质量符合标准、能确定髋臼解剖前倾角、髋臼假体前倾角的患者。排除标准:髋臼发育不良、强直性脊柱炎、既往有髋关节严重创伤手术史以及翻修术等,术前、术后双髋关节CT扫描,CT横断面上骨盆明显倾斜、两侧髋关节的中心显示明显不在同一层面、难以确定水平线测量前倾角的患者,予以排除。手术均采用侧卧位后外侧入路,切皮前将1枚施氏针以垂直于地面方向打入髂骨嵴,术中髋臼假体的前倾角,以髋臼横韧带为参照标志,通过直接参照或间接参照髋臼横韧带进行髋臼挫磨及安装臼杯,使髋臼假体开口平行韧带进行安放,在此过程中用摄像机记录施氏针相对于地面的角度变化,确定手术过程中骨盆旋转度数,同时测量并记录挫磨髋臼及安放假体时,相对于身体长轴髋臼手术前倾角的数值。术后通过CT测量髋臼假体前倾角,对术中手术前倾角和术后髋臼假体的前倾角、术前髋臼解剖前倾角数据进行t检验分析。 结果术中骨盆旋转发生在本研究中的平均度数为(18±4)°。44个髋关节中,所有的病例都能对髋臼横韧带进行辨认,术中手术前倾角平均为(33±5)°,有93%(41髋)的病例大于Lewinnek提出的"安全区"的前倾角上限25°,余下的7%(3个髋)也全部大于24°。术后CT测量髋臼假体的解剖前倾角为(21±10)°,与术前髋臼解剖前倾角度(19±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64,P >0.05)。 结论在后外侧入路THA术中,体位改变骨盆前旋转会影响髋臼假体植入的准确性,使用髋臼横韧带作为解剖标志指导髋臼假体前倾角度的植入,可以排除患者体位改变骨盆旋转对前倾角的影响,提高髋臼假体放置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大型非心脏手术后急性肾损伤(AKI)的发生率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自2008年2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进行大型非心脏手术治疗的24 89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术后是否发生AKI,将患者分入非AKI组(术后未发生AKI)和AKI组(术后发生AKI)。比较非AKI组和AKI组的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AKI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大型非心脏手术后发生AKI 1 240例,发生率为4.98%(1 240/24 890);未发生AKI 23 650例(95.02%,23 650/24 890)。两组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吸烟史,术前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心力衰竭、脑血管疾病(脑卒中或脑梗死等)、慢性肾病、慢性肝病比例,长期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钙通道阻滞剂、他汀类药物、胰岛素制剂比例,术前血清肌酐、血红蛋白、白蛋白、血清钠、血糖水平,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手术类型,手术时间,麻醉类型,有创动脉监测比例,平均动脉压,应用非甾体类消炎药比例,应用血管加压素比例,输液量,失血量...  相似文献   
3.
文题释义:平足内侧柱稳定手术:是指通过实施融合固定手术即融合舟楔关节或者跖楔关节,或者两者均融合来稳定足的第一跖列,恢复内侧纵弓的高度,纠正前足的旋前。 背景:平足症是足踝外科的常见病,其中Ⅱ期成人获得性平足在临床上最多见,此期的治疗最为关键。然而Ⅱ期平足内侧柱存在着不稳定,这也是造成足弓塌陷的重要原因。内侧柱稳定手术可以相当程度地纠正畸形,但是目前尚缺乏详细的生物力学实验来全面判断内侧柱稳定后对于全足带来的影响。 目的:探讨单纯内侧柱稳定手术对Ⅱ期成人获得性平足足部生物力学的影响。 方法:首先建立Ⅱa期及Ⅱb期成人获得性平足三维有限元模型,通过Geomagic软件、Solidwork软件及Abaqus软件模拟内侧柱稳定手术(舟楔关节融合、跖楔关节融合、两者均融合),将术前和术后模型模拟单倍体质量负重,比较其足底、内外侧柱骨块、内侧韧带的最大应力值,并通过测量相关参数来进行综合对比。 结果与结论:①单纯内侧柱稳定术后模拟负重时足底应力最大值均出现在第一跖骨头下方,其中Ⅱa期模型行内侧柱稳定后足底应力最大值明显增加,Ⅱb期模型内侧柱稳定后足底应力变化不明显;②内侧柱融合后相应关节的应力有所减轻,但对于第一跖列的其他关节应力反而增加了;③内侧柱融合后对于内侧韧带及足底筋膜的应力均没有减轻作用;④结果表明,单纯内侧柱稳定手术并不能降低Ⅱ期成人获得性平足内侧柱的压力,它仅可以作为联合使用的手术来稳定过度活动的关节以及纠正前足旋后畸形。 ORCID: 0000-0002-8230-1151(刘付胜华)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人工关节;骨植入物;脊柱;骨折;内固定;数字化骨科;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4.
关节脱位是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术后常见的严重并发症,而髋臼假体定位不准确是导致关节脱位的主要因素.提高髋臼假体定位准确性可降低THA术后早期髋关节脱位率,减轻假体内衬磨损,延长髋臼假体使用寿命,使患者获得更好的髋关节功能.本文就髋臼假体定位方法的研究现状及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临床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髋关节置换术后胃肠道并发症的发生率和危险因素。方法回顾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本院行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956例,男466例,女490例,年龄17~97岁,BMI 12.9~38.0kg/m~2,ASAⅠ—Ⅳ级。记录患者一般情况和术前情况,包括性别、年龄、BMI、ASA分级、伴随疾病(高血压、胃肠道手术史、胃肠道疾病史等)、心功能NYHA分级、AST、ALT和血清白蛋白(ALB)等;术中情况,包括手术方式、麻醉方式、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液体入量、输血量、出血量、尿量;术后情况,包括使用镇痛泵、阿片类药物、糖皮质激素的情况、住院时间、ICU住院、术后住院时间、胃肠道并发症和其他并发症(急性心肌梗死、肺栓塞、假体脱位、假体周围感染等)。计算胃肠道并发症的发生率,探讨胃肠道并发症的危险因素。结果髋关节置换术后胃肠道并发症发生率为17.2%。单因素分析显示,与未发生胃肠道并发症患者比较,发生胃肠道并发症患者女性比例明显升高,年龄明显增大,高血压比例明显升高,术前AST、ALB浓度明显升高(P0.05);全麻比例明显升高,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明显延长,术中液体入量、尿量明显增多(P0.05);住院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明显延长(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OR=2.057,95%CI1.421~2.978)、高血压(OR=1.509,95%CI 1.012~2.250)、全麻(OR=1.739,95%CI 1.200~2.521)、手术时间1.5h(OR=2.208,95%CI 1.474~3.308)是髋关节置换术后胃肠道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髋关节置换术后胃肠道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女性患者需要更多的临床关注;维持高血压患者围术期血压平稳、慎重选择全麻、合理缩短手术时间可以降低术后胃肠道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验证在初次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时,使用自制髋臼假体角度导向器辅助安装,对提高髋臼假体置入角度准确率的影响和临床疗效。[方法]90例(98髋)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术,设定髋臼最佳置入外展角为40°,前倾角为20°。患者随机分导向器组(50髋)和对照组(48髋),其中导向器组手术中采用自制金属髋臼假体安装导向器辅助下进行髋臼假体的安放,对照组则采用传统手术,没有借助任何定位导向安装设备,完全靠徒手安装。术后拍骨盆前后位X线片测量髋臼假体角度,并将测量的外展角与前倾角数据进行分析,评估两种方法安放髋臼假体的准确性。[结果]导向器组:手术中安装导向器时间为40 s~1 min 30 s,髋臼前倾角为14.54°±5.25°,外展角为41.82°±3.61°;对照组前倾角为17.49°±8.47°,外展角为39.26°±7.19°。将外展角、前倾角均值分别进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髋臼角度导向器可以提高置入髋臼假体的准确性,术中操作方便,安装导向器耗时短,可以反复使用,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本文通过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前髋臼解剖前倾角度和术后髋臼假体前倾角度的CT测量,评估使用髋臼横韧带定位法安放髋臼假体前倾角度的准确性。方法 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选择我院关节外科收治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的40例44髋髋关节病患者纳入本研究。术中髋臼假体的前倾角以髋臼横韧带为参照标志,使髋臼假体开口平行韧带进行安放。采用CT测量术前髋臼解剖前倾角和术后髋臼假体前倾角,对手术前后前倾角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探讨应用髋臼横韧带定位法安放髋臼假体的准确性。结果本组手术中所有病例都能对髋臼横韧带进行辨认。术后切口Ⅰ期愈合。随访10~18个月,平均14个月,均未发生髋关节脱位。术后髋臼假体平均前倾角为(21.37±9.69)°,与术前髋臼解剖前倾角(19.22±6.7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术后假体前倾角女性为(24.59±11.57)°,男性为(20.28±8.76)°,与术前女性和男性髋臼解剖前倾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术前解剖前倾角比男性术前解剖前倾角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髋臼解剖学相对正常的初次全髋关节置换中,以髋臼横韧带为解剖标志,对髋臼假体前倾角度的精确植入可起到较可靠的参照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