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儿童胃息肉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关系。方法对本院2002-2006年经胃镜活检及病理诊断的36例胃息肉患儿Hp感染情况进行分析。并与同期胃镜检查无异常且病理报告正常的35名对照组儿童Hp感染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胃息肉组Hp感染率为16.67%(6/36例),对照组Hp感染率为14.29%(5/35例)。二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6例Hp检查阳性胃息肉患儿经根除Hp治疗,0.5 a后复查胃镜发现4例炎性息肉消失。结论Hp感染与儿童胃息肉无明显相关性。但胃炎性息肉的发生可能与Hp感染有关。根除Hp治疗可使部分炎性息肉消失。  相似文献   
2.
射流式雾化吸入是以氧气为驱动力,利用高速氧流量造成的压力直接将液体药物撞击成微小颗粒,使药液雾化并推动雾化后的颗粒进入气道深部的方法。为了解该雾化方法对COPD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影响.我们采用在雾化前后监测血气分析进行对照观察,以评价其在治疗COPDⅡ型呼吸衰竭患者过程中的临床疗效利安全性,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患儿的病理组织学特点和幽门螺杆菌(Hp)感染情况.方法 以55例经胃镜和组织病理确诊的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患儿为病例组,同时以106例无胆汁反流的慢性浅表性胃炎患儿为对照组;通过13C尿素呼气试验(13C-UBT)、血抗Hp-IgG检测和组织病理检查3种方法同时对二组患儿进行检查,对二组患儿的病理组织学特点和Hp感染情况进行对照分析.采用SPSS 1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胆汁反流性胃炎患儿55例胃组织主要病理改变是黏膜水肿、充血和炎性反应细胞浸润.与对照组比较,肠化生比例病例组(9.1%)高于对照组(1.9%),而淋巴滤泡形成和活动性炎性反应在对照组(14.2%,10.4%)较病例组(7.3%,5.5%)更常见.二组胃炎胃窦黏膜炎性反应程度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病例组Hp感染率为32.7%,而对照组为40.6%,二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但并Hp感染的胆汁反流性胃炎患儿胃窦黏膜炎性反应程度明显重于Hp阴性胆汁反流性胃炎患儿,二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6.825 P<0.05);而Hp阴性胆汁反流性胃炎患儿与Hp阴性慢性浅表性胃炎患儿二组胃窦黏膜炎性反应程度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胃镜和组织病理检查在诊断儿童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中有重要作用,但儿童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组织病理可能无特征性改变.胆汁反流和Hp感染均是导致胃黏膜炎性反应的独立因素,前者可能更容易引起肠化生,而后者则更容易导致淋巴滤泡形成和活动性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研究哮喘学校对哮喘患者健康行为的影响,探索有效预防哮喘的管理模式。方法以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就诊并参加本院哮喘学校学习的87例哮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健康行为量表调查哮喘患者在参加哮喘学校前后的健康行为评分,并对前后得分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本组哮喘患者参加哮喘学校前的健康行为得分为(125.13±23.96)分,哮喘学校结业后的健康行为得分为(145.13±20.06)分,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通过哮喘学校学习可以明显提高哮喘患者健康行为评分水平,哮喘学校有助于患者正确认识哮喘,改变对待疾病的态度行为,从而有助于控制哮喘发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间歇性排尿训练在脊髓损伤排尿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对46例脊髓损伤患者均采用间歇性排尿训练(观察组),并与32例采用常规长期留置导尿治疗的脊髓损伤患者(对照组)比较。结果观察组通过间歇性排尿训练,42例患者成功建立了反射性膀胱,有效率和尿路感染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结论间歇性排尿训练对脊髓损伤排尿障碍患者具有重要的康复治疗意义。  相似文献   
6.
<正>患儿,男,5岁,因反复肝功能异常1年半入院。患儿于入托前体检时发现肝功能异常(转氨酶升高),无黄疸及任何不适。曾多家医院检查甲、乙、丙、戊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标志物均阴性,多次住院护肝降酶治疗,效果不佳。发病以来患儿无明显不适,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克罗恩病(CD)患儿血清细胞因子水平,探讨细胞因子水平紊乱在儿童克罗恩病发病中的作用。 方法 纳入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温州医科大学育英儿童医院(我院)儿内科住院的确诊CD患儿(病例组,根据CD活动度分为不同亚组)和同期在我院门诊体检的健康儿童,采用流式分析技术检测晨起空腹静脉血血清中IL-2、IL-4、IL-6、IL-10、TNF-α、IFN-γ和IL-17A的水平。 结果 病例组32例,男18例,女14例,年龄(8.5±4.3)岁,其中CD轻度活动亚组12例,CD中重度活动亚组20例;对照组30名,男18名,女12名,年龄(10±3.5)岁。病例组和对照组年龄、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患儿血清IL-2、IL-4、IL-6、TNF-α和IL-17A水平高于对照组,血清IL-10和IFN-γ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根据儿童CD活动指数(PCDAI)评分为中重度活动亚组患儿的血清IL-2、TNF-α和IL-17A水平高于轻度活动亚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与健康儿童相比,CD患儿存在明显的免疫相关细胞因子水平变化,而且疾病活动度不同其细胞因子水平亦有差异,提示细胞因子水平紊乱在儿童CD发病及病情的发展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间歇性排尿训练在脊髓损伤排尿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对46例脊髓损伤患者均采用间歇性排尿训练(观察组),并与32例采用常规长期留王导尿治疗的脊髓损伤患者(对照组)比较.结果 观察组通过间歇性排尿训练,42例患者成功建立了反射性膀胱,有效率和尿路感染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结论 间歇性排尿训练对脊髓损伤排尿障碍患者具有重要的康复治疗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熊去氧胆酸治疗儿童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73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儿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应用熊去氧胆酸、奥美拉唑和多潘立酮治疗,对照组应用奥美拉唑和多潘立酮治疗,治疗时间均为4周。服药期间每周随访,观察症状改善情况及是否有不良反应发生。治疗结束后复查胃镜及胃黏膜组织病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8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所有患儿均未发生明显药物不良反应。结论熊去氧胆酸联合质子泵抑制剂及促动力药治疗儿童胆汁反流性胃炎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0.
儿童急性荨麻疹胃镜下形态及幽门螺杆菌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急性荨麻疹胃镜下形态与病理改变的特点及其与幽门螺杆菌的关系,以提高对急性荨麻疹的认识。方法对36例急性荨麻疹住院患儿行胃镜及组织病理检查;以13C呼气试验和血抗Hp-IgG检测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36例急性荨麻疹患儿中,33例胃、十二指肠黏膜不同程度受损(占91.7%),其中21例表现为十二指肠球-降交界部黏膜斑片状充血、水肿(占63.6%)。病变部位黏膜病理组织学检查均为非特异性炎症表现。病例组幽门螺杆菌感染率为16.67%,对照组为14.29%,两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急性荨麻疹患儿大部分有胃镜下改变,且以十二指肠球-降交界部黏膜损害最多见。尽管黏膜损害表现多种多样,组织病理均为非特异性炎症表现。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急性荨麻疹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