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1991年以来,我们对手指末节毁损性离断而无再植条件的患者行袖式原位缝合16例,成活12例,成活手指的功能及外形皆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16例,其中男12例,女4例。年龄2~53岁。其中拇指2例,均为左手。食指9例,左侧6指,右侧3指。中指3例,均为左  相似文献   
2.
1999年2月24日,我们为1例严重尿毒症患者成功地施行了异体肾脏移植术,现报告如下。 患者,男性,29岁。因全身乏力,厌食,恶心、呕吐10个月,双下肢浮肿加重2个月,于1998年12月19日入院。患者10个月前曾因上述症状被当地医院诊断为“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期),给予中西药治疗,疗效不佳。每周2次来我院行  相似文献   
3.
4.
目的观察自拟痛经方联合红外线照射治疗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合并乳腺增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4例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合并乳腺增生症患者随机分为自拟痛经方组、红外线组、联合组(自拟痛经方联合红外线照射)和布洛芬组,每组26例,连续治疗3个疗程后统计4组临床疗效,观察4组治疗前后血清前列腺素F2α(PGF2α)水平变化情况,随访3个月复发率。结果联合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其余3组(P<0.05),复发率明显低于其余3组(P<0.05);自拟痛经方组和布洛芬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红外线组(P均<0.05)。治疗后4组血清PGF2α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联合组明显低于其他3组(P<0.05),自拟痛经方组、红外线组、布洛芬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痛经方联合红外线照射治疗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合并乳腺增生临床效果确切,可以减轻疼痛症状,消减乳房肿块,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5.
笔者从事临床骨关节疾病诊治工作近20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认为肾虚寒凝血瘀是导致膝骨关节炎发病的重要病机,其中肾虚为本,寒凝血瘀为标,治疗当以补肾散寒化瘀为要.基于此,以右归丸加桃红四物汤加减化裁,自拟补肾化瘀汤联合大盒灸治疗膝骨关节炎,临床取得明显疗效.文章阐述肾虚寒凝血瘀与膝骨关节炎的关系,突出补肾、散寒、化瘀在治...  相似文献   
6.
不同术式经膀胱前列腺摘除术386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3年1月~1995年12月,经膀胱前列腺摘除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386例,其中采用单纯摘除组60例,预先结扎膀胱下动脉组223例,综合术式组103例。结果总失血量及术后并发症单摘组>结扎组>综合组,对照分析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3种经膀胱前列腺摘除术的临床治疗效果,为临床手术治疗前列腺增生提供依据。方法 对386例前列腺病人行前列腺摘除术,其中单纯摘除组60例,预先结扎膀胱下动脉组223例,综合术式组103例。结果 术后总失血量单摘组〉结扎组〉综合组;术后并发症单摘组〉结扎组〉综合组,对照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手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综合术式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8.
目的应用骨水泥椎体强化椎弓根螺钉固定技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爆裂骨折,评价其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2007年12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5例严格选择的骨质疏松性椎体爆裂骨折患者,应用骨水泥椎体强化椎弓根螺钉固定技术行后路钉棒内固定手术。观察患者手术前后疼痛和功能改善情况,观察骨水泥在置钉椎体内的分布以及骨折椎的高度改变。结果所有患者均安全完成手术。随访6~24个月,平均11.3个月,无手术并发症发生。本组患者术后VAS和ODI评分均较术前减少,结果有统计学差异(P<0.05)。X线片及CT片观察:骨水泥充填满意,分布于椎体及钉道周围。有1例1椎出现椎旁少量渗漏,无临床症状。椎弓根螺钉术后无松动、脱落。结论椎体强化椎弓根钉置入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爆裂骨折,安全有效,可以减少内固定失败的发生率,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背景:由于骨形成蛋白的释放速度与新骨生长速度不匹配,单纯应用骨形成蛋白的效果尚不理想,因此,应有合适的载体来调节骨形成蛋白的释放速度.目的:观察重组人骨形成蛋白4基因腺相关病毒及绿色荧光蛋白基因腺相关病毒诱导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方向分化的作用.方法:全骨髓法培养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别应用人骨形态形成蛋白4基因腺相关病毒载体及绿色荧光蛋白基因腺相关病毒转染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设定感染复数值为5×104,观察两组细胞形态改变,分别行碱性磷酸酶染色、Von Kossa染色、茜素红染色及碱性磷酸酶含量测定,比较两组成骨活性差异.结果与结论:人骨形态形成蛋白4基因腺相关病毒组转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后,细胞形态呈现典型的成骨改变,碱性磷酸酶染色及Von Kossa染色、茜素红染色均出现成骨的特征性改变.绿色荧光蛋白基因腺相关病毒组未观察到上述改变.人骨形态形成蛋白4基因腺相关病毒组碱性磷酸酶含量高于绿色荧光蛋白基因腺相关病毒组(P<0.01).提示人骨形态形成蛋白4基因腺相关病毒转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表现出更加明显的成骨活性改变.  相似文献   
10.
前几年,我曾在一所医学院的图书馆做过差不多一年的临时图书管理员,也借由这一年和图书朝夕相处的机会,七看八看了不少书。却时时觉着空虚,回头想来不知自己读了些什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