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4篇
药学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杨金玉  赵宗峤 《中国当代医药》2012,(26):126-127,129
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规范化护理对策。方法对50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的患者实施围术期的护理干预及康复锻炼指导。结果 50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进行系统的围术期护理后,均未出现并发症。结论对全髋关节置换患者进行规范的围术期护理和正确的功能康复指导,能提高手术成功率,预防并发症的出现,促进术后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2.
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是膝关节的重要稳定结构,目前临床上通常采用自体或异体肌腱重建方法治疗ACL损伤.临床上ACL损伤后在胫骨或(和)股骨止点处常会存留部分韧带残迹.近年来不少学者逐渐认识到保留ACL残迹纤维可能有利于重建术后移植物的存活及功能发挥[1-2].本研究探讨保留残迹重建ACL对术后移植物组织学变化的影响,为保留残迹重建手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是稳定膝关节的重要结构.运动及日常生活中多种因素可导致其损伤.ACL损伤后,会造成关节不稳、关节其他韧带松弛、关节软骨退变、半月板损伤等并发症,严重影响膝关节功能.关节镜下ACL重建术是恢复关节稳定、延缓膝关节退变的重要方法.骨-髌腱-骨(B-PT-B)一直是ACL重建移植物选择的金标准,虽然末端属于骨-骨愈合,愈合时间短,但由于切取移植物创伤大、术后并发症多,现已很少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保留残迹重建前交叉韧带对移植物血流量恢复的影响.[方法] 48只新西兰兔一期行双侧前交叉韧带重建术,一侧保留韧带残端纤维,对侧切除韧带残端纤维.重建术后6、12、18、24周时,采用SPE-CT、激光多普勒血流计定量检测移植物血流量恢复情况.[结果]重建术后6周时SPE-CT检测结果显示保留残迹组移植物血流量较切除残迹组明显增加(P<0.05).重建术后6、12周时激光多普勒检测发现保留残迹组移植物血流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保留残迹重建前交叉韧带可以促进移植物血流量恢复.  相似文献   
5.
Bousquet教授在1974年首次提出双动髋杯假体的概念,在初次全髋关节置换与翻修术中应用此假体,可以提高术后关节的稳定性.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对384例初次手术应用此假体患者的连续观察,评价假体稳定性和体内生存率.随访时间12~20年,平均15.3年.无早期或晚期不稳,13髋的髋臼假体无菌性松动,14髋假体内脱位,7髋聚乙烯内衬磨损,需要更换.以双动髋假体无菌性松动需要翻修为终点,术后18年假体累积生存率是95.5%±4.1%.本组病例证明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应用双动髋杯假体具有良好的远期效果,不仅生存率高,还不发生假体不稳,这增加了应用此假体的信心.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保留残迹重建前交叉韧带对移植物腱骨愈合的影响。方法 32只新西兰兔一期行双侧前交叉韧带重建术,一侧保留残端纤维,对侧切除残端纤维。重建术后6、12、18及24周时,采用HE染色、甲苯胺蓝染色观测,分析移植物腱骨愈合变化情况。结果重建术后各观察时间点上,保留残迹组移植物腱骨界面组织构建更接近正常,术后24周时保留残迹组腱骨界面软骨细胞含量明显高于切除残迹组[(56.5±2.4)vs(45.7±2.7),P〈0.05]。结论保留残迹重建前交叉韧带有助于移植物腱骨愈合。  相似文献   
7.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