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1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16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4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是一种临床常见病,其发病率逐年增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可危及生命。Criqui统计65岁以上的男性约10%患有ASO,而75岁以上则有20%的发病率;北美60岁以上的高血压患者中有近25%患有慢性下肢缺血。我科自2006年7月~2009年3月介入治疗动脉硬化性下肢缺血27例(肢体31条肢)。取得良好效果,现对其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Lichtenstein手术即平片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目前已成为治疗腹股沟疝的首选方法,我科自2004年4月~2008年9月采用该术式选择治疗腹股沟疝79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远端破口的分布特点及其临床分型方法.方法 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2010年1月-2013年6月收治的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计算机断层血管造影资料进行回顾分析,观察其远端破口的分布位置并统计远端破口的数量,进而总结远端破口的分布特点并进一步提出远端破口的临床分型方法.结果 共查阅115例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计算机断层血管造影资料,其中有101例合并有远端破口(87.83%),共计有240个远端破口,平均2.37个/例.结论 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远端破口好发于累及内脏动脉区域,提出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远端破口的分型方法,即:Ⅰ型:内脏动脉以上破口;Ⅱ型:累及内脏动脉的破口;Ⅲ型:肾下腹主动脉破口;Ⅳ型:髂动脉破口.  相似文献   
4.
我院自1996年8月至2009年2月共收治颈动脉体瘤28例,均行手术治疗,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破裂腹主动脉瘤的诊断和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0年12月期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20例破裂腹主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男18例,女2例;年龄31~82岁,平均65.4岁。所有患者中突发性腹或腰背部疼痛20例,血压下降和(或)休克11例,发病前有明确腹主动脉瘤病史7例。所有患者均经彩超、CTA或手术探查确诊。19例患者采用传统开腹手术,1例行腔内支架人工血管置入术。20例患者中围手术期死亡4例,死亡率为20%,死亡原因为循环衰竭1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3例。存活的16例患者恢复顺利。结论手术治疗破裂腹主动脉瘤有效,早期诊断,急诊外科手术,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轻中度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7例轻中度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7例,对照组给予丙酸氟替卡松气雾剂局部吸入治疗,观察组给予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舒利迭)局部吸入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FEV1、FEV1(%)及PEF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根据患者哮喘症状、体征评价治疗效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4.7%显著高于对照组78.9%(P<0.05)。结论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轻中度支气管哮喘可显著控制症状,改善肺功能并预防发作,疗效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脾静脉-左肾上腺静脉吻合术治疗门静脉海绵样变的疗效.方法 分析2004年6月至2010年5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5例门静脉海绵样变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脾静脉-左肾上腺静脉分流+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该病.结果 5例患者中,3例行脾静脉-左肾上腺静脉端侧吻合,2例行脾静脉-左肾上腺静脉端端吻合,分流术后门静脉压力下降至18~24 cm H2O(1 cm H2O=0.098 kPa).全组患者无手术死亡,术后无消化道出血、肝功能异常.前4例患者术后每间隔6~12个月复查B超,吻合口血流通畅,无血栓形成.结论 门静脉海绵样变患者左肾上腺静脉通常增粗,脾静脉-左肾上腺静脉分流术是合理、简单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下肢浅静脉手术改善深静脉瓣膜功能的中期随访结果。方法收集2006年3~10月期间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下肢静脉曲张患者43例(55条肢体),全部患者曾在术后半年进行随访并比较了手术前、后深静脉瓣膜功能改善情况,术后4年再次以同样方法评价其深静脉瓣膜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39例患者深静脉瓣膜功能保持良好,与术后半年随访时无明显差异。4例当时未行高位结扎的患者,再次出现浅静脉曲张,且深静脉存在返流。结论伴有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下肢浅静脉曲张,单纯行浅静脉激光闭合术或剥脱术均可有效改善深静脉瓣膜功能,且效果保持良好;高位结扎大隐静脉是保证改善深静脉瓣膜功能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布-加综合征(Budd-Chiari syndrome,BCS)是指下腔静脉肝段和(或)肝静脉流出道血流受阻引起的下腔静脉和(或)门静脉高压症。对B-CS处理颇为棘手,治疗不当,可因严重的并发症死亡。现对我院1998年11月~2011年12月收治B-CS患者的临床资料做一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主动脉夹层TEVAR术后远端破口的治疗方法.方法 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血管外科2006年1月-2012年4月168例行TEVAR的Stam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同顾性分析,根据远端破口位置的不同将其分为4型:Ⅰ型:破口位于支架尾部;Ⅱ型:破口位于胸腹主动脉,距离内脏动脉较近或累及内脏动脉;Ⅲ型:破口位于肾下腹主动脉,破口未累及内脏动脉;Ⅳ型:破口位于髂动脉.据此分型标准,对主动脉夹层TEVAR术后发生远端破口的82例患者制定相应的治疗策略并决定手术时机.结果 有82例患者支架远端仍有破口,临床分型为Ⅰ型:12例出现支架尾部破口,均行支架远端破口腔内隔绝术;Ⅱ型:47例破口位于腹主动脉并累计内脏动脉,经随访,其中4例在随访中发现假腔持续扩大或伴有症状,行“杂交”手术,即先行内脏动脉重建(髂动脉-双肾动脉,髂动脉-肠系膜上动脉,髂动脉-腹腔干人工血管搭桥术),二期行胸腹主动脉腔内隔绝术.43例患者随访发现假腔无扩大,目前继续随访.Ⅲ型:13例破口位于肾下腹主动脉,均行腔内隔绝术.Ⅳ型:10例破口位于髂动脉,均行腔内隔绝术.术后围手术期无死亡.82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0 ~36个月,平均随访时间(25.6±8.4)个月,在随访过程中未发现并发症.结论 对于TEVAR术后远端破口,应根据个体情况,结合临床分型选择适宜的手术时机和手术方式,从而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