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外科学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目的 观察糖尿病大鼠肾小动脉骨基质蛋白表达情况及内膜中膜厚度比变化,探讨其相关关系及对糖尿病肾病血管病变的影响。 方法 70只健康雄性SD大鼠被随机分为糖尿病肾病组(DN,n = 40)和健康对照组(N,n = 30)。DN大鼠模型采用链脲佐菌素(STZ)腹腔注射诱导,成功35只。N组予同等剂量柠檬酸缓冲液。分别于4、12、24周处死动物,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各时间点肾小动脉中骨基质蛋白核心结合因子(Cbfα1)、骨形态蛋白2(BMP-2)的表达。原位杂交法检测其基因表达。应用免疫荧光方法检测肾小动脉内膜中膜厚度比。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测定BMP-2及基质Gla蛋白(MGP)的基因表达。 结果 DN组各时间点血糖及尿蛋白量(24 h)均较N组显著增高(P < 0.05),自第12周开始,DN组血肌酐、血磷较N组显著增高(P < 0.05)。免疫组化显示DN组肾小动脉4周时已有Cbfα1、BMP-2表达,随时间延长表达逐渐增强,24周表达最强,各时间点均显著高于N组(P < 0.05)。原位杂交显示Cbfα1、BMP-2仅在肾小动脉中有表达,表达趋势同免疫组化结果;4周时主要表达于血管内弹力层;12周后外弹力层及肌层表达也增强。实时荧光定量PCR显示DN组4周时BMP-2 mRNA已有表达,随时间延长表达逐渐升高,24周最高(P < 0.05); DN组MGP表达量 4周最高,随时间延长表达逐渐降低,24周最低(P < 0.05)。而N组BMP-2和MGP mRNA各时间点表达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免疫荧光显示第4、12周时,DN组内膜中膜厚度比与N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4周时显著高于N组(P < 0.05)。DN组Cbfα1与BMP-2呈正相关(r = 0.670, P < 0.01);与MGP呈负相关(r = -0.466,P < 0.05);小动脉内膜中膜厚度比与Cbfα1、BMP-2呈正相关(r = 0.727,P < 0.01; r = 0.581,P < 0.01)。 结论 DN早期小动脉内膜中膜厚度比与Cbfα1、BMP-2呈正相关。Cbfα1、BMP-2、MGP可能参与了DN血管病变。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观察糖尿病大鼠肾小动脉内膜/中膜厚度比变化,初步探讨其与炎性因子的相关关系及对糖尿病肾病(DN)血管病变的影响。 方法 70只健康大鼠被随机分为DN组(n=40)和正常对照组(N,n=30)。DN大鼠模型采用链脲菌素(STZ)腹腔注射诱导,成功35只,N组予同等剂量柠檬酸缓冲液。分别于4、12、24周处死动物,取大鼠股静脉血查生化指标。用免疫荧光方法检测肾小动脉内膜/中膜厚度比。用免疫组化及原位杂交方法检测各时间点肾小动脉中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的蛋白和mRNA表达变化。 结果 生化结果显示DN组各时间点血糖及尿蛋白量(24 h)均显著高于N组(P < 0.05),自第12周开始,DN组血肌酐、BUN、血磷显著高于N组(P < 0.05)。免疫组化及原位杂交显示DN组肾小动脉4周时已有MCP-1蛋白及mRNA表达,随时间延长表达逐渐增强,24周表达最强,各时间点均显著高于N组(均P < 0.05)。免疫荧光结果显示,第4周时DN组内膜/中膜厚度比与N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2周时高于N组(P > 0.05),24周时显著高于N组(P < 0.05)。DN组小动脉内膜/中膜厚度比与MCP-1表达、胆固醇、三酰甘油、血磷水平均呈正相关(r = 0.742, P < 0.01;r = 0.740,P < 0.01;r = 0.829,P < 0.01;r = 0.580,P < 0.01)。 结论 DN早期小动脉内膜/中膜厚度比与MCP-1呈正相关。MCP-1可能参与了DN血管病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