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5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了解家庭医生团队成员的职业倦怠现状,探讨其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从重庆市8 171支家庭医生团队中随机地选取593支团队的全部成员作为调查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基本情况问卷和李超平等翻译并修订的MBI - GS量表对其进行调查。结果 重庆市家庭医生团队成员职业倦怠阳性检出率为78.9%,其中职业倦怠中等程度8 290例(61.7%)。主城区团队成员职业倦怠阳性6 387例(47.5%),阳性检出率80.1%;渝东北地区职业倦怠阳性3 628例(27.0%),阳性检出率77.5%;渝东南地区职业倦怠阳性588例(4.4%),阳性检出率75.2%。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 性别、年龄、月收入、编制、岗位、择业主要原因以及地区是职业倦怠的主要影响因素 (P<0.05)。结论 重庆市家庭医生团队成员的职业倦怠阳性发生率较高,一半以上成员表现为中程度职业倦怠。与其他两大地区比较,主城区职业倦怠阳性检出率最高。相关管理者应针对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干预,减轻工作压力和紧张感,以缓解职业倦怠感。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小剂量阿德福韦酯(ADV)导致低血磷性骨软化症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 结合我院诊断的两例服用阿德福韦酯后发生低血磷性骨软化症患者资料和国内外文献,对该症的临床特点、治疗、预后和早期诊断进行总结。结果 服用小剂量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导致低血磷性骨软化症患者共12例,男9例,女3例,均来自亚洲人群,年龄在(22~74)岁,服用阿德福韦酯(18~64)个月发现低血磷,血磷波动在(0.37~0.79)mmol/L,血钙正常或偏低,血钾偏低,且均有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予补充钙剂、骨化三醇、欧思美等治疗预后良好。结论 小剂量阿德福韦酯所致低血磷性骨软化症临床相对少见,容易漏诊,凡服用阿德福韦酯的患者,无论剂量大小,均应定期检查血肌酐、血钙、血磷及骨密度,以监测是否发生肾损害及低血磷性骨软化症,以期早期诊断,一旦各项指标异常应立即停药,同时可换用其他抗病毒药,如干扰素、恩替卡韦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应用有声思维法培养本科见习护生临床沟通能力的效果。方法选取2011级全日制四年制护理本科见习学生216名(4个班),按照整群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两个班为干预组,另两个班为对照组,每组护生108名,对照组采用常规见习带教方法,干预组采用有声思维法进行临床见习教学。采用护生临床沟通能力量表进行评价。结果干预后两组护生和干预组护生干预前后均在沟通能力总分、敏锐倾听、建立和谐关系、确认患者的问题、传递有效信息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有声思维法教学能有效地改善本科见习护生的临床沟通能力。  相似文献   
4.
例1女,21岁.因“反复发热伴面部皮疹、四肢雷诺现象3个月”收入院.患者2010年5月出现反复发热伴面部、四肢皮疹,有肌肉酸痛、光过敏.无咽痛、咳嗽,无胸闷、胸痛,外院长期抗感染治疗无好转.5月31日行左腋下淋巴结活检提示“反应性增生”.6月14日出现反应迟钝,随即出现意识不清、四肢抽搐、牙关紧闭、双眼上翻,持续8 min左右.予地西泮10 mg肌肉注射缓解后收入神经科.查体:神志不清、言语不能,面部、手掌红斑,腋下、锁骨下多发淋巴结肿大.双侧鼻唇沟对称,心肺检查未见异常.肝脾无肿大.四肢肌张力正常,肌力检查不合作.膝反射存在,未引出病理反射.入院实验室检查:血白细胞4.73×109/L、血红蛋白77.0 g/L,血小板42×109/L;红细胞沉降率(ESR)101 mm/l h;IgG 19.1 g/L、IgA 1.72g/L、IgM 3.85g/L、C3 0.29 g/L;血糖7.1 mmol/L、血钾4.0mmol/L、钠134 mmol/L;凝血功能、肝肾功能基本正常.  相似文献   
5.
高压氧动员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的初步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造血干细胞移植是目前治愈白血病最为有效的疗法,造血干细胞数量和质量是影响移植成功的一个主要环节,目前临床上广泛采用集落刺激因子或化疗联合集落刺激因子的动员方法.高压氧是一种非常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广泛应用于临床,高压氧与外周血造血干细胞之间的关系国内尚无明确报道.我中心在2006年11月至2007年1月期间观察了11例长期接受高压氧治疗患者的外周血造血干细胞水平,以及7例脑外伤患者接受高压氧治疗前后其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绝对计数的变化情况,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高原肺水肿患者血浆心钠素升高及其病理生理学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工作将高海拔地区正常人血浆心钠素水平与高原肺水肿病血浆心钠素水平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高原肺水肿病人血浆心钠素水平明显高于主海拔正常对照组(P〈0.001)。说明高原肺水肿患者的心钠素分泌功能并未受到损害。提示心钠素可能通过改善2肺动脉状态,增加肺表面活性物质等机制减轻肺水肿,而对患者起有利的保护作用。本研究从新的角度初步探讨了高原肺水肿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7.
背景 近年来,随着生活和工作压力的不断增加,家庭医生团队“过劳”现象屡屡出现,易产生职业倦怠感。家庭医生团队的职业倦怠感可能会提高隐性缺勤水平,对患者的健康安全造成不良影响,不利于家庭医生服务的开展。如何避免其高隐性缺勤的发生,预防和控制职业倦怠是关键所在。目的 探讨重庆市家庭医生团队职业倦怠与隐性缺勤之间的关系。方法 2020年5-7月,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从重庆市8 171支家庭医生团队中随机选取593支团队的全部成员作为调查对象。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马斯勒职业倦怠调查量表(MBI-GS)和斯坦福隐性缺勤中文版(SPS-6)量表对其进行调查,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共发放调查问卷14 000份,回收有效问卷13 433份,回收率为95.95%。家庭医生团队职业倦怠各条目均分为(2.55±1.17)分,情感衰竭维度为(2.48±1.49)分,去人性化维度为(1.89±1.53)分,个人成就感降低维度为(2.47±1.64)分。职业倦怠阳性检出率为78.93%(10 603/13 433),高隐性缺勤发生率为46.30%(6 219/13 433)。不同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月收入、最高学历、所在机构、平均上下班路上的时间、择业主要原因、情感衰竭、去人性化、个人成就感降低和职业倦怠的团队成员隐性缺勤高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情感衰竭、去人性化和个人成就感降低维度是隐性缺勤的影响因素 (P<0.01)。在控制了人口学特征和职业等因素后,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职业倦怠与隐性缺勤的关联关系依然存在,且OR值相对稳定。结论 家庭医生团队的职业倦怠和隐性缺勤存在密切关联,即职业倦怠对隐性缺勤有一定的正向影响,职业倦怠程度越高,隐性缺勤发生率越高,且这种关联不会因人口学特征、社会经济因素及职业因素的改变而不同或消失。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2019年安徽省皖北、皖中和皖南地区细菌临床分布和耐药差异性,为不同地区临床医生选择抗菌药物提供合理参考。  方法  收集2019年安徽省细菌耐药监测网38家成员单位临床分离菌株按地区分成皖北、皖中和皖南地区,采用WHONET 5.6软件和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皖北地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高于皖中和皖南地区,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分别为20.8%和60.4%;皖中地区耐碳青霉烯肺炎克雷伯菌高于皖北和皖南地区,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菌素类耐药率>40.0%,对亚胺培南和美洛培南耐药率>20.0%;皖南地区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对氨基糖苷类和喹诺酮类耐药率高于皖北地区。  结论  安徽省不同地区之间细菌耐药差异明显,需根据本地区细菌耐药情况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9.
NALP3炎性体是一类细胞内模式识别受体,同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s,TLR)一样,是固有免疫系统对病原体的一种重要感受器,广泛参与对病原体上病原相关分子模式(PAMP)的识别,同时也可感知内源性危险信号相关分子模式(DAMP),产生相应的炎症应答反应.近期研究显示,NALP3炎性体与痛风炎症发生密切相关.单钠尿酸盐(MSU)晶体作为一个危险信号能被模式识别受体识别,活化多个过程最终导致NALP3炎性体形成,促进白细胞介素1β(IL-1β)前体转化为成熟的IL-1β,诱导痛风炎症发生.本文就NALP3炎性体的生物学作用、活化调控以及炎性体介导的MSU沉积时固有免疫炎症反应的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旨在评价接受了肿瘤坏死因子(TNF)-α拮抗剂治疗的中国汉族人群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的不良反应,为生物制剂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本研究纳入在我科接受了TNF-α拮抗剂治疗的369例中国汉族人群AS患者,未完全跟踪随访给药1011次.所有患者均评估了用药后2h出现的不良反应,对其中126例长期用药患者进行了第8、12、52、104周的随访.观察患者用药后2h的短期不良反应和长期不良反应.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接受TNF-α拮抗剂治疗的369例AS患者,随访用药后2h共计发生30次不良反应.英夫利西单抗和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rhTNFR:Fc)引起的短期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为3.8%,2.6%,P=0.31).126例患者分别依次进行了第8、12、52、104周的随访,共计39例发生不良反应,长期应用英夫利西单抗和rhTNFR:Fc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为49%,51%,P=0.69).结论 中国汉族人群AS患者在接受TNF-α拮抗剂治疗时应注意上述不良反应的发生,尤其应注意第3、4次接受英夫利西单抗治疗患者的不良反应.接受英夫利西单抗和rhTN FR:Fc治疗的患者用药后2h内和长期(≥2年)治疗的不良反应发生相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