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应用L形测径器均衡下肢长度以预防人工全髋关节术后双下肢不等长的临床效果.方法:2009年3月- 2011年8月选用L形测径器术中测量及均衡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患者83例,其中男49例,女34例,年龄46~ 82岁.术前常规模板X线测量及预测髋关节假体型号、位置,术后准确测量双下肢长度及随访观察.结果:83例术后均获3 ~29个月随访,平均18.5月.术前肢体长度差0~5mm的患者占7.2%;差5~ 10mm的占20.5%;差10~ 15 mm的占38.6%;差15~ 20 mm的占25.3%,大于20 mm的占8.4%;通过平衡肢体长度差,术后双下肢长度差0~5 mm的比例提高到34.9%,差5~ 10mm的比例为42.2%,差10~ 15 mm的比例为14.5%,差15 ~ 20 mm比例为6.0%,差异>20mm的比例为2.4%.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利用L形测径器均衡下肢长度,结合术前模板测量,可有效地预防双下肢不等长.  相似文献   
2.
p53基因在骨肉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p53基因在骨肉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s—P法)测定p53蛋白在36例骨肉瘤和17例骨软骨瘤组织中的表达,并随访骨肉瘤患者生存时间。36例骨肉瘤中男19例,女17例,年龄平均19.9岁。Enneking分期II,3例,Ⅱ,27例,Ⅲ,6例,并发病理性骨折7例。结果-36例骨肉瘤随访时间平均3年6个月,其中存活3年及以上者13例,存活3年以下者23例,死亡病例均因骨肉瘤远处转移全身衰竭致死。36例骨肉瘤p53蛋白阳性表达率为52.8%,显著高于骨软骨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p53蛋白表达在不同Enneking外科分期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生存时间3年以上组及3年以下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p53基因突变对骨肉瘤的发病可能产生影响,对患者预后评估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应用人工假体置换治疗膝关节周围原发性骨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肿瘤型人工假体置换治疗16例膝关节周围原发恶性与侵袭性骨肿瘤切除后骨缺损,其中骨肉瘤11例,骨巨细胞瘤3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2例。股骨远端10例,胫骨近端6例。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0~83个月,平均35.5个月。局部复发3例,假体松动1例,无假体断裂。假体3年生存率87.5%,5年生存率83.2%。术后6~12个月后MSTS功能评分为16.0~28.0分,平均24.0分。结论对膝关节周围原发恶性与侵袭性骨肿瘤切除后骨缺损采用肿瘤型人工假体重建是有效的保肢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Topo Ⅱ在骨肉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S-P法)测定Topo Ⅱ在36例骨肉瘤和17例骨软骨瘤组织中的表达,并随访骨肉瘤患者生存时间.36例骨肉瘤中男19例,女17例,平均年龄19.9岁.Enneking分期ⅡA 3例,ⅡB27例,ⅢB6例,并发病理性骨折7例.结果 36例骨肉瘤随访时间平均3年6个月,其中存活≥3年者13例,存活〈3年者23例,死因均为骨肉瘤远处转移全身衰竭.36例骨肉瘤TopⅡ阳性表达率为44.5%,明显高于骨软骨瘤组的11.8%(P〈0.01).Topo Ⅱ表达在不同Enneking外科分期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生存时间3年以上组及3年以下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Topo Ⅱ表达可能与骨肉瘤细胞增殖活性有关,对骨肉瘤的化疗药物选择及预后评估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5.
正大块骨溶解症(massive osteolysis,MO)~([1]),又称Gorham病(Gorham’s disease)~([2])、Gorham-Stout综合征(Gorham-Stout syndrome)~([3])、消失骨病(disappearing or vanishing bone disease)~([4-5])、自发骨溶解症(idiopathic osteolysis)~([6])、幽灵骨病(phantom bone disease)~([7])等,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应用可吸收螺钉治疗踝关节骨折的疗效及并发症防治措施。方法应用可吸收螺钉治疗踝关节骨折92例,观察疗效及术后并发症。结果所有骨折于术后4~13个月均获骨性愈合,按AOFAS评分标准,92例评分80~96分,平均91分。26例术后出现并发症,分别为内固定失效、下胫腓分离复位丢失、无菌性炎症、关节僵硬、局限性骨质疏松。结论可吸收螺钉治疗踝关节骨折操作简单,疗效可靠,可避免二次手术。对术后并发症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四肢孤立性纤维性肿瘤(SFT)的临床特征和治疗转归。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14例四肢SFT患者的临床、影像、病理及随访资料,分析其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病理学特征、治疗方式及预后。结果14例患者中,男性7例,女性7例;中位年龄38岁(范围:26~81岁);均无疼痛症状;肿瘤分布于上肢4例,下肢10例;良性10例,恶性4例。SFT的影像学检查无特异性。免疫组化染色显示,STAT6均呈阳性,CD34阳性12例,CD99和Vimentin阳性11例,Bcl-2阳性10例。14例患者均接受手术切除治疗,4例恶性患者中3例行术前新辅助化疗和术后化疗。随访27~113个月,14例患者皆存活,其中1例局部复发并远处转移,1例远处转移。结论SFT可表现为浅表肿块,四肢SFT应在没有导致严重残疾的情况下行局部广泛切除,术后需长期密切随访。  相似文献   
8.
儿童巨大骨囊肿的微创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报道经皮注射自体骨髓加异体骨移植治疗儿童巨大骨囊肿的疗效。方法 对7例儿童巨大单房性骨囊肿在C臂X光机监视下经皮穿刺抽尽囊液后注入自体骨髓和异体骨粉。结果 随访8-15个月。7例X线片示骨囊肿囊腔消失,骨皮质厚度恢复正常,未见并发症发生。结论 经皮注射自体骨髓加异体骨粉移植治疗儿童巨大单房性骨囊肿是一种简单、微创、疗效确切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应用L形测径器均衡下肢长度以预防人工全髋关节术后双下肢不等长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9年3月至2011年8月选用L形测径器术中测量及均衡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患者83例,男49例,女34例,年龄46~82岁。术前常规模板X线测量及预测髋关节假体型号、位置,术后准确测量双下肢长度及随访观察。结果 83例术后均获3~29个月随访,平均18.5个月。术前肢体长度差异≤5mm的患者占7.2%;5mm<差异≤10mm的占20.5%;10mm<差异≤15mm的占38.6%;15mm<差异≤20mm的占25.3%,差异>20mm的占8.4%;通过平衡肢体长度差,术后双下肢长度差异≤5mm的比例提高到34.9%,5mm<差异≤10mm的比例为42.2%,10mm<差异≤15mm的比例为14.5%,15mm<差异≤20mm比例为6.0%,差异>20mm的比例为2.4%。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利用L形测径器均衡下肢长度,结合术前模板测量,可有效地预防双下肢不等长。  相似文献   
10.
患儿男性,7个月.2016年6月无明显诱因发现右上臂肿物,花生大小,逐渐增大,表面皮肤无破溃及流脓.质硬,活动度欠佳,包块边界欠清,其余无不适.2016年9月就诊于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行B超检查示右上臂不规则低回声包块血供丰富.MRI检查示:右上臂大小约84 mm×35 mm肿物,同周围组织边界不清,神经血管束包绕其中(图1).入院完善相关检查后,行右上臂肿物穿刺活检术,术后病理示:条索状、小团状肿瘤细胞密集排列,细胞核大小有别,核分裂多见,肿瘤内见少数散在扩张血管.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示:vimentin(+),SMA(-),desmin(-), myoglobin(-).综合形态及免疫表型考虑"婴儿型纤维肉瘤(congenital infantile fibrosarcoma,CIFS)".病理明确诊断后,综合患儿影像学检查,考虑肿瘤较大,同周围组织边界欠清晰,神经血管束包绕.不具备行肿瘤广泛切除指征,建议患儿行术前新辅助化疗,方案为CAV(异环磷酰胺+放线菌素D+长春新碱) 3个周期.化疗间隔时间约为1个月,待血常规、肝肾功能基本正常后行下1个周期化疗.化疗过程中及时复查血常规和肝肾功能.患儿化疗过程中出现轻度胃肠道反应及骨髓抑制,无心率失常、出血性膀胱炎、末梢神经炎等化疗不良反应.3个周期化疗结束后复查MRI示:右上臂肿物较前明显缩小,呈分叶结节状,可见肿瘤坏死,同周围组织边界清楚,神经血管界限清楚(图2).遂行右上臂肿物广泛切除术,术中见肿物位于肱二头肌内,质韧、呈类圆形、无明显包膜,与肱动静脉及正中神经部分黏连.仔细分离神经血管术后完整切除肿物,肉眼未见残留组织.病理检查示:肿瘤细胞圆形,卵圆形,弥漫分布,核圆深染,核分裂多见,伴大片坏死.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示:CK(-),CD99(+),Ki-67(+),LCA(-),S-100(-),PAS(-),NSE(-),CD56(-),Syn(-) ,Vim(+),网染显示网状纤维丰富,病理诊断为CIFS(图3~5).术后建议患儿继续行新辅助化疗治疗,定期复查B超,MRI检查.监测患儿原发部位影像学变化及肿瘤标记物改变.目前该患儿已术后随访5个月余,未见局部肿物复发及远处转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