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3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5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目的探讨急性失血病人肠屏障功能变化的规律。方法对158例急性失血病人分别于术前、术后24、72h、出院前各取外周静脉血及术中取门静脉,分别检测血浆内毒素和D-乳酸浓度。并探讨受伤到手术的时间、出血量、受伤脏器、脏器多少、术时长短及输血量对肠屏障功能影响。结果术后24h内毒素和D-乳酸显著高于出院前及术前,72h后稍下降仍高于出院前。且出血>2000ml组及受伤到手术的时间>12h组在上述四个时相点分别明显高于<2000ml组及<12h组各相应时相点。后两组在术后72h恢复到术前水平,前两组在出院前才恢复到术前水平。未发现受伤脏器、脏器多少、术时长短、输血量与无肠屏障功能有显著差异。结论急性失血可引起肠屏障功能障碍,受伤到手术的时间及出血量可加重肠屏障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微生态制剂治疗绞窄性肠梗阻的可行性。方法绞窄性肠梗阻86例按入院先后分为2组:对照组(43例)为常规治疗组;治疗组(43例)为常规治疗+术中及术后前3d用微生态制剂合生元组,密切观察两组体温、肠鸣音、进食及血常规恢复正常所需时间,并比较平均住院天数、住院经费,以及两组病人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分析。结果治疗组术后平均住院天数,体温、肠鸣音、进食及血常规恢复正常所需时间(d)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平均住院天数、住院经费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术后死亡3例,治疗组术后死亡1例。2组各种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绞窄性肠梗阻术中及术后采取微生态制剂合生元治疗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微生态制剂治疗对绞窄性肠梗阻肠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绞窄性肠梗阻156例按入院先后分为2组:治疗组(113例)为常规治疗+术中及术后前3d用微生态制剂组;对照组(43例)为常规治疗而不用微生态制剂组,2组性别、年龄及病情、病因有可比性。密切观察两组体温、肠鸣音、进食及血常规恢复正常所需时间,并比较平均住院天数、住院经费,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分析。分别于手术前,手术后24、72h,出院前各取外周静脉血及术中取门静脉血,检测血浆内毒素浓度和D-乳酸。结果治疗组术后体温、肠呜音、进食及血常规恢复正常所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t≥4.15,P〈0.05)。平均住院天数、住院经费明显少于对照组(t≥11.25,P〈0.05)。2组术后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前及术中血浆内毒素、D.乳酸水平无明显差别,均明显高于出院时及阑尾炎病人。使用合生元治疗组术后24h血浆内毒素、D-乳酸水平就明显下降,术后72h恢复至出院时及阑尾炎病人水平;对照组恢复相对较慢,术后72h才明显下降,出院时才恢复至阑尾炎病人水平。结论绞窄性肠梗阻术中及术后采取微生态制剂治疗可改善肠屏障功能。  相似文献   
4.
特发性大肠穿孔较少见,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均无特异性,诊断困难,误诊率较高。我院自1980年1月至1997年10月共收治特发性大肠穿孔5例,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5例患者为消瘦体质,营养不良,均以急性弥漫性腹膜炎入院。 病史特点:①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男性明显多于女性。均有习惯性便秘史,多数有引起腹内压增高的因素存在。如:咳嗽,挑重物等。②表现为下腹或左下腹部突发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外伤性脾破裂大出血失血回收对患者血浆自由基即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活性的影响。方法 154例外伤性脾破裂大出血病人按输自、异体血分为失血回收组(即自体组:124例)和输异体血组(即异体组:30例)。IBST组回收失血,经过滤、离心、分离和洗涤,回输患者。两组分别于术前、术后及术后1、3、5、7天检测血清SOD、MDA含量。结果在输血〉2000 ml组中,自体组在术后1、3、5、7天血清SOD明显高于、MDA明显低于异体组各对应时相点,且较快恢复正常。在〈1000 ml、1000~2000 ml这两组中自体组血浆SOD明显高于、MDA明显低于异体组各对应时相点。结论外伤性脾破裂大出血后采取失血回收,不会进一步加剧病人的氧自由基损害,相反可增强机体清除自由基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高压氧对家兔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IRI)能量代谢的影响。[方法]家兔30只肝脏IRI造模后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高压氧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吸氧、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消炎、护肝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从术后d1开始采取高压氧治疗,动态检测血清谷丙转氨酶(ALT )、动脉血酮体比值(AKBR)、肝细胞线粒体呼吸活性、肝组织三磷酸腺苷(ATP)含量变化。[结果]家兔肝脏IRI后能量代谢明显受损。治疗组术后d5 ALT较对照组下降快(t =9.13,P <0.05)。治疗组肝脏能量代谢指标术后 d3显著升高(t ≥12.45,P <0.05),术后d5进入稳定期,且在术后d3、d5与对照组同时相比较统计学意义( t ≥8.19,P<0.05)。对照组肝脏能量代谢指标术后d3开始缓缓上升,术后d5才显著升高( t ≥7.93, P <0.05),术后d7进入稳定期。[结论]高压氧治疗可以使家兔肝脏IRI后的能量代谢指标较快恢复。  相似文献   
7.
结直肠癌并急性肠梗阻一期切除吻合口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约有70%结肠癌性梗阻发生在左半结肠,而左半结肠癌并急性肠梗阻的手术方式过去多主张分期手术。近6年来我们尝试采取一期切除吻合,术中尽可能把近段结肠灌洗干净,再用近端扩张之结肠段作成带蒂结肠浆肌瓣覆盖吻合口,术后未发生吻合口瘘,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严重肝损伤是腹部外伤中引起死亡的最常见原 因。一旦确认为肝损伤,就应积极的进行术前准备 及实施正确的术式,可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本 文就我院1993~2003年来收治的20例严重肝损伤 总结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20例,男18例,女2例,平均 31.7(8~59)岁。受伤至手术时间1~10h,腹内出 血量1200~3500ml。交通事故致伤10例,工伤事 故9例,枪伤1例。入院时均有脉搏增快,血压下降 及不同程度的腹膜刺激征或腹穿抽得不凝固血液 本组腹穿阳性者14例,B超检查阳性者17例。 …  相似文献   
9.
医用生物胶在肝断面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自1996~2003年在肝组织部分切除之肝断面无胆汁渗漏及出血后采用生物胶喷雾、大网膜填塞治疗,并发症少,恢复快,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带蒂结肠浆肌瓣联合微生态制剂治疗左半结肠癌并急性肠梗阻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研究93例结肠癌并急性肠梗阻患者,根据入院时间分为两组,采取一期根治性切除吻合后用近端扩张之结肠段做成带蒂结肠浆肌瓣覆盖吻合口,围术期结肠内灌注合生元微生态制剂治疗组(一期组)68例;先行Hartmann手术,三月后再行二期吻合组(二期组)25例。通过观察一般情况、腹腔渗液细菌培养并动态观测结肠内菌群失调的改善情况来进行比较。结果一期组病人无一例出现吻合口瘘。一期组病人住院天数及体温、血常规、进食恢复正常所需时间明显短于二期组,切口感染率明显少于二期组(P0.05)。一期组与二期组腹腔渗液细菌培养阳性分别为8例和14例,有显著差异(P0.05)。一期组肠道菌群双歧杆菌、乳酸杆菌从术后1 d开始上升,术后3 d恢复正常;肠球菌、大肠杆菌从术后1 d下降,术后3 d均恢复至正常水平,与二期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左半结肠癌并急性肠梗阻采取带蒂结肠浆肌瓣联合微生态制剂治疗可尽快改善结肠内菌群失调,减少肠道细菌移位,术后恢复较快,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