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6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特种医学   15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增强CT影像组学列线图在鉴别单发肝细胞癌(HCC)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PC3)表达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收集来自2个医疗机构共152例单发HCC病人的临床及影像资料,所有病人均行上腹部增强CT扫描并记录GPC3表达水平。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的106例病人资料作为训练集(GPC3阳性83例、阴性23例),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的46例病人资料作为验证集(GPC3阳性35例、阴性11例)。对所有病人术前1个月内增强CT影像进行影像组学特征提取。在训练集中,对所有影像组学特征进行降维并得到最优子集,计算影像组学评分(Radscore);比较GPC3阳性组和阴性组间临床资料[包括血清甲胎蛋白(AFP)、糖类抗原199(CA199)等]的差异,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获得GPC3阳性的独立预测因素。将获得的临床信息及Radscore分别建立临床列线图、影像组学列线图及联合列线图。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分析各列线图对GPC3表达状态的预测能力,采用DeLong检验比较各列线图间的诊断效能,并用决策曲线分析评估列线图的临床价值。使用验证集数据对列线图预测效能进行验证。结果 二元logistic回归显示血清AFP、CA199、Radscore是GPC3阳性的独立危险因素[优势比(OR)分别为8.503、1.090、13 300.044,均P<0.05]。校准曲线显示联合列线图对GPC3阳性表达的预测概率与实际概率一致性良好。训练集中,联合列线图的AUC(0.918)高于影像组学列线图(0.842)和临床列线图(0.787)(均P<0.05),联合列线图的敏感度最高,而临床列线图的特异度最高;验证集中,联合列线图的AUC(0.896)高于影像组学列线图(0.726)和临床列线图(0.803)(均P<0.05),联合列线图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均最高。决策曲线分析显示当阈值概率处于16%~86%时,联合列线图的临床净获益高于临床列线图和影像组学列线图。结论 基于增强CT的影像组学列线图可以术前鉴别单发HCC GPC3阳性和阴性表达,联合列线图进一步提高了预测效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扩散峰度成像评估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炎活动度的可行性及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2月—2018年2月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52例有肝脏穿刺病理结果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研究组)和24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的肝脏扩散峰度成像资料,并收集研究组的肝功能实验室指标.测量所有研究对象的肝脏平均扩散率(MD)和平均峰...  相似文献   
3.
4.
【摘要】目的:探讨T1-mapping定量分析技术评估肾移植术后早期肾功能的价值。方法:将76例异体肾移植术后2~4周的患者及26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纳入研究,根据肾小球滤过率(eGFR)将患者组分为3组:A组为移植肾功能良好组(n=44);B组为移植肾功能轻中度受损组(n=19);C组为移植肾功能重度受损组(n=13)。所有受试者均行常规序列和斜矢状面改良Look-Locker反转恢复(MOLLI)序列MRI检查,测量肾脏皮髓质的T1值。比较各组内及各组间肾脏皮髓质T1值的差异,分析移植肾皮质、髓质T1值与eGFR间的相关性,采用ROC曲线分析T1值对不同功能移植肾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各组内肾皮质的T1值均明显小于肾髓质(P<0.001)。A、B、C和对照组中肾皮质的T1值分别为(1511.95±111.31)、(1663.22±66.81)、(1719.09±74.47)和(1748.88±62.72)ms,除B组与C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各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肾髓质的T1值[(2009.65±97.83)ms]大于对照组[(1946.91±51.43)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其余各组间肾髓质T1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移植肾皮质的T1值与eGFR呈负相关(r=-0.45,P<0.01)。肾皮质T1值鉴别移植肾功能良好与移植肾功能受损(包括轻中度与重度受损)时曲线下面积(AUC)为0.75,诊断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88.6%及83.1%。结论:T1-mapping定量分析技术对评估肾移植术后早期肾功能具有一定价值,有望成为临床上无创监测移植肾功能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摘要】T1rho弛豫时间是旋转坐标中的自旋-晶格弛豫时间,决定了自旋锁定脉冲场中横向磁化的衰减,对低频运动敏感,可以探查软组织中蛋白质等大分子的含量。肝纤维化是各种病因持续刺激导致胶原、蛋白聚糖等在细胞外基质中过量沉积的过程,早期阶段可以逆转,如不能给予有效的药物干预,最终将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因此肝纤维化的早期诊断及准确分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MR-T1rho的基本原理及其在肝纤维化中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6.
精确的钇-90(^(90)Y)微球剂量对治疗肝脏恶性肿瘤至关重要,这与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密切相关。剂量的计算主要基于不同的^(90)Y载体:玻璃微球(TheraSpheres)或树脂微球(SIR-Spheres)。玻璃微球的剂量是以肝脏预期的辐射剂量和微球能够均匀分布于整个肝脏的假设为基础计算的,而树脂微球的剂量是以微球非均匀分布于整个肝脏的假设为基础计算的,这种非均匀分布的程度取决于正常肝脏被肿瘤组织取代的程度。许多其他因素也可能会潜在影响^(90)Y微球的治疗剂量。本综述将介绍^(90)Y微球剂量的计算方法,以及为了获得最大疗效并尽量避免不良反应发生而需要考虑的各种因素。  相似文献   
7.
手术切除是肝癌的首选治疗方法.随着多学科的迅速发展及联合,肝脏外科逐步迈向精准时代,而术前区域性肝功能的精确评估则是精准肝脏外科的发展需求.目前评估肝功能的方法包括血清学肝功能生化检查、临床肝功能评分系统、定量肝功能试验及影像学检查.其中核素显像技术、肝胆特异性对比剂增强MRI检查有望实现对区域性肝功能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小鼠肾移植术中膀胱瓣一膀胱吻合方式的细节进行改良后,观察术后泌尿系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方法行28例C57小鼠异体肾移植术。尿道重建采用小膀胱瓣一膀胱吻合,将受体膀胱黏膜层与浆肌层分离,作双层连续缝合。结果手术成功率为82%(23例),平均手术时间为(81±5)rain。术后7d无尿漏和移植肾积脓并发症。结论改良的小膀胱瓣一膀胱双层缝合方式能减少小鼠肾移植术后泌尿系统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多带宽扩散张量成像-体素内不相干运动(multiband DTI-IVIM)技术评估肾移植术后早期不同程度受损移植肾功能的价值。方法 前瞻性收集异体肾移植术后2~4周病人92例行常规MRI、multiband DTIIVIM MRI检查。根据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将病人分为3组:组1,eGFR≥60 mL/(min·1.73 m^2)(45例);组2,30 mL/(min·1.73 m^2)≤eGFR<60 mL/(min·1.73 m^2)(27例);组3,e GFR<30 mL/(min·1.73 m^2)(20例)。测量移植肾皮髓质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单纯扩散系数(ADCslow)、微循环灌注系数(ADCfast)、灌注分数(f)、各向异性分数(FA)。采用配对t检验分析比较皮髓质间各参数值差异;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组间各参数值的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研究移植肾各参数值与eGFR间的相关性以及皮髓质FA值与其他各参数值的相关性。结果 组1肾皮质FA值低于髓质,余参数值高于髓质(P<0.05),组2、组3的ADCslow、ADCfast值及组2的f值皮髓质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2肾皮髓质ADC、ADCslow、皮质f值及髓质FA值均低于组1(P<0.05)。组3肾皮髓质ADC、髓质ADCslow及髓质FA值均低于组2(P<0.05)。组3肾皮髓质ADC、ADCslow、f值、皮质ADCfast值及髓质FA值均低于组1(P<0.05)。各参数中,髓质FA值对组1和组2、组2和组3、组1和组3鉴别诊断效能最高(AUC分别为0.855、0.831、0.983);联合DTI-IVIM参数鉴别各组的能力最高(AUC分别为0.954、0.885、1.000)。除髓质ADCfast值、f值及皮质FA值外,移植肾各参数值与eGFR均呈中度正相关(r值为0.333~0.707,P<0.05)。髓质FA值与皮髓质ADC值、皮髓质ADCslow值及髓质f值均呈中度正相关(r值为0.335~0.526,P<0.05)。结论 multiband DTI-IVIM联合DTI和IVIM技术,可以评估并鉴别移植术后早期不同功能状态的移植肾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荟萃分析眼动脉多普勒超声各项指标与子痫前期(PE)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在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和the Cochrane Library中系统检索1995年1月至2023年3月期间相关的文献。纳入PE、重度子痫前期(sPE)患者和健康孕妇眼动脉多普勒超声指标,包括收缩期峰值速度(PSV)、舒张末期速度(EDV)、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第二个峰值流速与初始峰值流速的比值(PR)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效应模型作为汇总分析方法,用I2值评估异质性。采用具有95%CI的标准化均数差(SMD)来评估眼动脉多普勒超声指标与PE患者严重程度的关系。结果:最终纳入8篇文献进行荟萃分析。与PE患者相比,sPE患者的PI值降低(SMD-0.56,95%CI-0.92~-0.20,P=0.000),EDV值升高(SMD 0.47,95%CI 0.12~0.83,P=0.028)和PR值升高(SMD 0.96,95%CI 0.13~1.78,P=0.023)。但PE和sPE患者之间PSV值和RI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6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