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9篇
  免费   10篇
基础医学   2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57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20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12篇
中国医学   54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常见的以外周关节慢性炎症为主要表现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致残率很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西医对于RA尚缺乏特效疗法,大部分患者在接受非甾体抗炎药、糖皮质激素、金制剂、甲氨喋呤、柳氮磺胺吡啶、氯奎或羟氯奎等一种或多种药物联合治疗后,病情得到缓解,但亦有一部分患者病情未获控制,成为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预后较差。近年来,笔者尝试采用来氟米特联合新风胶囊进行治疗,获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糖尿病中医辨证和实验数据相关性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借助现代医学检查手段,结合中医辨证分型,探讨二者的相关性.方法:对312例糖尿病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并测定血糖、胰岛素、C肽、血脂和肾功能,分析上述指标与中医辨证分型间的相关性.结果:从阴虚燥热,经气阴两虚型,至阴阳两虚型,血糖的升高和胰岛β细胞功能衰退呈增恶的倾向性,并见脂代谢紊乱和肾功能损害加重;同一型的血瘀组较无血瘀组病情明显加重,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中医辨证分型与病情程度有相关性,但尚不能用具体数据范围替代中医辨证分型;血瘀加重病情,活血化瘀疗法可减轻糖代谢、脂代谢紊乱,改善肾功能.  相似文献   
3.
健脾化湿通络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贫血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健脾化湿通络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arthritis,RA)贫血患者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40例类风湿关节炎贫血患者随机分为3组新风胶囊治疗组20例(口服新风胶囊)、雷公藤治疗组10例(口服雷公藤多苷片)和甲氨蝶呤治疗组10例(口服甲氨蝶呤片)。3组均连续服药3个月。观察各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各组患者全身和关节症状、贫血、血清铁、C反应蛋白、类风湿因子、免疫球蛋白、白细胞介素10、肿瘤坏死因子α及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的变化,以及不良反应。结果新风胶囊治疗组在治疗总有效率、改善类风湿关节炎贫血患者关节症状及部分实验室检查指标(血沉、类风湿因子、C反应蛋白、免疫球蛋白)方面,与甲氨蝶呤治疗组和雷公藤治疗组相似;但在改善类风湿关节炎贫血患者全身症状、血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含量以及上调白细胞介素10、下调肿瘤坏死因子α、升高血清铁及调节血清EPO水平方面均优于甲氨蝶呤治疗组和雷公藤治疗组。结论依据从“脾”论治原则研制的具有健脾化湿通络功效的中药新风胶囊,能明显改善类风湿关节炎贫血患者的全身及贫血症状、缓解患者的关节症状,其机制与调整细胞因子平衡、调节血清EPO的水平及升高血清铁含量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清葡萄糖-6-磷酸异构酶(glucose-6-phosphate isomerase,GPI)抗原检测在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iod arthri-tis,RA)患者诊断中的意义。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117例风湿病患者血清中GPI抗原的含量,其中68例RA患者,49例其他风湿病患者。同时还检测其血清中类风湿因子(rheumatiod factor,RF)、血沉(ESR)、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补体3(C3)、补体4(C4)、酸性糖蛋白(AGP)和C反应蛋白(CRP)的含量。分析RA患者GPI抗原水平与RF、ESR、IgG、IgA、IgM、抗CCP抗体、C3、C4、AGP和CRP的相关性。结果:所有患者中GPI抗原含量为:(1.61±1.87)μg/ml,在RA患者中GPI的含量为(2.48±1.93)μg/ml,其他风湿病为(0.40±0.81)μg/ml。GPI抗原的阳性率在RA患者中为98.5%,其他风湿病中为26.5%。RA组57.3%的病人浓度高于2μg/ml。GPI的含量在RA组和其他风湿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GPI与RF、抗CCP-Ab、ESR、IgG、IgA等存在相关(P〈0.05或P〈0.01)。结论:在各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中,RA组血清中GPI升高最明显。血清GPI可作为RA的诊断指标。如果GPI和RF、抗CCP-Ab联合检测,将对RA的诊断具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5.
中医本无"干燥综合征"病名。根据本病以口眼干燥为主症的临床特点,1989年全国中医痹病委员会将本病明确命名为"燥痹"。也有人将其命名为"虚劳"、"痹证"、"燥毒证"、"干燥病"。近年来,该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目前西医治疗以对症处理、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为主,疗效欠佳且副作用多,中医治疗能有效缓解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且副作用较小,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新风胶囊治疗早中期强直性脊柱炎(A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口服新风胶囊,对照组以雷公藤多苷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总疗效及各项疗效评价指标的改善情况,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有效率为83.33%,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晨僵时间、Schober试验、指地距、疼痛、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等临床及实验室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晨僵时间、Schober试验、指地距、疼痛等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新风胶囊治疗早中期AS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7.
眠安康口服液治疗心脾两虚证失眠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观察纯中药制剂眠安康口服液对心脾两虚证失眠的临床疗效,选择30例经中医辨证诊断为心脾两虚证失眠患者进行治疗,并以安神健脑液为对照组,结果显示眠安康治疗组对失眠和心脾两虚证的疗效分别达100%和93.3%,显效率为76.7%和53.3%,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对睡眠觉醒程度和觉醒后精神状态均有明显的改善作用。提示眠安康口服液是通过其补益心脾中药发挥临床效用的  相似文献   
8.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焦虑和抑郁与生活质量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目的:分析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发生情况及其与生活质量的关系,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采用生活质量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136例RA患者进行焦虑和抑郁的评定,并与患者生活质量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36例患者中,SAS标准分为(47.18±8.69),焦虑情绪患有率为36.76%;SDS标准分为(52.35±11.31),抑郁情绪患有率为61.76%。SAS及SDS得分均高于国内常模(P<0.01)。患者的SAS、SDS标准分均与关节疼痛、关节肿胀、关节压痛、生理功能、社会功能、健康自我认识能力呈正相关(P<0.01或0.05)。结论:RA患者存在一定程度的抑郁和焦虑情绪,以抑郁情绪为主,并与病情及生活质量存在相关性,提示RA患者生活质量下降是引起焦虑、抑郁情绪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新风胶囊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新风胶囊(Xinfeng Capsule,XC)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疗效。方法 选择80例活动期RA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均予以同等常规抗风湿对症治疗:甲氨蝶呤10 mg/周;疼痛明显时予以双氯芬酸胶囊50 mg,每天2次,治疗组同时服用新风胶囊3片/次,每天3次,两组均连续治疗12周。检测两组患者血清铁(serum iron,SI)、血清铁蛋白(serum ferritin,SF)、转铁蛋白(transferrin,TRF)以及RA疾病活动指标(DAS-28评分)。结果 新风胶囊能改善活动期RA患者HAQ、DAS-28评分、hs-CRP、PGA、ESR、关节肿胀数、关节压痛数、SI、SF、TRF及疾病活动指标晨僵时间,结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 新风胶囊能改善活动期RA患者的疾病活动指数及铁储备情况,降低各项疾病活动相关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的心理一致感水平及应对方式现状,分析两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患者一般资料调查表、心理一致感量表(SOC-13)和医学应对方式问卷对215例UA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患者心理一致感得分为(65.90±9.91)分;应对方式各维度的条目平均分由高到低依次是回避、面对、屈服;性别、吸烟史、病程、合并症对心理一致感有影响,回避受性别、婚姻状况、病程的影响,屈服受病程和合并症的影响;面对与心理一致感总分及各维度均呈正相关(P0.05),屈服与心理一致感总分及各维度均呈负相关(P0.01),回避与意义感呈正相关(P0.01)。结论:UA患者心理一致感处于中等偏低水平,多数患者选择采取回避方式。护理人员应将心理一致感作为一项重要指标,针对各维度得分制定干预措施,促使患者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