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7篇
  免费   1772篇
  国内免费   11篇
基础医学   10篇
临床医学   23篇
内科学   44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2068篇
综合类   60篇
预防医学   12篇
药学   8篇
肿瘤学   19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36篇
  2017年   238篇
  2016年   120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348篇
  2012年   405篇
  2011年   367篇
  2010年   375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85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改良网状支架治疗肝内门体分流术后严重肝性脑病一例许戈良,徐荣楠,胡荷节,李建生,杨树高,梁山患者,男,33岁。因腹部饱胀不适,左上腹包块,偶有黑便5年,以肝炎后肝硬化,门脉高压症,要求手术于1994年4月8日入院。入院时查体,肝功能B级,血NH323...  相似文献   
2.
奥曲肽与转化生长因子-α对人肝癌细胞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奥曲肽单独及与转化生长因子-α(TGF-α)联用对人肝癌细胞增殖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细胞增殖变化采用MTT比色法、绘制细胞生长曲线及流式细胞术(FCM)检测,细胞中TGF-α的表达采用放射免疫法及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结果奥曲肽能抑制肝癌细胞增殖,且其抑制作用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奥曲肽(1μg/ml)作用48h,对TGFα(1μg/L、5μg/L)刺激的人肝癌细胞增殖抑制作用明显。两者同时作用于细胞较TGF-α单独作用,细胞生长曲线下移,增殖指数(PI)值明显降低(P<0.01)。加入奥曲肽后,上清液中TGF-α含量在相应时间点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抑制率为15.02%~26.71%;TGF-αmRNA指数较对照组降低。结论奥曲肽能抑制人肝癌细胞增殖,且对TGF-α刺激的人肝癌细胞增殖也有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奥曲肽抑制肝癌细胞TGF-α分泌有关。  相似文献   
3.
4.
目的 检测Fra-1在肝细胞性肝癌(简称肝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与肝癌病理特征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Fra-1在60例肝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采用Western blot、实时定量PCR(qRT-PCR)法检测Fra-1在20对冰冻肝癌及癌旁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结果 免疫组化示Fra-1在肝癌组织细胞核中阳性表达率为57%(34/60),细胞质中未见明显表达;而Fra-1在癌旁组织细胞质阳性表达率为23%(14/60),细胞核中未见明显表达.Fra-1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和血清甲胎蛋白(sAFP)、肿瘤血管侵犯相关(X2=4.538、9.086,P<0.05),而与肝癌患者的肿瘤包膜、肝癌TNM分期、Edmondson分级等其他临床病理特征无明显相关性;Western blot及qRT-PCR检测结果示肝癌组织中Fra-1的相对表达量高于癌旁组织(P<0.01).结论 Fra-1与sAFP及肿瘤血管侵犯相关,提示Fra-1可能参与调控肝癌甲胎蛋白(AFP)的生成并影响肝癌的发展;为肝癌的诊治提供一些新的思路及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二乙基亚硝胺(diethylnitrosamine,DEN)联合Ⅳ-亚硝基吗啉(N-nitrosomorpholine,NMOR)诱导SD大鼠的肝癌模型并初步动态观察肝脏病理形态变化及肝癌肺转移。方法按100mS/kg体重腹腔注射一次DEN,第二天开始给予含100ppmNMOR饮水供鼠自由饮用的方法诱导SD大鼠肝癌模型,病理常规HE染色动态观察。结果病理学检查证实DEN+NMOR成功诱导出具有转移能力的肝癌模型,20周时肝癌发生率为87.5%(21/24),肺转移发生率为47.6%(10/21)。病理过程大致经过肝细胞损伤期、肝细胞增生硬化期、肝细胞癌变和肺转移发生等时期。结论该肝癌模型可以作为研究人类肝癌发生、发展和转移的一种理想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牛磺酸对大鼠肝缺血再灌注(I/R)后小肠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肝I/R组,牛磺酸预处理+肝I/R组;采用阻断肝动脉、门静脉30min后再灌注的方法,制作肝I/R模型。各组于再灌注3,6,24h分别采血,测定二胺氧化酶(DAO)数值,检测小肠功能;同步切取小肠,测定肠道组织中的SOD及MDA含量,评价肠道自由基损伤程度;切片后行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病理形态学改变;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测定细胞凋亡;免疫组化法测定caspase-3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肝I/R组SOD水平明显降低(P<0.05),MDA和DAO水平明显升高(P<0.05),小肠病理损伤严重,凋亡指数明显升高(P<0.05),caspase-3阳性率明显增加(P<0.05)。与I/R组同时间点比较,牛磺酸预处理+I/R组各项指标均明显改善(均P<0.05)。结论牛磺酸对肝I/R后小肠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外科手术切除是肝门部胆管癌最有效和首选的治疗方法,笔者根据该病的4种类型提出合理的手术切除范围选择,旨在进一步规范肝门部胆管癌的外科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乳头癌早期诊断及手术方法。方法:回顾分析中南大学湘雅医院2010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80例十二指肠乳头癌患者资料,其中16例行局部切除术,64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结果:主要首发临床表现为皮肤瘙痒、进行性黄疸60例(75.0%),腹痛不适40例(50.0%),畏寒、发热4例(5.0%),食欲不振、消瘦3例(3.75%),检查发现十二指肠乳头肿物2例(2.5%)。术前B超、CT、MRI、胃镜/十二指肠镜、ERCP阳性率分别为82.26%、89.66%、91.3%、93.75%、94.29%。行十二指肠乳头局部切除术16例中,13例为十二指肠乳头腺癌,1例为十二指肠乳头神经内分泌癌,2例为十二肠乳头腺瘤局部癌变;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组共64例中,61例为十二指肠乳头腺癌,2例为十二指肠乳头神经内分泌癌,1例为十二指肠乳头腺瘤局部癌变。与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比较,局部切除术患者术中出血量、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降低(均P0.05),但平均住院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1、3、5年生存率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结论:对于十二指肠乳头癌,十二指肠镜及ERCP是相对较可靠的诊断方法,应首选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对于某些特殊病例,局部切除术在严格掌握其适应证的前提下,术中确保切缘阴性,可以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9.
亚砷酸对人肝癌细胞生长增殖及分化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目的 探讨岖砷酸对人肝癌细胞BEL-7402增殖、分化的作用。方法 通过体外细胞培养,用四氮唑盐(MTT)比色法观察细胞生长曲线的变化,台盼蓝拒染法观察细胞群体倍增时间(TD)的改变,并分别用自动化学发光法、生化法检测亚砷酸对细胞甲胎蛋白(AFP)合成及谷氨酰转肽酶(GGT)、乳酸脱氢酶(LDH)活性的影响,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及透射电镜观察细胞的分化形态特点。结果 亚砷酸(1.0~8.0μmol/L)能抑制BEL-7402细胞生长增殖,呈剂量、时间依赖性。亚砷酸(8.0μmoL/L)对BEL-7402细胞AFP合成及GGT、LDH活性有显著的抑制作用,HE染色及透射电镜观察可见部分细胞呈现分化的形态改变。结论 亚砷酸体外能够抑制人肝癌细胞生长增殖,并具有一定的诱导分化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及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在诱导性大鼠肝癌模型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 70只SD大鼠分为模型组(60只)和正常对照组(10只),联合应用二乙基亚硝胺(DEN)和N-亚硝基吗啉(NMOR)诱发大鼠实验性肝癌,于诱癌第4、8、12、16周分批处死实验大鼠,常规制作肝脏病理切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大鼠肝脏癌变过程中不同时期的HIF-1α及VEGF的表达情况.结果 实验第8、12、20周,模型组大鼠肝脏呈现典型的脂肪变性,炎性细胞浸润、肝硬化、肝癌的病理变化;肝脏HIF-1 α及VEGF在大鼠肝脏癌变过程中表达明显增强(P<0.01);且HIF-1α与VEGF之间存在着显著正相关(r=0.953,P<0.01).结论 HIF-1α及VEGF参与大鼠肝癌的发生与发展,其机制可能与HIF-1α、VEGF促进肿瘤血管生成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