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3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评价血栓前状态(PTS)预测老年冠心病非心脏手术患者围术期心脏事件的价值.方法 择期全麻下行腹部手术的冠心病老年患者128例,年龄65 ~ 75岁,性别不限,ASA分级Ⅰ或Ⅱ级,NYHA分级Ⅰ或Ⅱ级.采用全凭静脉麻醉.术前采集静脉血样,测定血浆D-二聚体、血栓前体蛋白及P-选择素的浓度,根据此3项指标判断是否存在PTS.根据术中和术后3d内是否发生心脏事件分为非心脏事件组和心脏事件组.记录患者一般资料及术中情况各指标,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心脏事件的危险因素.结果 29例患者发生心脏事件,与非心脏事件组比较,心脏事件组年龄、肥胖、糖尿病比率、手术时间和PTS比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0.01);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高龄、糖尿病、手术时间长和PTS是心脏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P<O.O1).结论 PTS对老年冠心病非心脏手术围术期心脏事件的发生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普通输液加温器在10 kg以下婴幼儿改良超滤(MUF)保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体外循环下行先天性心脏病矫治术的10 kg以下患儿42例,随机分配至常规MUF组与输液加温器MUF组(H-MUF组)。H-MUF组采用普通输液加温器应用于MUF管路连接中。比较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超滤前后红细胞比容(HCT)、血红蛋白(Hb)、鼻咽温度、肛温、停机后止血时间、术后红细胞(RBC)与血浆用量。结果两组患儿术前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MUF后,MUF组与H-MUF组患儿的HCT与Hb较超滤前均明显提升(P0.05),但两组间无差别(P0.05)。MUF前,两组患儿的鼻咽温与肛温无统计学差异,但超滤后MUF组患儿鼻咽温与肛温均低于超滤前水平(P0.05),也低于H-MUF组超滤后水平(P0.05)。MUF后,H-MUF组患儿止血时间明显短于MUF组(P0.05),H-MUF组患儿术后血浆用量少于MUF组患儿(P0.05),但RBC用量两组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利用普通输液加温器实施体外循环MUF的保温方法,安全有效,操作简便,有利于婴幼儿心脏手术的体温保护。  相似文献   
3.
4.
目的 探讨在胸腔镜下心脏手术中联合使用肺保护通气策略与右美托咪定(Dex)的肺保护效果.方法 将符合标准的60例胸腔镜下心脏手术患者随机均分为四组(15例/组):肺保护性机械通气策略组(A组)、使用Dex组(B组)、联合应用Dex+肺保护性机械通气策略(C组)、空白对照组(D组).四组患者于麻醉诱导前(T0)、单肺通气...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联合保温护理对胸腔镜肺楔形切除术患者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 选取2020年4月—2021年3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96例因肺癌行胸腔镜肺楔形切除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 根据入院先后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9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整体护理联合保温护理。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两组患者术后疼痛情况, 比较两组患者转入及转出复苏室交接时间、术后苏醒时间及住院时间。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后1、12 h的VAS评分分别为(2.06±0.52)、(2.46±0.81)分, 均低于对照组的(3.72±1.10)、(4.06±0.78)分,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苏醒时间、住院时间、转入及转出复苏室交接时间分别为(56.34±10.10)min、(7.12±1.17)d、(2.10±0.32)min、(2.52±0.50)min, 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4.08%)低于对照组(22.4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血栓前状态(PTS)分子标志物在老年冠心病患者腹部手术围术期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选择60~75岁择期行腹部手术的老年冠心病患者128例,分别于手术当天及术后1、2、3d测量血浆D-二聚体(D-D)、血栓前体蛋白(TpP)、P-选择素(CD62P)及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水平,分析其与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的相关性。结果共有128例患者纳入本研究,其中心脏不良事件29例(22.7%)。与手术当天比较,术后1、2、3d患者血浆D-D、TpP、CD62P和vWF水平明显升高(P0.01)。女性(OR=22.5,95%CI 2.9~174.55)、合并糖尿病(OR=97.77,95%CI11.51~830.42)、手术时间延长(OR=1.08,95%CI 1.03~1.13)以及术前PTS分子标志物升高是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的危险因素,但都不是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PTS分子标志物水平升高对于老年冠心病非心脏手术患者围术期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不同评分模型预测维吾尔族(维族)患者心脏瓣膜手术在院死亡的准确性。方法行外科治疗的心脏瓣膜病患者361例,其中维族209例,汉族152例,术前分别采用EuroSCORE累加评分、logistic评分、EuroSCOREⅡ模型和CARE评分对患者手术死亡风险进行评估,比较各种评分模型的校准度和鉴别度。结果logistic评分与EuroSCOREⅡ模型对汉族与维族患者的预测校准度较好(P〉0.05),累加评分与CARE评分的预测校准度差(P〈0.01);CARE评分对维族患者心脏瓣膜术后在院死亡预测的鉴别度较好(AUC-0.703),对汉族患者的鉴别度较差(AUC-0.545);Eurosc0RE累加评分、logistic评分、EuroSCOREⅡ模型对维族和汉族患者瓣膜术后在院死亡预测的鉴别度均较差(AUC均d0.7)。结论EuroSCORE累加评分、logistic评分与EuroSCOREⅡ模型均不适合用于本地区实施心脏瓣膜手术的维族或汉族患者的死亡预测;维族瓣膜手术患者可优先采用CARE评分进行风险预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