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以前期建立的兔背阔肌肌皮瓣带蒂移植模型,探索肌皮瓣移植术后不同时间点的血运重建情况,确定肌皮瓣移植后最佳断蒂时间。方法:采用新西兰大耳白兔20只,一期复制背阔肌肌皮瓣带蒂移植模型,二期行断蒂术并按断蒂时间不同分为2w组、3w组、4w组和5w组,每组5只。术后7d进行取材,观察各组肌皮瓣的大体存活情况、肌纤维及微血管密度的改变。结果:各组间皮瓣平均存活率5w4w3w2w,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肌纤维的形态及微血管计数结果与肌皮瓣存活率相符。结论:肌皮瓣带蒂移植血运重建直至完全建立可能需要5w,推断其最佳断蒂时间是移植术后5w。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人毛细血管瘤裸鼠移植模型,探讨血管瘤裸鼠模型建立的最佳条件。方法:将手术切除的1例雌激素受体阳性的儿童增生期血管瘤组织制成组织块,植入20只裸鼠(BALB/cnudemice)皮下,每只4处,将20只裸鼠分为4个实验组。实验1组在移植后给予普通鼠食喂养;实验2组在1组基础上每周肌注雌二醇0.01mg;实验3组在1组基础上每周肌注雌二醇0.1mg;实验4组在1组基础上每周肌注雌二醇1mg,于移植后第30、60、90天切取移植瘤。移植瘤标本进行病理学光镜检查,用血管内皮细胞单克隆抗体CD31、CD34进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移植后早期各组标本内皮细胞大量变性、坏死,30天后,单纯喂养的实验1组及实验2组部分移植瘤开始吸收或形成脓肿及纤维化。实验3、4组移植瘤开始缓慢生长。90天后实验1组、实验2组移植瘤均未成活,实验4组移植瘤部分成活,而实验3组移植瘤全部成活。光镜下成活的移植瘤与原血管瘤组织生物学特点相似。结论:不同剂量的雌激素对血管瘤裸鼠移植模型的建立有一定影响,适量的应用雌激素可建立稳定的人血管瘤裸鼠移植动物模型。该模型可以应用到基础和临床的血管瘤研究。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SD大鼠下腹部游离皮瓣及皮管的移植,建立大鼠异体复合组织移植皮肤淋巴引流隔绝模型。方法:7~8周龄雄性SD大鼠切取下腹部皮瓣并游离行同种异体移植,皮肤隔离组(A组):将供体皮瓣边缘对合、缝合成管状,底边留血管蒂出口用隔离器隔离皮肤,显微外科吻合血管,皮管缝合于隔离器,隔离器固定于受体;皮肤未隔离组(B组):将供体游离皮瓣卷制成管状,显微外科吻合血管并将供受体皮肤对位缝合;空白对照组(C组):行下腹部游离皮瓣异体移植。大体观察每组皮瓣或皮管存活时间,于术后3、5、7、14、28、35d取移植物皮肤组织行HE染色,观察病理学变化。结果:A组:皮管存活时间为32(34,32)天;B组:皮管存活时间为15(16,15)天;C组:皮瓣存活时间为6(7,6)天。A组与C组、B组与C组、A组与B组存活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实验成功建立了大鼠的异体复合组织移植淋巴引流隔绝模型,并证实了隔绝皮肤淋巴引流能有效延长移植物的存活时间。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索应用皮肤软组织扩张术治疗先天性巨痣的临床效果。方法 总结2010年7月至2019年9月收治的先天性巨痣患者28例,应用单次/多次头、躯干、四肢部位一期扩张后二期皮瓣进行修复。扩张器一期置入,当皮肤软组织充分扩张达预期目的时,取出扩张器,切除头面部、躯干、四肢部位巨痣,根据巨痣的大小、形状设计皮瓣,完全修复缺损。结果 本组患者28例,巨痣面积约13 cm×12 cm~43 cm×33 cm,均予以全部切除。1例血肿、3例感染积极处理后好转,未影响皮瓣转移。术后随访6个月以上,皮瓣均成活良好且未见明显挛缩,颜色与周围正常皮肤相近,无复发。结论 先天性巨痣通过皮肤软组织扩张术治疗后效果满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病灶内注射聚桂醇治疗静脉畸形的近期效果及远期美学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5年8月至2019年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整形外科采用聚桂醇治疗68例静脉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对聚桂醇治疗静脉畸形的有效率及远期美学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聚桂醇注射治疗静脉畸形有效率86.8%,远期美学评分≥4...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采用预扩张肩胛皮瓣游离移植整复颈部瘢痕挛缩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观察性研究方法。2010年2月—2020年8月, 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17例(男9例、女8例, 年龄8~42岁)符合入选标准的颈部瘢痕挛缩畸形患者, 均于Ⅰ期行肩胛区域皮肤软组织扩张器(以下简称扩张器)置入术+Ⅱ期行预扩张肩胛皮瓣游离移植整复颈部瘢痕切除后创面。颈部瘢痕切除后的创面面积为12.0 cm×6.0 cm~30.0 cm×24.0 cm, 皮瓣切取面积为13.0 cm×7.5 cm~31.5 cm×25.0 cm。15例患者供区创面直接拉拢缝合, 2例患者供区创面移植腹部全厚皮片。Ⅱ期术后观察皮瓣存活情况。Ⅱ期术后6个月, 对出现切口瘢痕挛缩的2例患者行Z成形矫正术。Ⅱ期术后6~9个月, 对于体态偏胖或皮瓣近1/3处臃肿的5例患者行去脂修薄术。Ⅰ期术前及末次(Ⅱ期或Ⅲ期)术后6个月, 测量患者颏颈角和颌颈角, 以其角度值评价颈部瘢痕改善程度。随访时, 观察颈部运动功能, 受区皮瓣色泽、质地, 供区瘢痕情况[采用温哥华瘢痕量表(VSS)进行评估]。对数据行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Ⅱ期术后, 15...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采用整形原则修复面颈部皮肤撕脱伤,提高撕脱组织存活率、减少术后瘢痕的效果。方法;2017年6月-2017年9月笔者医院收治面颈部皮肤撕脱伤患者17例,共19处损伤。在急诊根据撕脱皮瓣损伤程度进行相应处理:撕脱皮瓣面积相对较小、组织无明显碾挫伤者,清创后行撕脱皮瓣原位缝合;撕脱皮瓣末端血供障碍者,将其远端修成真皮下血管网皮瓣或全厚皮片原位回植,予以打包包扎,并应用美容缝合技术。结果:18处皮瓣术后成活良好,仅1处皮瓣发生小面积坏死,经换药后愈合,术后瘢痕不明显,外形满意,功能恢复良好。结论:对于面颈部皮肤撕脱伤,急诊外伤处理过程中恰当地运用整形美容外科原则及技术,可使局部创伤在最大限度上获得功能及美学修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小切口腋下汗腺清除术的临床效果及影响手术效果的相关因素。方法腋下顺皮纹皱襞的小切口腋臭手术病人42例,均为中-重度腋下异味,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随访,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42例均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5个月,2例(3侧)出现腋下切口愈合不良,创面最大面积约1 cm×1.5 cm,经换药及清创缝合后愈合,其余均一期愈合;随访发现3例男性1例女性出现单侧腋下异味,属轻度;无血肿、皮瓣坏死及神经损伤发生。结论顺皮纹皱襞小切口腋下汗腺清除术切口隐蔽、创伤相对小、治疗较为彻底,术后瘢痕小且隐蔽,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9.
目的 总结应用显微外科技术修复全头皮撕脱伤的相关临床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09年9月至2016年10月,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整形外科收治的6例全头皮撕脱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为女性,缺血时间12~16 h,平均13.8 h.4例为全头皮回植,1例部分回植+部分反取回植,1例全头皮回植+面颊部软组织反取回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介绍雷帕霉素(RAPA)聚乳酸乙醇酸共聚物(PLGA)缓释微球的制备方法,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体系以检测微球中雷帕霉素含量,检测微球性状并进行体外释药实验。方法:以聚乳酸乙醇酸共聚物为载体,采用W/O/W乳剂-扩散溶剂挥发法制备雷帕霉素缓释微球,扫描电镜检测微球外观及微球粒径,HPLC检测微球载药量、包封率及体外释药量。结果:所制微球光滑圆整,大小均一,平均粒径:(121.18±27.83)μm,载药率:(14.39±1.32)%,包封率:(72.92±4.29)%,体外释放实验显示1~4天有突释,随后平稳释药至第10天累积释药率达80%。结论:采用制备工艺稳定,所制微球载药量及包封率均较高,形态完整,大小均一,体外释药较为平稳并且具有明显的缓释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