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1篇
  2024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适度活化低氧诱导因子(hypoxia-inducible factor,HIF)对延缓残肾慢性肾脏病进展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采用二步法5/6肾大部切除术建立残肾模型,随机分为L-mimosine(L-Mim)治疗组(术后5~12周短期给予脯氨酸羟化酶抑制剂,隔日50 mg/kg腹腔给药)和未治疗残肾组,同时设立假手术对照组。术后12周末处死大鼠留取标本。结果:L-Mim治疗组大鼠血肌酐水平[(82.4±6.3)比(130.1±24.1)μmol/L,P0.05]、24 h尿蛋白水平[(0.7±0.1)比(1.7±0.5)g/d,P0.05]以及残肾病理改变较未治疗残肾组大鼠有显著改善。miRNA芯片分析结果提示:L-Mim治疗组肾皮质miR-29c丰度高于未治疗残肾组,伴HIF-1α和HIF-2α表达增强。经荧光素酶报告检测系统和体外突变实验明确原肌球蛋白1(TPM1)为miR-29c靶基因之一。HK2细胞转染pre-miR-29c寡核苷酸后可以抑制TGF-β1(3 ng/mL,24 h)诱导的原肌球蛋白水平上调(P0.05或0.01)。结论:大鼠残肾肾间质纤维化病变明显并伴miR-29c水平下调,适度活化HIF水平可通过上调miR-29c表达延缓残肾功能恶化。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小檗胺对体外糖尿病肾小管上皮细胞(RTEC)损伤的影响。方法 将RTEC分成对照组、模型组(高糖)、低剂量实验组(2 mg·L-1小檗胺和高糖)、中剂量实验组(4 mg·L-1小檗胺和高糖)、高剂量实验组(8 mg·L-1小檗胺和高糖)、BBM-H+miR-NC组(转染mimics control, 8 mg·L-1小檗胺和高糖)、BBM-H+miR-135b组(转染miR-135b mimics, 8 mg·L-1小檗胺和高糖)。以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以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以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细胞B淋巴细胞瘤-2(Bcl-2)、Bcl-2相关X(Bax)蛋白表达,以化学荧光法检测活性氧(ROS)水平,以硫代巴比妥酸法检测丙二醛(MDA)水平,以黄嘌呤氧化法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结果 对照组、模型组和低、...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对尿路感染病原微生物的调查,了解社区尿路感染的病原构成及其对抗生素的耐药性,为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调查2004年1月1日-2007年12月31日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微生物检验室所有来自门诊和急诊的清洁中段尿培养的真性菌尿的记录和药敏试验结果.结果 4年来,来自清洁中段尿和导尿管尿培养的真性菌尿菌株共2 049株,革兰阴性杆菌在社区尿路感染病原菌中最常见,检出率为82.5%,其中大肠埃希菌仍是最主要的革兰阴性杆菌,占总菌株的68.0%;革兰阳性球菌的检出率为14.7%,真菌的检出率为2.8%.4年来,革兰阴性杆菌、革兰阳性球菌和真菌的构成比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对环丙沙星和大多数β内酰胺类抗生素都有较高的耐药性,但当这些抗生素与β内酰胺酶抑制剂联合应用后,细菌对它们的耐药率可有不同程度的下降.4年来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未发现对万古霉素耐药的肠球菌,除万古霉素以外,屎肠球菌对几乎所有抗生素都有很高的耐药率,且均显著高于粪肠球菌(P值均<0.01).未发现对常用的两种三唑类抗真菌药氟康唑和伏立康唑耐药的白念珠菌,非白念珠菌对以上两种抗真菌药物也比较敏感,耐药率均仅为3.6%.结论 社区尿路感染仍以大肠埃希菌最为常见,肠球菌次之,但常见病原菌的耐药现象较为严重,应及时检测病原菌及其耐药情况,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指导抗生素的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不同年龄段成人患者心脏术后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发病状况,以指导研究进一步防治措施。方法前瞻性收集接受心脏外科手术住院患者病史资料,分析不同年龄段患者心脏手术后AKI发病率、发病危险因素及短期预后。结果共入选3896例接受心脏手术治疗患者。其中中青年(〈65岁,但≥18岁)患者3086例、老年(≥65岁,但〈80岁)患者772例、高龄(≥80岁)患者38例。老年组术前血肌酐、男性、术前心功能NYHAIII级、术前合并糖尿病、高血压及造影史比例、接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术后因低血压使用肾上腺素及去甲肾上腺素比例均高于中青年组(P值均〈0.05),高龄组术前血肌酐、术前心功能NYHAIII—IV级及接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比例均高于老年组(P值均〈0.05)。中青年组心脏术后AKI发病率均低于老年组和高龄组(23.1%比39.9%,P〈0.05;23.1%比42.1%,P〈0.05);3组患者院内死亡率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65岁患者心脏术后AK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男性、年龄、术前SCr〉1.2mg/dl(img/dl=88umol/L)、术后因低血压使用肾上腺素。结论老年人心脏术后AKI随患者年龄增加而逐步升高且预后较差,其发病与围手术期多种危险因素密切相关。老年人心脏术后并发AKI时仍应积极救治,以期进一步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急性肾损伤网络(AKIN)制定的急性肾损伤(AKI)诊断标准联合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和序贯器官衰竭评估(SOFA)评分对心脏术后AKI的预后评估价值。 方法 前瞻性收集2009年4月至8月期间在本院行心脏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AKIN标准对心脏术后患者进行AKI诊断和分期;根据患者术后第1个24 h内的生理指标最差值进行APACHEⅡ和SOFA评分,并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和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评价3项评估系统的分辨力和校准力。以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它们对预后的影响。 结果 993例患者中309例术后出现AKI,发病率为31.1%。患者AKI诊断日和首次达AKIN 最高分期日距手术的中位间隔时间分别为1 d和2 d。AKIN 1、2、3期患者的APACHEⅡ及SOFA评分均高于非AKI患者(P < 0.01),且分值与AKIN分期呈正相关(APACHEⅡ r = 0.37,P < 0.01;SOFA r = 0.42,P < 0.01)。病死率亦随AKIN分期升高而升高。非AKI组、AKIN 1期患者根据APACHEⅡ分值计算所得的校正预计病死率(PDR-A)明显高于实际病死率(P < 0.01),而AKIN 3期PDR-A则低于实际病死率(P < 0.01)。APACHE Ⅱ、SOFA评分及AKIN分期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均>0.8,且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提示模型拟合较好。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APACHEⅡ≥19(OR = 4.26)和AKIN 3期(OR = 76.15)是心脏术后患者院内死亡的独立预测指标。 结论 AKIN标准能在心脏术后早期对患者进行AKI诊断和分期,且在一定程度上发挥预后评估的作用。APACHEⅡ和SOFA在术后第1个24 h内的评分能较好区分病情的严重程度。3者作为预测模型均显示了对于整体预后较好的分辨力和校准力,且APACHEⅡ≥19和AKIN 3期是心脏术后患者院内死亡的独立预测指标。需注意APACHEⅡ计算所得的PDR-A与AKIN不同分期组实际病死率相比存在偏差,动态评分可能有助于提高预测准确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不同类型心脏瓣膜置换手术后急性肾损伤(AKI)的发病情况及其危险因素。 方法 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收集本院心外科2009年4月1日至2010年3月31日期间进行心脏瓣膜置换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回归方法筛选出各类心脏瓣膜置换患者术后发生AKI的危险因素。AKI诊断标准为48 h内Scr上升≥26.4 μmol/L或较基础值增加≥50%;和(或)尿量<0.5 ml?kg-1?h-1达6 h。结果 1113例瓣膜置换手术患者术后AKI发病率为33.24%,AKI患者住院病死率为6.49%,其死亡风险较非AKI患者增加5.373倍 (P < 0.01)。心脏瓣膜置换伴冠脉搭桥手术术后AKI发病率为75.00%,显著高于其它瓣膜置换手术类型(P < 0.01)。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年龄(每增加10岁)、男性、术中体外循环时间≥120 min以及心脏瓣膜置换合并冠脉搭桥手术是术后发生AKI的独立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1.455、2.110、1.768和2.994。 结论 AKI是心脏瓣膜置换手术后常见的严重并发症。心脏瓣膜置换合并冠脉搭桥手术术后更容易发生AKI。高龄、男性、术中体外循环时间≥120 min以及心脏瓣膜置换合并冠脉搭桥手术是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发生AKI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