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外科学   7篇
肿瘤学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比较挂线引流术联合抗TNF-α单抗和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克罗恩病合并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至2014年2月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收治的37例克罗恩病合并肛瘘患者的临床资料.17例患者行挂线引流术联合抗TNF-α单抗治疗(抗TNF-α单抗组),20例患者行挂线引流术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免疫抑制剂组).比较两组患者瘘口愈合比例、瘘口未愈合比例、肛瘘复发比例、肛瘘复发后再次手术比例、瘘口愈合时间及肛瘘复发时间.采用门诊或电话方式进行随访,随访时间截至2014年5月.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结果 抗TNF-α单抗组17例患者中1例使用阿达木单抗,其余16例使用英夫利西单抗.免疫抑制剂组20例患者均使用硫唑嘌呤.37例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19个月(3~50个月).抗TNF-α单抗组和免疫抑制剂组患者瘘口愈合比例、瘘口未愈合比例、肛瘘复发比例、肛瘘复发后再次手术比例、瘘口愈合时间及肛瘘复发时间分别为8/17、7/17、2/17、2/2、(2.5±2.1)个月、(4.0±2.8)个月和12/20、3/20、5/20、3/5、(3.6±3.5)个月、(9.0±8.2)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620,2.137,0.364,0.018,t=-1.035,-0.619,P>0.05).结论 挂线引流术是治疗克罗恩病合并肛瘘有效的外科治疗方法,联合抗TNF-α单抗和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克罗恩病合并肛瘘的效果相当.  相似文献   
2.
痔是直肠肛门外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手术是常用的治疗手段。术后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为肛门疼痛不适、出血或水肿。手术操作轻柔、术中应用超声刀、术后口服血管活性药物和坐浴等可不同程度地避免出现并发症。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结直肠肛门外科通过对施行痔手术的患者予以复方银杏叶萃取物胶囊口服,观察其在减轻痔手术后疼痛、出血和水肿等症状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关节镜清理术在膝关节滑膜病变中的诊疗价值并探讨影响其疗效的可能因素。方法对55例(55膝)术后诊断为滑膜病变的膝关节疾病患者,运用2000IKDC评价其患膝术前、术后的功能状况,对其中的创伤性滑膜炎患者同时采用2000IKDC评分、Lysholm评分和改良Cincinnati评分、Tegner和Lysholm运动水平评级标准及SF-36进行综合评价,并以性别、年龄、BMI为分组条件进行分组并分析其结果的差异性;采用2000IKDC评分中的疼痛指标探究关节镜手术对创伤性滑膜炎关节疼痛的改善情况。结果完整随访到45例患者(45膝),平均随访时间为41.29(12~81)个月,随访率为81.8%。慢性滑膜炎组IKDC评分由术前平均48.66分上升到术后79.23分,改善率为54.08%(P0.05);PVNS组2000IKDC评分由术前平均45.31分上升到术后72.23分,改善率为45.10%(P0.05)。对于创伤性滑膜炎,2000IKDC评分平均由术前51.61分上升到术后73.98分,Lysholm评分平均由术前68.45分上升到术后86.36分,改良Cincinnati评分平均由术前64.81分上升到术后80.82分;SF-36评分中,生理职能得分平均由术前60.11分上升为术后80.04分,心理职能评分平均从术前34.75分上升至术后68.47分。Tegner和Lysholm运动水平评级从术前的3级上升为术后的6级。以性别、年龄、BMI作为分组条件,各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过后患者的疼痛次数明显减少(4~8),疼痛程度也有所改善(7~9)。结论关节镜下清理术对于膝关节滑膜慢性病变具有较为显著的疗效,但是对于PVNS行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术时应慎重。关节镜下清理术对于创伤性滑膜炎疗效满意,在缓解疼痛肿胀方面效果佳,性别、年龄、BMI对于患者疗效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国产非吸收可崩解肠道吻合器在肠道吻合手术应用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前瞻性选取自2010年2月至2011年4月期间于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和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肠道吻合手术的患者134例.利用SPSS软件生成随机数,按照完全随机原则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67例)使用美国产Valtrac生物可降解吻合环,试验组(67例)使用国产非吸收可崩解肠道吻合器。对两种吻合环的操作性能和体内崩解情况以及患者术后生命体征、消化道功能和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两种吻合环在手术过程中均具有良好的操作性能。操作性能评价得分均为满分(P〉0.05)。两组患者术后体温、血压、心率以及消化道功能和吻合环崩解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并发症。结论国产非吸收可崩解肠道吻合器与美国产吻合环在肠道吻合手术中具备相似的安全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结直肠癌为当今世界第三大恶性实体肿瘤,在我国结直肠癌发病率居恶性肿瘤中第3位,且以每年4.2%的速度上升,5年生存率约为27%[1]。结直肠癌患者中早期诊断的患者仅占11%左右[2],大多数患者在疾病诊断时已经出现远期转移。因此,研究结直肠癌早期转移的机制,以及如何更早地发现肿瘤患者,是我国结直肠癌诊治发展一个重大的难题。在通过手术切除原发病灶的结直肠癌早期患者(TNM分期Ⅰ期、Ⅱ期)中,仍约有30%的患者术后5年内出现复发或远处转移[3]。表达谱芯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原发性阑尾肿瘤发生腹膜转移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至2019年1月于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就诊的71例原发性阑尾肿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 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原发性阑尾肿瘤腹膜转移的危险因素。结果 71例患者中, 腹膜转移(腹膜转移组)33例, 无腹膜转移(无腹膜转移组)38例。腹膜转移组患者术前癌胚抗原(CEA)升高21例, 无腹膜转移组3例,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腹膜转移组术前糖类抗原199升高16例, 无腹膜转移组2例,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腹膜转移组病理类型为腺癌(包括黏液腺癌和结肠型腺癌)30例, 无腹膜转移组12例,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腹膜转移组淋巴结转移12例, 无腹膜转移组3例,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术前CEA升高、病理类型为腺癌为阑尾肿瘤发生腹膜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原发性阑尾肿瘤发生腹膜转移的概率高且预后差, 术前CEA升高、病理类型为腺癌的阑尾肿瘤更有可能发生腹膜转移。  相似文献   
7.
正炎症性肠病是一种以非可控性炎症反应为特点的肠道自身免疫性疾病。我国国民生活环境的改变特别是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的变化,导致近20年来克罗恩病的发病率逐渐上升。炎症性肠病已成为我国疾病负担最重的胃肠道疾病之一[1]。外科治疗是炎症性肠病的重要治疗方式之一,克罗恩病病人因肠腔狭窄、腹腔脓肿、肠瘘、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需手术治疗[2]。克罗恩病病人手术后恢复往往较慢,部分病人常需行二次手术。腹腔镜具有创伤小、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Ⅲ、Ⅳ期结直肠癌有肝转移与无肝转移患者肠道原发肿瘤局部免疫微环境的差异。方法收集2000年1月至2005年12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67例行首次肠道肿瘤切除的Ⅲ-Ⅳ期结直肠癌患者标本,根据患者是否出现肝转移分为肝转移组和无肝转移组。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肿瘤组织中T淋巴细胞(CD3、CD4、CD8、CD45RO、IL-17和FOXP3)、B淋巴细胞(CD20)、NK细胞(CD57)、肿瘤相关巨噬细胞(CD68)、抗原提呈细胞(S100)、中性粒细胞(CD15)、肥大细胞(tryptase)、协同刺激分子(CD80和CD86)、T淋巴细胞效应分子(GZMB、FAS和FASL)以及MHC-Ⅱ类分子(HLADR)共计18个免疫分子的表达情况.并定量分析两组患者局部免疫指标表达的差异。结果肝转移组(17例)与无肝转移组(150例)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分析的18个免疫指标中,与T淋巴细胞相关的CD8、CD45RO、IL-17、FAS及肥大细胞相关的tryptase在肝转移组中表达明显减少(P〈0.05);其余免疫指标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肠道原发肿瘤局部微环境中的T淋巴细胞及肥大细胞免疫减弱可能为Ⅲ、Ⅳ期结直肠癌肝转移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