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外科学   1篇
预防医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初步建立新生儿侵袭性真菌感染(IFI)常见念珠菌的多通道分子信标荧光聚合酶链反应(MQ-PCR)检测体系,实现新生儿IFI病原体的早期检出,并探讨患儿不同部位念珠菌检出率的差异。 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19年4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收治的34例临床诊断为脓毒败血症并疑似IFI新生儿的血液、深部痰液和咽拭子标本;常规行血培养及微生物鉴定,并应用MQ-PCR体系对3类标本进行念珠菌检测,比较两种方法念珠菌阳性检出率和检测时长。 结果本研究MQ-PCR体系检测白色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光滑念珠菌和热带念珠菌的检出下限均为50 FU/ml,线性检测范围为5 × 101~1 × 105 CFU/ml,且MQ-PCR体系所检出细菌与其他14种常见致病性细菌或DNA序列同源性较高的真菌无交叉反应。9例(9/34、26.5%)患儿经血培养念珠菌阳性确定为IFI;此9例IFI患儿同一血液样本、自身不同部位(深部痰液、咽拭子)样本行MQ-PCR均检出念珠菌阳性,且检出菌种与血培养完全一致。比较血标本两种方法念珠菌阳性检出率:血培养法为26.5%(9/34),MQ-PCR为32.4%(11/3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 0.5、P = 0.5)。血培养法念珠菌阳性检出率(26.5%)和相应的自身不同部位标本MQ-PCR法念珠菌阳性检出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 0.05),其中咽拭子、深部痰液和血标本中念珠菌阳性检出率分别为41.2%(14/34)、32.4%(11/34)和32.4%(11/34)。MQ-PCR检测血液、深部痰液和咽拭子标本时长分别为3.5(3.2,3.9)h、3.1(2.9,3.2)h和2.7(2.5,2.9)h,较血培养时长[94.0(78,105.8)h]显著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 =-2.7、P = 0.008,Z =-2.5、P = 0.013,Z =-2.7、P = 0.008)。 结论对IFI新生儿多部位标本应用MQ-PCR检测念珠菌,较血培养具备高符合率及快速检出的优点,利于新生儿念珠菌定植及血流感染的早期诊断及动态监测。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和建立即时荧光探针核酸扩增技术,即荧光PCR检测方法,探讨B族链球菌检测的临床应用和性能.方法 首先采用标准化荧光PCR技术和操作流程,进行分析性灵敏性和特异性的鉴定,再收集临床送检样品做进一步认证.结果 分析性灵敏性达到1×102 copies/ml,分析性特异性达到特定靶序列设计要求,标准B族链球菌检测呈阳性,其他生殖道和直肠部位的易感菌株12株均阴性.并具备高重复性;以B族链球菌培养方法做对比,收集1 223例临床样本,实验结果显示:荧光PCR阳性检出率为17.58%,传统培养方法为10.87%.对PCR(+)培养(-)的72例,再扩增并测序,均检出B族链球菌的特有基因序列.结论 荧光PCR检测技术,检测B族链球菌具有较高的灵敏性和特异性,特别有助于孕妇临产前快速检测的应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