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9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者发起的临床研究(investigator-initiated research,IIR)日益增多,但目前国内对IIR的认知和管理均处于起步阶段,尚缺乏具体、可操作性强的实施流程指导。笔者结合自身实践经验、既往文献报道和目前政策规定,以前瞻性IIR为例,将IIR的实施流程总结为14个步骤:研究立项、伦理审查、研究注册、研究备案、病例报告表设计、数据库建立、标准操作规程制作、研究者培训、知情同意、数据采集、数据录入、数据核查、数据锁定和数据归档。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重庆市中学生欺凌行为及自杀相关心理行为流行现状,探索不同受欺凌行为与自杀的关联性.方法 于2019年11-12月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重庆市4个区县抽得8276名初、高中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重庆市中学生受欺凌总发生率为9.63%,遭受言语欺凌、躯体欺凌、关系欺凌、性欺凌与网络欺凌的发生率分别为5.10...  相似文献   
3.
探讨青春期知信行在青春期阶段影响青少年生活质量过程中的调节作用,为制定改善青少年生活质量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抽取重庆市2个区县6 746名中小学生,采用青春期发育量表(PDS)和基本情况调查表、青少年生活质量量表进行调查.结果 青春期早期、中期和后期的青少年生理、心理维度及总生活质量得分低于青春期前青少年(P值均<0.05);青春期中期(B=-1.10)和后期(B=-2.88)的青少年社会维度得分低于青春期前青少年;但青春期阶段对青少年青春期维度生活质量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青春期知信行与青少年心理、社会、青春期维度和总生活质量呈正相关(B值分别为0.02,0.04,0.04,0.09,P值均<0.01),但对生理维度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6).交互作用分析显示,青春期知信行在青春期阶段对社会维度(B=0.03)和总生活质量(B=0.06)影响过程中起调节作用(P值均<0.05),但对心理维度无调节作用(P>0.05).结论 加强青少年青春期健康教育是提高和改善青少年生活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杨连建  刁华  李婷  蒲杨  金凤  王宏 《现代预防医学》2020,(11):1980-1984
目的 探讨中小学生睡眠时间与超重肥胖的关系,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多阶段整群抽样方法,于2018年12月至2019年1月,对重庆沙坪坝8所中小学,共5306名在校学生,进行睡眠时间与超重肥胖的调查分析。结果 该区中小学生平均睡眠时间为9.21h,不同性别、学段和区域的学生,睡眠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学生睡眠时间在<8h,8~8.9h,9~9.9h和≥10h的构成,分别为13.47%,25.63%,29.95%和30.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工作日平均入睡时间为21:00,周末节假日为22:00;工作日平均睡眠时间为8.87h小时,周末为10.05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中小学生超重与肥胖检出率分别为15.49%和9.18%,超重肥胖检出率随睡眠时间的缩短而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调整了性别、学段和区域等因素后,以睡眠时间≥10h作参照,发现周末节假日睡眠不足是肥胖的危险因素,睡眠时间<8h的OR值为1.81(1.09~2.86),<9h的OR值为1.58(1.12~2.19)。结论 周末节假日睡眠不足是肥胖的危险因素,应重点改善学生周末节假日的睡眠状况,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相似文献   
5.
王宏  刁华  杨连建  李婷  金凤  蒲杨 《中国学校卫生》2020,41(7):1032-1035
探讨重庆市某区留守儿童青春期知信行与心理弹性的关系,为开展留守儿童青春期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取抽样方法,抽取重庆市某区1 244名四至九年级留守儿童,采用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和自编青春期知信行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留守女生的心理弹性水平高于留守男生,初中留守儿童高于小学留守儿童(t值分别为4.70,4.27,P值均<0.01).与父母联系频率越高、父母关系越好、家庭经济状况越好、接受民主型教养方式的留守儿童心理弹性的水平越高(F值分别为35.86,31.66,3.25,57.23,P值均<0.0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青春期知信行对留守儿童目标专注(B=0.11)、情绪控制(B=0.07)、积极认知(B=0.09)、家庭支持(B=0.05)、人际协助(B=0.09)及总心理弹性(B=0.41)有正向预测作用(P值均<0.01).结论 留守儿童青春期知信行与心理弹性存在正相关,应该重视青春期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6.
  目的  考察青春期同伴教育对儿童青少年心理弹性的干预效果分析,为预防儿童青少年青春期生理和心理问题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非等同比较组设计方法抽取重庆市綦江区2个乡镇,随机分为干预组(732名)和对照组(881名),干预组接受1年同伴教育干预,对照组不采取任何干预措施;利用心理韧性量表及基本信息问卷收集数据。  结果  干预后,对照组目标专注、情绪控制、家庭支持、人际协助和心理弹性总分分别降低了0.96,0.72,0.63,1.16和3.31分(t值分别为5.75,3.91,3.52,5.86,6.29,P值均 < 0.05),干预组情绪控制、人际协助和总心理弹性总分分别提高了1.05,0.54和1.72分(t值分别为-4.89,-2.46,-2.76,P值均 < 0.0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的目标专注(B=0.38)、情绪控制(B=0.85)、家庭支持(B=0.29)、人际协助(B=0.83)和总心理弹性(B=2.40)增长更显著(P值均<0.05)。  结论  基于青春期健康教育的同伴教育对提高青少年的目标专注、情绪控制、家庭支持、人际协助和总心理弹性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重庆市青少年不健康减重行为与抑郁症状的关系。方法2019年10—11月,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重庆市城乡各4所完全中学,采用不健康减重行为问卷和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CES-D scale)对初一至高三年级学生的减重行为和抑郁症状进行调查。共纳入3969名研究对象,包括男生1479(37.26%)名,女生2490(62.73%)名。采用χ2检验分析一般人口学特征与抑郁症状的关系,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不健康减重行为与抑郁症状的关系。结果 3969名研究对象中,不健康减重行为报告数为2972(74.88%)人,抑郁症状检出数为1459(36.76%)人。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性别(χ2=34.83,P<0.01)、城乡(χ2=6.75,P<0.01)、父亲教养方式(χ2=159.64,P<0.01)、母亲教养方式(χ2=160.10,P<0.01)、家庭经济条件(χ2=63.88,P<0.01)、学习压力...  相似文献   
8.
9.
李婷  王宏  刁华  杨连建  蒲杨  金凤 《中国学校卫生》2020,41(3):375-378,382
了解同伴教育干预方式对改善青春期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效果,为促进青春期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非随机对照试验的方法,在重庆某区选取2所小学和2所初中学校,将1所小学(四至五年级)和1所中学(七至八年级)作为同伴教育干预组,由接受培训的同伴教育者对学生进行干预;另1所小学和1所中学相同年级作为对照组,不采取任何干预措施.用《中学生心理健康自评量表》(Mental Health Inventroy of Middle-SchoolStudents,MMHI-60)和一般情况调查问卷进行基线调查和随访调查.结果 同伴教育干预校学生总心理健康状况、强迫症状、偏执、敌对、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抑郁、焦虑、学习压力、情绪不平衡和心理不平衡问题检出率由干预前的39.9%,55.3%,38.8%,37.9%,43.9%,40.5%,42.7%,48.0%,52.5%,32.1%降低到干预后的36.8%,46.1%,36.6%,33.3%,37.2%,38.8%,40.9%,45.7%,49.2%,30.3%,干预后适应不良的检出率(39.8%)高于干预前(37.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干预后干预校青春期中小学生的总心理健康、强迫症状、偏执、敌对、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抑郁、焦虑和学习压力检出率分别是对照校学生的0.63(95%CI=0.49~0.81)、0.73(95% CI=0.58~ 0.91)、0.75(95%CI=0.60~0.95)、0.60(95%CI=0.47~0.76)、0.67(95%CI=0.53~ 0.86)、0.72(95% CI=0.56~0.91)、0.68(95%CI=0.54~0.86)和0.71 (95%CI=0.56~ 0.91)倍(P值均<0.05).结论 同伴教育能有效改善青春期中小学生的强迫症状、偏执、敌对、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抑郁、焦虑和学习压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留守儿童青春期知识信念行为(以下简称“知信行”)与生活质量的关系,为制定改善青春期留守儿童生活质量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2017年12月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重庆市某区5所小学和5所中学共3 524名留守儿童进行青春期儿童生活质量量表和青春期知信行问卷调查。  结果  留守儿童生活质量总分及生理、社会维度得分均低于非留守儿童(t值分别为-2.28,-2.35,-3.52,P值均 < 0.05)。不同性别、学段、青春发动时相、家庭教养方式、经济状况留守儿童生活质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 < 0.0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青春期态度、行为与留守儿童总生活质量总分及生理、心理、社会、青春期各维度得分均呈正相关(B值分别为0.62,0.08,0.11,0.30,0.13;0.77,0.11,0.20,0.26,0.19,P值均 < 0.01);青春期知识与生活质量中的青春期维度呈正相关(B=0.04,P < 0.01),与其他维度及总生活质量呈负相关(B值分别为-0.13,-0.13,-0.15,-0.35,P值均 < 0.01)。  结论  留守儿童青春期态度、行为与生活质量呈正相关。应加强对留守儿童的青春期健康教育,重点关注向学生传达正确的青春期态度,并促进正确的态度向积极的行为转化,可以提高和改善青春期留守儿童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