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1篇
内科学   10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4篇
预防医学   10篇
中国医学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糖尿病急性并发症合并呼吸衰竭的救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覃涛  郑楚  刘卫  蒋连强 《广西医学》2005,27(9):1426-1427
糖尿病急性并发症起病急骤,短时间内易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尤其以呼吸衰竭多发,是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早期识别呼吸衰竭的发生,是抢救成功的关键。本文分析了2001年1月至2005年2月我院收治的38例糖尿病并发急性呼吸衰竭病人的早期诊断与治疗情况。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NIPPV)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观察50例NIPPV治疗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血气指标变化(pH、p(O2)、p(CO2)),住院病程、气管插管率和病死率,并同以往未使用NIPPV治疗的30例AECOPD合并呼吸衰竭病例进行比较。结果50例NIP-PV治疗后2 h、48 h血气指标明显改善,住院病程缩短,气管插管率和病死率明显降低,同非NIPPV治疗的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NIPPV是治疗AE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一种有效方法,早期应用可阻止病情进一步加重,避免有创机械通气,缩短病程。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疗程的抗菌治疗对COPD急性加重期的疗效。方法将60例COPD急性加重期住院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予以头孢吡肟针10 d和5 d的抗菌治疗。比较2组患者在入院时、第7天和第12天的临床表现、肺功能和动脉血气变化情况。结果2组入院后第7天的临床表现、肺功能和动脉血气指标较治疗前无显著变化(P均>0.05),第12天各指标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P均<0.05),但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短疗程抗菌治疗是COPD急性加重期的有效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D-二聚体阴性排除肺栓塞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CT肺动脉造影确诊肺栓塞患者60例血清D-二聚体水平。结果:以乳胶凝集法测定的D-二聚体诊断肺栓塞敏感率仅73.3%,阴性排除误诊率达26.7%。结论:D-二聚体阴性不一定能排除肺栓塞,需结合临床和所使用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不同麻醉方法用于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效果.方法: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患者260例随机分为3组,A组88例,B组100例,C组72例,A组采用质量分数2%盐酸利多卡因雾化麻醉,B组采用哌替啶联合利多卡因雾化麻醉,C组应用异丙酚麻醉行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比较3组检查前、检查中脉搏、血氧饱和度、血压、呼吸频率、心率、不良记忆率、愿意接受再次检查率.结果:3组检查中血压、呼吸频率、脉搏血氧饱和度、心率与检查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检查时血氧饱和度下降明显;A组检查中体动、呛咳、术后不良记忆发生率均高于B、C组(P<0.01),接受再次检查率低于B、C组(P<0.01);B组检查中发生体动、术后不良记忆发生率高于C组(P<0.05),B、C组呛咳、接受再次检查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哌替啶联合雾化利多卡因效果好,简单易行,达到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效果,可应用于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相似文献   
6.
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临床分析——附43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覃涛  刘卫  蒋连强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6,16(16):2538-2539,2541
目的 提高对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DPB)临床特点的认识。方法 对43例DPB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病理组织学确诊29例,临床诊断14例。所有患者均有咳嗽,咳痰及活动后气促三大症状,100%合并鼻窦炎,人类白细胞抗原(HLA)B54阳性率53.33%,冷凝集试验(CHA)〉1:64占73.81%,动脉血氧分压(PaO2)〈80mmHg占85.71%,FEV1/FVC〈70%占90%,胸部X线显示两肺弥漫性小颗粒结节影占82.5%,胸部高分辩CT(HRCT)显示双肺野弥漫性小叶中心性结节影占85.71%。结论 DPB的诊断应综合分析病史、临床特点、特征性胸部HRCT表现,争取肺组织活检以获得病理诊断。少量、长期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DPB,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7.
内皮素对呼吸系统疾病影响研究现状蒋连强(广西柳州市工人医院柳州市545005)内皮素(Endothelin,ET)是迄今发现的最强的收缩血管和促血管平滑肌增殖的一种活性多肽[1],已知ET源于血管内皮细胞,在心血管疾病的发病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2]。...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胸膜活检术及胸水腺苷脱氨酶在诊断结核性胸膜炎中的价值。方法:对31例确诊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行胸膜活检,同时测定胸水中的腺苷脱氨酶。结果:胸膜活检病理有干酪样坏死16例(51.6%),为类上皮细胞和朗罕氏巨细胞,伴淋巴细胞浸润所形成的肉芽肿性炎11例(35.5%),慢性胸膜炎4例(12.9%);胸水腺苷脱氨酶>45 u/L 12例(38.7%),30~44 u/L 10例(32.3%),<30 u/L 9例(29.0%)。结论:胸膜活检结合胸水腺苷脱氨酶的测定是结核性胸膜炎重要的内科确诊手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胸膜活检术及胸水结核分支杆菌-PCR、腺苷脱氨酶联合在诊断结核性胸膜炎中的价值.方法:对53例确诊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行胸膜活检,同时测定胸水中的腺苷脱氨酶、结核分支杆菌-PCR.结果:胸膜活检病理表现为干酪样坏死及为类上皮细胞和朗罕氏巨细胞、伴淋巴细胞浸润所形成的肉芽肿性炎42例,慢性胸膜炎11例;胸水腺苷脱氨酶≥45 u/L25例;结核分支杆菌-PCR阳性16例;胸膜病理结合结核分支杆菌-PCR、胸水腺苷脱氨酶诊断结核性胸膜炎51例,较分别单独检查阳性率明显升高(P<0 01).结论:胸膜活检结合胸水腺苷脱氨酶、结核分支杆菌-PCR的测定是结核性胸膜炎重要的内科确诊手段.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 了解广西肺栓塞患者获得性危险因素构成。方法 在广西不同地区选择当地医疗技术较好且具有代表性的13所综合医院进行调查,获得性危险因素分类参照国内外肺栓塞指南。编制印刷病例报告表,调查2009~2011年肺栓塞患者获得性危险因素。结果 202例肺栓塞患者中21例(10.4%)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41例(20.3%)无危险因素,75例(37.1%)具有1个高危因素,86例(42.6%)具有2个或以上危险因素。前5位危险因素分别为年龄≥60岁103例(51.0%)、卧床>5 d/长时间静坐38例(18.8%)、外科手术27例(13.4%)、血小板增高26例(12.9%)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22例(10.9%)。结论 高龄、制动、外科手术、血小板增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广西地区肺栓塞患者获得性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