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下A型肉毒毒素注射疗法和内热针疗法对于软组织源性腰椎术后疼痛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佛山市禅城区中心医院疼痛科收治的软组织源性腰椎术后疼痛综合征患者60例,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A型肉毒毒素组和内热针组,各组30例。其中A型肉毒毒素组,超声引导下在手术相关节段竖...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下髋关节囊周神经丛阻滞(PENGB)和腹股沟上髂筋膜间隙阻滞(S-FICB)对股骨颈骨折患者麻醉前摆放侧卧位时疼痛的影响。方法择期腰-硬联合麻醉下行髋关节置换术的股骨颈骨折患者42例,男18例,女24例,年龄≥65岁,BMI 18~28 kg/m~2,ASAⅡ或Ⅲ级,所有患者在腰-硬联合麻醉体位变动之前,在超声引导下进行单次神经阻滞,根据神经阻滞入路不同,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1例。P组行PENGB,S组行S-FICB,两组均给予0.25%罗哌卡因30 ml。记录阻滞前(T_1)和阻滞后5 min(T_2)、10 min(T_3)、15 min(T_4)及摆放侧卧位即刻(T_5)和侧卧位后即刻(T_6)的VAS疼痛评分、MAP和HR,记录超声成像时间、穿刺注药时间、超声成像清晰度评分、患者满意度和配合度评分及相关并发症。结果与T_1时比较,T_2—T_6时两组VAS疼痛评分明显降低(P0.05)。与S组比较,T_2—T_6时P组VAS疼痛评分明显降低(P0.05)。与T_1时比较,T_2—T_4和T_6时两组MAP明显降低(P0.05)。与T_1时比较,T_3、T_4时P组HR明显减慢(P0.05)。与S组比较,P组超声成像时间明显缩短(P0.05),镇痛满意度评分明显提高(P0.05)。两组穿刺注药时间、超声成像清晰度评分和配合度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均无一例穿刺相关并发症。结论超声引导下PENGB和S-FICB对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前摆放侧卧位时都有良好的镇痛效果,PENGB超声成像时间更短,起效更快,患者满意度更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小剂量氯胺酮对舒芬太尼皮下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 行腰椎内固定术患者200例,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SF组)和试验组(SK1、SK2、SK3组).术毕即刻分别持续皮下输注舒芬太尼0.5 ng·kg-1·min-1+氯胺酮0、0.5、1.0、2.0 ug·kg^-1·min^-1.比较术后舒芬太尼用量、VAS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 SK1、SK2、SK3组患者术后各时间VAS评分均低于SF组(P〈O.05或P〈0.01),且SK3组低于SK1、SK2组(P〈0.01),SK2组亦低于SK1组(P〈0.01).SK2、SK3组在术后不同时段舒芬太尼用量均低于SF、SK1组,且SK3组低于SK2组(P〈0.01).SK3组发生嗜睡、做梦、复视等精神副作用发生率高于其他3组(P〈0.05).结论 小剂量氯胺酮能够增强术后舒芬太尼皮下镇痛的效果,降低舒芬太尼需求量.推荐氯胺酮辅助舒芬太尼皮下镇痛的剂量以0.5~1.0 ug·kg^-1·min^-1为宜.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超声引导下外侧入路坐骨神经阻滞在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术后镇痛中的应用情况,并与传统的后入路法比较,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气管插管全麻下行单侧TKA手术患者60例,男22例,女38例,年龄60~85岁,ASAⅡ或Ⅲ级,所有患者术毕拔管送麻醉恢复室,在超声引导下行单次股神经联合坐骨神经阻滞镇痛,根据坐骨神经入路不同,随机分为2组(n=30):外侧入路组(L组),仰卧位下于转子下股骨干中上段外侧行坐骨神经阻滞镇痛;后入路组(P组),侧卧位下于坐骨结节和股骨大转子间行坐骨神经阻滞镇痛。记录坐骨神经阻滞操作完成时间、穿刺针深度、最低平均电流刺激的强度、穿刺成功率、坐骨神经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持续时间和患者对操作满意度评分;收集术后36h内不同时点静息和活动时VAS评分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L组操作完成时间明显短于P组(P0.05),进针深度明显浅于P组(P0.05),穿刺的成功率和患者满意度均明显高于P组(P0.05);两组术后不同时点静息和活动时VAS评分、术后镇痛药物使用情况和肌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36h内均未见局部红肿、感染和神经损伤等麻醉相关并发症。结论与传统的转子间水平后入路法比较,超声联合神经电刺激针引导坐骨神经阻滞镇痛的外侧入路是一种更简单而安全有效的穿刺入路技术。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估超声引导下弯针技术腹横筋膜阻滞(transversus abdominis plane block,TAPB)在腹腔镜手术术后镇痛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择期腹腔镜手术术后患者120例,均在超声引导下行TAPB,随机分为普通直针穿刺针组(直针组)及自制弯针穿刺组(弯针组),每组60例。直针组于超声引导下使用普通直针穿刺行多点肋缘下TAPB;弯针组在超声引导下使用自制弯针行单点肋缘下TAPB。记录两组操作时间,操作者满意度、患者满意度度、术后镇痛效果及超声图像清晰度、成像时间、操作相关并发症、术后初次下床活动时间以及术后初次排气时间等。结果弯针组患者的穿刺时间显著缩短(P<0.05),操作者满意度评分及患者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直针组(P<0.05);弯针组术后12 h及24 h镇痛效果优于直针组;超声图像清晰度、成像时间、初次下床活动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以及操作相关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弯针技术TAPB能够显著提高穿患者以及操作者的满意度,缩短穿刺时间,并提供完善的术后镇痛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