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3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86年11月至1987年12月,我们对来院进行人工流(引)产的2000名妇女的避孕状况及失败原因进行了一次调查,现择其中资料完整的1616例统计报告如下:调查结果(一)调查对象的构成情况(1)年龄构成(百分比):<20岁1.42%,20~24岁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分析不合理处方事前干预的情况,探讨更优的干预手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回顾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西药房药师干预的2 215张不合理处方.结果 事前干预的处方中,2014年924张,不合理项1 001处,医师接纳建议614处,干预成功率61.34%;2015年1 291张,不合理项1 616处,医师接纳建议1 497处,干预成功率92.64%.结论 实施分诊断单元服务提高了不合理处方事前干预的成功率,促进临床用药的合理性,确保患者得到安全、有效、合理的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3.
肝素壳多糖缓释剂预防后发性白内障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通过观察肝素壳多糖缓释剂置入兔眼白内障囊外摘出术(ECCE)后的后囊膜的病理变化,探讨其对后发性白内障发生的预防效果.方法青紫蓝兔24只共48眼随机分4组,建立白内障动物模型,在ECCE中分别应用缓冲液(PBS)、200 U/ml肝素、2%壳多糖、200 U/ml肝素壳多糖缓释剂0.1 ml注入囊袋内,术后不同时间应用裂隙灯显微镜、光镜观察角膜、前房及晶状体后囊膜等眼部组织的变化.结果肝素壳多糖组后囊膜偶见细胞生长,后囊膜光滑.肝素壳多糖组与其他3组的后囊膜混浊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肝素壳多糖缓释剂能有效地预防后发性白内障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脑卒中患者双上肢正中神经F波的变化特征及其与患侧上肢肌张力的关系,探讨F波在脑卒中患者上肢痉挛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7—2015-7作者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脑卒中患者40例(脑卒中组),其中男24例、女16例;选取30名健康者作为正常对照组,其中男18名,女12名。应用丹麦丹迪公司生产的Keypoint.net肌电/诱发电位仪进行F波测定,对脑卒中组患者患侧、健侧及正常对照组F波的潜伏期、出现率、传导速度、波幅及面积进行比较。对脑卒中组患侧上肢进行改良Ashworth评分(MAS),并与F波部分参数进行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 (1)脑卒中组患侧、健侧与正常对照组间F波潜伏期、传导速度、波幅及面积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F波出现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脑卒中组患侧F波传导速度较健侧减慢(P0.01),波幅增高(P0.01),面积增大(P0.01),而F波潜伏期与出现率变化无统计学差异(P0.05);(3)脑卒中患者患侧潜伏期较正常对照组延长(P0.01),传导速度减慢(P0.01),而健侧潜伏期及传导速度与正常对照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脑卒中患者患侧F波波幅与腕及四指MAS评分均呈正相关(r=0.906,P0.01;r=0.685,P0.01),F波面积与腕及四指MAS评分均呈正相关(r=0.917,P0.01;r=0.669,P0.01),F波传导速度与四指MAS评分呈负相关(r=-0.524,P0.05)。结论脑卒中患者患侧上肢F波波幅及面积分别与MAS评分存在正相关,F波传导速度与四指MAS评分存在负相关,F波的传导速度、波幅及面积可作为脑卒中患者上肢痉挛程度评价客观的电生理指标。  相似文献   
5.
6.
张凯  蒋珍新 《当代医学》2021,27(14):85-87
目的 研究应用阿帕替尼和替吉奥对晚期胃癌进行二线治疗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选取本院2018年2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66例晚期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3例.对照组使用替吉奥治疗,观察组予以阿帕替尼联合替吉奥治疗.比较两组血清细胞因子水平、临床相关改善指标、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IFN-γ、TNF-α均高于对照组,IL-4、IL-10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相关指标改善情况、疾病总控制率均优于对照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晚期胃癌患者采用阿帕替尼和替吉奥进行二线治疗的近期疗效较理想,且可减轻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注射用七叶皂苷钠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环氧合酶2(cyclooxygenase-2,COX-2)表达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132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治疗组,后两组再分为再灌注6h、24h、48h、3d、5d亚组,每亚组12只大鼠。应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建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造模成功治疗组即刻腹腔注射七叶皂苷钠5mg/kg/d,其余各组均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各组大鼠于不同时间点分别评定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脑组织COX-2的表达,TTC染色测定脑梗死体积。结果:注射用七叶皂苷钠能显著减少脑组织COX-2的表达,改善神经缺损症状,与各时间点模型组比较,P0.05。结论:注射用七叶皂苷钠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减少脑组织COX-2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以PK11195作为工具分子,探究其分别对hCAR不同亚型(hCAR1/2/3)拮抗的作用机制。方法 用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检测了不同浓度的PK11195干预后,对hCAR1、hCAR2和hCAR3的拮抗活性,随后用分子对接方法从原子水平上探讨了PK11195与hCAR1/2/3的相互作用模式,测量hCAR1-PK11195、hCAR2-PK11195和hCAR3-PK11195复合物结构配体结合域中每个对应残基的主链原子间的距离。结果 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结果显示:与空白组相比,5μmol·L-1 PK11195可以使hCAR1的基础活性显著降低(1.01±0.06 vs 0.48±0.06,P<0.001),但对hCAR2和hCAR3的基础活性降低并无显著性差异。分子对接结果显示,PK11195与hCAR1/2/3对接打分值分别为-9.73,-7.47和-7.74,将hCAR1-PK11195复合物分别与hCAR2-PK11195、hCAR3-PK11195复合物的三维结构叠合,原子间距离的均方根偏差值分别为3.87和0.22?,发现在helix ...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三维适形序贯化放疗治疗Ⅲ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84例Ⅲ期NSCLC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序贯治疗组(A)41例及单纯化疗组(B)43例,A组先采用GP方案化疗,先化疗2周期后行放疗,放疗结束后再行2周期化疗;B组采用GP方案化疗。结果序贯治疗组治疗有效率(CR+PR)68.29%;化疗组治疗有效率(CR+PR)34.88%,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1年生存率A组53.66%,B组25.58%,差异有显著性(P<0.05);2年生存率A组19.51%,B组11.63%,差异无显著性。两组病人均能耐受治疗中的不良反应。结论三维适形序贯化放疗可提高晚期NSCLC的近期疗效,毒性反应低,患者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10.
长春瑞滨联合顺铂治疗中晚期乳腺癌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长春瑞滨(盖诺)联合顺铂方案治疗中晚期乳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运用盖诺(25 mg·m-2IVD d1,d8)加顺铂(DDP 80 mg·m-2IV d1)治疗中晚期乳腺癌36例.结果:总有效率达66.7%.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和静脉炎.白细胞减少的发生率100%,其中Ⅲ~Ⅳ度达55.6%;恶心、呕吐的发生率92.3%,Ⅲ~Ⅳ度达11.1%;静脉炎的发生率11.1%.结论:国产长春瑞滨联合顺铂对中晚期乳腺癌疗效确切,且毒性可以耐受,可以作为对蒽环类药物治疗后复发,中晚期乳腺癌患者的第二线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