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2篇
  2023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于1982年11月1日接F医院婴儿室发生不少腹泻病儿并引起死亡的通知后,立即派人员前往调查,并取45例病儿粪便标本作病原菌培养。结果有39例培养出鼠伤寒杆菌,阳性率为79.5%。证实了此次婴儿腹泻是由鼠伤寒沙门氏菌感染引起的暴发流行。一、流行特点 1、流行过程。婴儿室首例病儿发生于10月14日,最后一例发生于11月3日。流行持续21天。在这21天中,先后有137个婴儿住院。住院婴儿中不断发现鼠伤寒患儿,总数达65例。发病率为47.45%。死亡12例,病死率为18.4%。 2、发病年龄和性别。最小年龄为1天,最大年龄11天,平均年龄3.9天,比国内外文  相似文献   
2.
贵阳市7年鼠情监测结果表明,城镇、特殊行业、农村室内鼠种由褐家鼠、小家鼠、黄胸鼠、黑线姬鼠组成;城镇住宅区家栖鼠构成比顺序是小家鼠>褐家鼠>黄胸鼠。而特殊行业、农村则是褐家鼠>小家鼠>黄胸鼠;从1996年起,在特殊行业黄胸鼠呈上升趋势。7年来农村鼠密度明显高于城镇、特殊行业,且无下降趋势,说明农村灭鼠工作需要加强。监测结果还显示,我市家栖鼠类繁殖有两个高峰期,即春、秋两季,提示开展春、秋两季灭鼠,对降低当年鼠密度可起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我市自1979年有流行性出血热(EHF)疫情报告以来,不断有病例出现,近年有从郊区向城区发展趋势。为进一步了解我市EHF流行的基本情况,我们于1984~1987年进行了流行病学、血清学和传染源调查,并进行了病毒分离。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一、材料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贵阳市城区1992—1999年成蚊密度季节性消长的监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贵阳市城区8年成蚊密度监测结果表明,城区蚊种由致倦库蚊、三带喙库蚊、二带喙库蚊、白纹伊蚊、中华按蚊构成,其中致倦库蚊占捕获数的88.46%为优势种;成蚊活动从5月初开始,至12月中旬消失,活动高峰期为8月。监测结果还显示,城区成蚊密度呈逐年下降趋势。受成蚊密度的影响,8年来,我市城区乙型脑炎、疟疾的发病率也呈逐年下降趋势。这得益于我市在“创卫”工作中加大了蚊虫综合治理的力度。  相似文献   
5.
城市灭鼠达标难,巩固达标成果更难.面对这样一个新课题,我们作了多年探索,并总结出一套综合防制措施,有效地巩固了灭鼠成果. 1 基本情况 贵阳市位于贵州省中部,辖1市3县6区,总面积2 408 km2,城区占地面积158 km2.地处云贵高原,位于东经106°42′,北纬26°55′,海拔1 000~1 200 m,年平均温度15℃,年降雨量1 075.8 mm,年日照总时数947 h.市区内旧房、平房占1/3以上,商业、娱乐、饮食、服务行业90%以上集中于市区,地下管网纵横,温暖潮湿的自然条件使鼠类全年均可繁殖.复杂的环境、丰富的食源为鼠类提供了良好的生存条件.因而长期以来,鼠害极为严重.1987年以前,鼠密度达23%,从而导致鼠传疾病如钩端螺旋体病等发病率较高,由鼠造成的严重经济损失的事故也时有发生. 为控制鼠害,保障人民身体健康,1987年贵阳市开展灭鼠达标活动,市政府亲自挂帅各部门通力合作,群众积极参与,技术部门严密部署,使鼠密度由灭鼠前的23.38%,降至灭后的0.43%,灭鼠率达98.16%.1990年顺利通过了全国爱卫会专家组的考核验收,获得了"全国灭鼠达标先进城市"称号. 为了巩固灭鼠成果,控制鼠害,11年来在市领导的支持下,经过不懈的努力,不断总结经验教训,逐步健全和完善了灭鼠工作的各项组织管理和技术措施.从治本着手,严密组织,技术部门调查研究认真指导,不断地学习和领会全国爱卫会有关文件标准、要求,提高技术水平,从而使我市灭鼠工作科学、正常、有序地进行,鼠害得到控制.1998年5月,经全国爱卫会专家组的复查鼠密度为0,鼠迹率6.28%,重点单位防鼠设施合格率为95.5%,再次荣获"全国灭鼠达标先进城市"称号.  相似文献   
6.
1983年4月上旬,贵阳市中曹烂泥片区发生一起鼠伤寒杆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原因是该地97人分食一死猪肉。发生中毒者45人、罹患率为46.39%,均呈典型的胃肠型沙门氏菌食物中毒症状。对中毒者分别给予口服四环素、氯霉素及输液治疗,均获痊愈。调查证实,引起此次中毒事件的死猪是因鼠伤寒杆菌  相似文献   
7.
<正> 我市钩端螺旋体病(下称钩体病)为黄疸出血群。自1965年在市郊农村首次发生流行以来,每年在郊区农村均有不同程度的流行,而防治对策则是连年接种钩端螺旋体菌苗(下称菌苗),但由于菌苗反应大,群众不愿受种,实施难度大。如何做到菌苗的使用既有效且又合理,为此,我们对菌苗的免疫后效果及其持久性,进行了两年余的血清抗体的动态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道对贵铁分局所属客运列车的调查指出,慢车上的褐家鼠携带EHF病毒(3.93%,7/178),乘务员中有4例临床病例出现,并存在隐性感染(4.59%,9/196)。流行病学调查表明,客运列车可作为家鼠型EHF的感染场所,并提出控制客运列车EHF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应用溴敌隆大面积灭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贵阳市地处云贵高原,气候温暖、潮湿,城区内旧房占1/2以上,基础设施条件差,商业、饮食、娱乐中心多集中于市区且发展迅速,下水道、管网纵横,为鼠提供了良好的生存条件,也给灭鼠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为控制鼠害,巩固灭鼠达标成果,1996~1997年对大面积灭鼠时使用溴敌隆的技术、方法[1]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