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2篇
妇产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6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篇
药学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手部肌腱损伤的超声动态声像图特征,为肌腱病变的超声鉴别诊断提供依据。方法182例临床疑诊手部肌腱损伤患者,超声重点观察屈肌腱或者伸肌腱在被动或者主动运动时,肌腱连续性和肌腱异常回声区的声像图变化等表现。结果根据损伤肌腱不同的动态声像图表现,超声提示肌腱撕裂121例,其中完全撕裂86例,不完全撕裂35例。超声提示肌腱局部肿胀者30例,缝合处粘连31例。1324例得到手术证实,50例通过超声随访以及临床症状的缓解而得到了验证。结论利用超声的动态探测方法学优势,动态声像图可为手部肌腱损伤的鉴别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
<正>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spondylarthropathy,SpA)的亚型之一,是一种慢性致残性风湿类疾病。主要特征有炎性后背痛、脊柱运动受限、外周关节炎、肌腱附着  相似文献   
3.
4.
张磊  万军  蒋业清  张晓龙 《江苏医药》2021,47(8):767-771
目的 分析伴子囊颅内囊状动脉瘤(ISA)单纯弹簧圈血管内栓塞术后瘤颈残留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98例伴子囊ISA单纯血管内栓塞术后即刻瘤颈残留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DSA影像学随访结果将患者分为复发组(37例)和稳定组(61例).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复发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两组患者年龄、ISA破裂与否、瘤径大小、血管分叉部和RaymondⅡ级亚型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年龄大(OR=5.140)、ISA破裂(OR=1.831)、术后RaymondⅡc型(OR=3.758)、ISA大(OR=4.623)和血管分叉部(OR=2.257)是伴子囊ISA单纯血管内栓塞术后瘤颈残留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年龄大、ISA大、ISA破裂、术后RaymondⅡc型和血管分叉部的伴子囊ISA单纯血管内栓塞术后瘤颈残留患者复发的风险增加.  相似文献   
5.
【摘要】 目的 探讨颅内动脉狭窄血管内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以及术后即刻残余狭窄率与远期临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8年6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接受Wingspan支架治疗的59例(62处)颅内动脉狭窄患者。评价手术技术成功率、手术前后血管狭窄率、手术相关并发症及转归。比较术后即刻高残余狭窄率组(>30%)和低残余狭窄率组(≤30%)手术相关并发症及临床预后的差异。 结果 手术技术成功率为93.5%(58/62)。术后即刻残余狭窄率为(22.5±9.7)%,较术前(60.8±7.8)%明显改善(P<0.001)。发生手术相关并发症6例(10.2%,6/59),其中术中出血2例,血栓形成1例,夹层形成2例,术后再灌注损伤出血1例;5例术中并发症患者出院时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未增加,1例术后再灌注损伤患者病情稳定后转外院康复治疗。53例患者(89.8%,53/59)获平均(18±14)个月临床随访,随访时平均mRS评分(0.83±1.40)分较入院时(1.63±0.98)分显著改善(P<0.01);平均Barthel指数评分(87±17)分较入院时(69±20)分显著升高(P<0.001)。51处狭窄病变(82.3%,51/62)获平均(15±13)个月影像学随访,3处(5.88%,3/51)出现支架内再狭窄(ISR),其中1处(1.96%,1/51)再治疗。与术后即刻低残余狭窄率组相比,高残余狭窄率组中更多见椎-基底动脉汇合处狭窄患者(P<0.05)、高术中并发症率患者(P<0.05)和高手术风险患者(P=0.08)。但两组远期随访mRS评分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等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Wingspan支架治疗颅内动脉狭窄安全有效。术后即刻高残余狭窄率可能与椎- 基底动脉汇合处狭窄、高手术风险、高术中并发症发生率相关,但并不能作为预测血管内治疗远期临床预后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产前超声诊断肝内型持续性右脐静脉(PRUV)胎儿在一般孕妇人群中的发生率、预后及与门静脉变异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5年7月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产前检查并分娩或终止妊娠的诊断为PRUV胎儿的孕妇49例的临床资料。结果:PRUV胎儿49例均为肝内型,发生率0.32%(1:313)。其中,单纯型肝内型PRUV胎儿45例,占91.84%,预后都良好;4例(8.16%)合并胎儿畸形,其中2例合并严重心血管畸形并中孕引产,2例分别合并室间隔缺损及结肠闭锁,新生儿期手术治疗,预后良好。49例PRUV胎儿肝内门静脉的形态发生变异,门静脉左支如正常胎儿的右支呈分枝状,而门静脉右支如正常胎儿左支呈"工"字型。结论:绝大部分肝内型PRUV胎儿预后良好,但门静脉有变异。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相关症状性缺血并发症原因和处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9年4月上海华山医院连续介入治疗的942例患者(1 055枚动脉瘤)中确诊的37例(3.9%,37/942)症状性缺血并发症的原因和处理措施.结果 37例患者中术中症状性缺血并发症25例(2.6%,25/942),包括...  相似文献   
8.
目的初步探讨实时组织弹性成像在前列腺素E2(PGE2)诱导的兔骨骼肌炎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只新西兰大白兔右后肢注射PGE2建立肌肉炎症模型;每周注射1次,共5周,采用自身对照。注射后1、2、5周弹性成像扫查,将弹性图像同病理结果对照。结果 1、2、5周,注射侧同对侧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2周注射侧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2周同5周注射侧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时组织弹性成像较二维超声能早期发现病变,对肌肉炎症的早期诊断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942例颅内动脉瘤患者行血管内治疗的围术期出血并发症发生情况,并探讨其处理措施。 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9年4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收治的942例颅内动脉瘤患者(1 055个动脉瘤),分析围术期出血并发症发生原因,探讨围术期用药方案,总结防治措施。 结果:本组942例患者发生出血性并发症共12例(1.27%),其中术中出血9例、术后出血3例。9例术中出血无一例致死致残,其中因弹簧圈损伤瘤腔致动脉瘤破裂6例,微导管损伤瘤腔致动脉瘤破裂2例,微导丝损伤远端小分支导致出血1例。9例患者均预后良好,出院前mRS评分较入院时未增加。术后出血3例均死亡,其中2例蛛网膜下腔出血可能与瘤腔栓塞不全或术后肝素化有关,1例基底节区血肿可能与术后血压一过性增高有关。 结论:术前不常规应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及肝素化可降低术中出血导致的致死率,及时识别并处理后多数患者预后良好。术后出血发生率低,但预后差,病死率高。术前充分评估危险因素,术中致密填塞瘤腔,术后慎用抗凝治疗,可改善出血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初次行单纯弹簧圈栓塞或开颅夹闭术治疗后复发的颅内分叉部动脉瘤患者行支架辅助栓塞再治疗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至2019年11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放射科介入组收治的初次行单纯弹簧圈栓塞或开颅夹闭术治疗后复发并接受支架辅助栓塞再治疗的20例颅内分叉部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9例,女性11例,中位年龄55.5岁(范围:33~71岁);首次治疗行单纯弹簧圈栓塞17例、开颅夹闭术3例;复发后15例行单支架辅助栓塞治疗,5例行Y形双支架辅助栓塞治疗。收集患者围手术期情况、术后并发症及预后情况。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对患者初次及再次治疗后的随访时间进行比较;采用t检验对再次治疗前、术后即刻及末次随访时近端载瘤动脉主干与支架侧分支的夹角大小进行比较。结果20例患者中,18例(90.0%)患者术后即刻脑血管造影示致密栓塞(RaymondⅠ型),2例(10.0%)示瘤颈少许残余(RaymondⅡ型),术后随访[M(QR)]8.5(16.3)个月,与初次治疗后随访时间的15.5(27.0)个月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157.7,P=0.25)。随访期间2例患者复发,均为术后即刻瘤颈少许残余病例,其中1例为Y形双支架辅助栓塞病例。围手术期发生症状性缺血6例,其中4例为Y形双支架辅助栓塞病例;未发生围手术期出血等并发症,无手术相关的永久性致残及死亡病例。术后即刻和末次随访时载瘤动脉主干与支架所在分支成角分别为(115.4±28.9)°和(132.6±26.8)°,均较术前的(90.1±21.1)°明显增大(t=5.14,P<0.01;t=7.78,P<0.01)。结论初次弹簧圈栓塞或开颅夹闭术后复发的颅内分叉动脉瘤患者再次接受支架辅助栓塞是可行的,动脉瘤再复发率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