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外科学   5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股骨干骨折并移位行骨牵引患儿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对89例股骨干骨折并移位患儿行股骨髁上骨牵引治疗,术前进行心理护理及术前准备,术后加强疾病相关知识宣教,指导、协助家长保持有效牵引体位及功能锻炼.结果89例患儿经过3周左右的骨牵引治疗,均行拔钉加患肢髋人字石膏固定,骨折断端对位、对线良好,均达到临床愈合.经随访患儿下肢均等长,无畸形愈合、关节僵硬.提示护理干预可避免牵引过程中的并发症,为患儿骨折断端的复位创造必要的条件.  相似文献   
2.
董耀红  蔡丹 《护士进修杂志》2008,23(24):2248-2249
肘内翻是小儿骨科常见的肘关节畸形,为了恢复肘关节正常轴线,需行截骨矫形手术治疗.以往的方法是将测量好的截骨矫正角制成剪样,经消毒后供术中比照.  相似文献   
3.
对85例小儿嵌顿性斜疝患儿在腹腔镜下行嵌顿疝手法复位加内缝术,结果85例恢复良好,术后3~6个月复查无复发.提出做好术前护理准备,重视术后生命体征观察、饮食和并发症的护理是保证患儿术后康复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斜颈术后复发的原因探讨及康复指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科从1992年~1999年共收治了536例先天性肌性斜颈患儿,经门诊随访,症状缓解,畸型矫正522例,其中14例术后复发 ,除1例未治外,13例患儿经精心治疗,均痊愈出院。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本组14例,年龄3~14岁,平均8.5岁,男5例,女9例,左侧4例,右侧10例,术后复发时间1月~1年,平均6个月。14例患儿均头向患侧偏斜,其中11例胸锁乳突肌均有不同程度的紧张,3例胸锁乳突肌不紧张。14例患儿中眼性斜颈3例,其中2例在我院眼科行斜视矫正术而治愈,1例未治而出院 ,肌性斜颈11例,1例…  相似文献   
5.
儿童肘内翻截骨角度的设计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用三角函数正切公式计算肘内翻楔形截骨角度和截骨量及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肘内翻21例,内翻角15~45°,平均26. 4°, 其中超过30°有7例。用轴线相交法测得肘内翻的角度和健侧肘关节提携角, 将所得数值代入三角函数正切公式, 将截骨的楔形骨块对侧边的长度刻在肱骨外侧骨皮质上为C点, 截断AB和CB连线的骨质, 截骨完成后AB和CB两条线对合。结果: 全部病例随诊时间1~4年, 随诊时肘关节功能正常, 提携角5~10°, 无并发症。结论: 通过对肘内翻楔形截骨设计和计算方法的改进, 提高了截骨的精度, 具有将模拟矫形转变为数字矫形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对39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儿采用患侧髂动脉药物灌注,术前、术后配合患肢持续皮牵引治疗。结果患儿行皮牵引均未出现水泡、破溃等反应。经过1~3年门诊随访,髋关节疼痛消失,X线平片显示患侧股骨头不同程度的修复。提出术前心理护理、皮牵引的护理,术后患肢血液循环及穿刺局部观察是其重点。  相似文献   
7.
骨外伤行下肢牵引的患儿,如不注意加强足部护理,容易造成足下垂。为此,我们自制了简易踝部固定器,1997~1999年经临床使用127例,无1例发生足下垂。1 制作及使用方法取废弃的可乐塑料瓶1个(容量500ml),将塑料瓶与患儿足跟呈90°角横放,在塑料瓶瓶身中央剪一与患儿的硬底鞋宽度相适应的正方形小口(注意切面整齐),用胶布将切缘包裹即可,见图1。将患足穿上硬底鞋,垂直放入固定器的方口内,即能与踝关节呈90°角并完全固定,其功能位始终不变。2 优点1取材容易,制作简便,经济实用。2固定器取脱方便,便于足部的保暖、清洁。3长期使用对患足无刺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