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3篇
预防医学   1篇
肿瘤学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缺氧诱导因子1仪(HIF—1a)、缺氧相关蛋白血管上皮生长因子A(VEGF—a)和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T-1)在非特殊浸润性乳腺癌中的表达情况。运用流行病学与统计学方法分析HIF-10t与乳腺癌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HIF~1a、VEGF—a及GLUT-1在163例非特殊浸滑l生乳腺癌中的表达晴况;分析HIF—1a.VEGF—a及GLUT—1的表达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对HIF—l仪表达不同的乳腺癌患者进行生存分析,检验其预后意义;分析HIF-1a与缺氧相关蛋白VEGF—a和GLUT-1的表达水平的相关性;多因素分析HIF-10t的表达与临床病理资料是否为独立危险因素。结果:HIF-1a在163例非特殊浸润性乳腺癌的表达情况:阴性表达94例(57.7%),阳性表达69例(42.3%)。HIF-1a的表达情况与乳腺癌高TNM分期、分化差的分子分型、组织病理分型、复发情况密切相关。对HIF-1仪表达不同的病例进行生存分析,显示HIF-10t阴性表达的病例预后好于阳性表达病例(P〈0.05)。缺氧相关蛋白VEGF—a和GLUT-1的表达情况:VEGF—a表达阳性95例(58.3%),阴性68例(41.7%);GLUT-1表达阳性126例(77.3%),阴性37例(22.7%)。HIF-1ot与VEGF—a表达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538和0.668,与GlUT-1表达情况为中等程度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31和-0.40。Cox多因素分析显示,HIF-1饯阳性表达、高TNM分期、非腺管型分子分型是影响乳腺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相对危险度分别为1.41、4.56、3.47。结论:HIF—1a广泛表达于乳腺癌组织中,其表达与乳腺癌的TNM分期、分子分型和病理类型密切相关。生存分析显示:HIF-1a高表达是影响乳腺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HIF-1d与缺氧相关蛋白VEGF—a的表达呈正相关,证明其参与了缺氧调控的乳腺癌微环境改变。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我院胃肠癌术后发生伪膜性肠炎的临床特点。 方法分析我科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236例胃癌、结肠癌以及直肠癌术后发生伪膜性肠炎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236例患者所患疾病:胃癌61例,结肠癌98例,直肠癌77例。患者年龄范围35~78岁,平均年龄64.5岁。其中201例患者于术后6天内发生伪膜性肠炎。236例患者均常规予以鼻饲甲硝唑,肠道益生菌治疗,其中61例患者加用口服万古霉素治疗。233例患者治愈康复,3例死亡。 结论高龄、抗菌药物应用种类多、时间长以及术后胃酸分泌减少是术后伪膜性肠炎的高危因素。合理应用抗生素、注意早期肠内营养的应用,减少伪膜性肠炎的发生。另外,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以及隔离治疗对伪膜性肠炎患者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3.
腹膜转移是胃癌最常见的转移形式,早期诊断和治疗对预后有积极的意义。影像学、肿瘤标记物及脱落细胞学检查使腹膜转移的早期诊断更具前景,同时,多种化疗方案及姑息性手术等综合治疗的发展,也为胃癌腹膜转移病人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胃癌细胞对巨噬细胞的诱导作用, 分析活化巨噬细胞对间皮细胞的损伤作用及机制。   目法   人正常胃腺上皮细胞系GES-1及人低分化胃癌细胞系SGC-7901与人单核巨噬细胞THP-1共培养, 诱导后者分化, 研究后者对人腹膜间皮细胞HMR-sv5的损伤作用及分子机制。   结果   胃癌细胞诱导THP-1形成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 M1型巨噬细胞表面抗原的表达显著下调, 而M2表型的表面抗原明显上调, 细胞形态也发生明显改变。TAM显著抑制正常间皮细胞生长, 促进间皮细胞凋亡和上皮间质转化。   结论   胃癌细胞诱导巨噬细胞发生表型和功能转化, 进而导致间皮细胞发生EMT和凋亡, 促进形成腹膜转移癌。   相似文献   
5.
局限型与浸润型胃癌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局限型胃癌与浸润型胃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方法:对1980年1 月至2000年1 月20年间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肿瘤外科收治的进展期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与生存情况按大体分型的不同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型胃癌患者在性别、病灶位置、组织分型、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淋巴管癌拴发生率、生长方式、手术根治程度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在发病年龄和病灶大小静脉癌拴发生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浸润型胃癌预后差,当肿瘤局限于肌层及浆膜下层时,两组胃癌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一旦肿瘤浸润超过浆膜层两型胃癌预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局限型胃癌预后的与病灶位置和淋巴结转移程度密切相关;而影响浸润型胃癌预后的因素是淋巴结转移情况、肿瘤浸润深度及病灶大小。结论:局限型胃癌与浸润型胃癌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有显著性差异,根据其生物学行为特点采取恰当治疗措施,将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小肠重复畸形是一种临床少见的疾病,诊断困难,我院收治1例小肠重复畸形致肠绞窄肠坏死,行肠切除手术治愈.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技术已经成为胃癌研究的热点,将极大推动胃癌个体化淋巴结清扫术的发展.SLNB对指导胃癌淋巴结的清扫范围有肯定价值,在胃癌的外科治疗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残胃癌外科治疗18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珂  苗智峰 《腹部外科》2006,19(2):128-128
近年来,残胃癌的发病率有逐渐增高的趋势。我院自1990年5月~2000年5月共收治胃癌病人937例,其中,发现残胃癌18例,占同期收治胃癌病人的1.92%。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共18例,男性17例,女性1例;年龄48~74岁,平均64.3岁。首次手术时病情:胃溃疡11例,十二指肠溃疡5例,复合溃疡1例,十二指肠降部憩室1例,BⅡ-式17例,BⅠ-式1例。上腹隐痛、饱胀不适14例,贫血、消瘦3例,便血1例。2.诊治经过:术前行X线钡餐造影,确诊残胃癌3例,可疑6例,阴性9例。术前行胃镜检查17例,肉眼诊断为残胃癌并经活检病理证实。胃镜诊断为糜烂性胃炎1例,经活…  相似文献   
9.
甲状腺微小癌36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甲状腺微小癌(thyroid microcarcinoma,TMC)是指肿瘤直径≤1.0 cm的甲状腺癌结节,具有隐匿、临床难发现、与甲状腺其他病并存、预后佳的特点。我院1997~2007年共收治甲状腺疾病患者446例,其中甲状腺微小癌36例,占8.07%。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5例,女31例,年龄26~68(平均47.2)岁。单侧32例(其中29例为单发癌,3例为单侧多发癌),双侧4例。癌直径≤0.5 cm者12例,>0.5 cm者24例。淋巴结转移5例。2例因颈淋巴结肿大活检而确诊,8例B超下细针穿刺活检确诊,11例经术中冰冻切片确诊,15例术后病理确诊。1.2 B超检查细针穿刺及病理检…  相似文献   
10.
伪膜性肠炎(PMC)是一种由难辨梭状芽孢杆菌(CD)外毒素引起,主要发生于结肠和小肠的急性纤维素性炎症.多发生于老年、免疫力低下、患病较长、瘦弱的患者,死亡率较高.现结合本院近5年间收治的14例患者,对其临床表现及结肠镜下特征表现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