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4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苗景玉 《时珍国医国药》2013,24(8):1949-1950
目的 探讨联合用药结合手术治疗肝硬化伴有脾功能亢进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84例肝硬化伴有脾功能亢进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联合用药结合手术进行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症状及并发症缓解率为83.33%;对照组症状及并发症缓解率为64.29%,两组缓解情况经统计学分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经治疗2周后,通过测定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白蛋白等指标,观察组同对照组经统计学比较,两组资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用药结合手术治疗肝硬化伴有脾功能亢进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单纯使用药物治疗,建议肝硬化的患者要及早进行手术治疗,提高疾病治愈率.  相似文献   
2.
观察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啶对后腹腔器官行腔镜手术患者的术后恢复及麻醉并发症的影响。选择择期后腹腔腔镜手术患者64例,采用ASA(美国麻醉师协会)分级标准为Ⅰ-Ⅱ级随机分组。观察组术前给予0.5μg/kgDEX静脉泵注,持续10min,B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随后行常规诱导插管。术中,A组继续给予0.4ug·kg^-1·h^-1DEX泵注,至手术结束。术后,均送入恢复室观察,观察指标为患者睁眼时间、拔管及离室时间,患者血压、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有无恶心、呕吐及寒战等并发症发生。DEX诱导及维持用药不会延长术后苏醒时间,术后恢复期的恶心、呕吐及寒战发生率下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壁切口疝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洛阳市第三人民医院2002年10月至2010年5月间收治并行无张力修补术治疗的38例腹壁切口疝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均痊愈出院,无严重并发症出现,随访6~36个月无复发。结论无张力修补术是治疗腹壁切口疝的首选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术中超声在肝肿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6例肝肿瘤患者的术中超声、术前超声、CT检查和病理证实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术中超声可精确定位小病灶,提高诊断率;确定肿瘤与血管关系,指导肝切除手术;辅助穿刺活检,局部治疗等,均优于其它影像学诊断。(2)本组术前超声定位准确率87%(40/46),术中超声定位准确率100%(46/46),明显高于术前超声(P〈0.01);术中超声对结节的检出率,尤其对于小于2.0cm的结节检出率更为显著,明显高于其它影像学诊断。(3)本组病例术后病理诊断为肝细胞癌36例,肝腺瘤2例,肝转移性腺癌4例。炎性假瘤2例,其他2例,其中定位后发现肿瘤与大血管关系密切3例,发现子瘤3例。结论术中超声方便快捷,在肝肿瘤的临床应用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腹腔镜在急性腹膜炎中的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镜在急性腹膜炎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腹腔镜诊治的75例急性腹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诊断准确率为100%(75/75)。其中急性阑尾炎29例,消化道穿孔18例,急性盆腔炎6例,较窄性肠梗阻4例,急性肠系膜动脉栓塞2例,脾破裂2例,宫外孕2例,中转开腹手术12例,腔镜下手术成功率81.0%(51/63);原发性腹膜炎6例,结核性腹膜炎4例,急性坏死性肠炎2例,保守治疗痊愈。全组均无严重并发症出现。结论腹腔镜诊治不明原因的急性腹膜炎具有诊断准确率高,并能对大部分疾病直接进行微创治疗,避免不必要的开腹手术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腹股沟疝合并前列腺增生症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腹股沟疝合并前列腺增生症(BPH)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对16例患者行疝修补术同时行经尿道前列腺电气化术(TUVP)。结果 全部病例均获成功,术中经过平稳,在疝修补术的基础上增加手术时间40~110min,无严重并发症,疝近期无复发。结论 腹股沟疝合并前列腺增生症的患者同时行疝修补术和TUVP,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肝外胆管损伤的预防。方法收集我院65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资料,总结预防手术肝外胆管损伤的方法。结果65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有1例肝外胆管损伤,发生率0.17%。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通过严格选择手术适应证,注意胆道系统的解剖学变异,正确处理复杂病理改变,在困难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适时中转开腹,可以减少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肝外胆管损伤。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术中超声在肝肿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46例肝肿瘤患者的术中超声、术前超声、CT检查和病理证实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1)术中超声可精确定位小病灶,提高诊断率;确定肿瘤与血管关系,指导肝切除手术;辅助穿刺活检,局部治疗等,均优于其它影像学诊断.(2)本组术前超声定位准确率87%(40/46),术中超声定位准确率100%(46/46),明显高于术前超声(P<0.01);术中超声对结节的检出率,尤其对于小于2.0 cm的结节检出率更为显著,明显高于其它影像学诊断.(3)本组病例术后病理诊断为肝细胞癌36例,肝腺瘤2例,肝转移性腺癌4例,炎性假瘤2例,其他2例,其中定位后发现肿瘤与大血管关系密切3例,发现子瘤3例.结论 术中超声方便快捷,在肝肿瘤的临床应用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后并发症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 对我院2002年8月至2010年10月间施行的316例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患者均痊愈出院,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出现,随访5~46个月无复发病例.结论 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术式,正确认识腹股沟区解剖结构、规范手术操作和围术期的合理治疗能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急性肢体动脉缺血的临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8年3月~2011年5月收治的42例急性肢体动脉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30例动脉栓塞急诊行动脉切开Fogarty导管取栓术,11例动脉硬化闭塞症合并血栓形成和1例主动脉夹层行手术联合介入治疗。结果术后肢体存活39例,并发骨筋膜室综合征5例,截肢3例,死亡2例,死亡原因为急性心肌梗死和脑梗死。结论早期诊断、及时选择合理的手术方案和围手术期治疗是降低病死率,预防截肢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