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1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扫描及图像后处理技术在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临床支气管镜检术确诊为气管、支气管异物的12例患儿的多层螺旋CT轴位扫描及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PR)和容积重建(VRT)的图像.结果 多层螺旋CT诊断准确率达100%.结论 多层螺旋CT检查可作为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诊断最准确、最简易又安全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2.
曲菌病又称笰状菌病,肺曲菌病致病菌主要为烟曲菌,少数为黄曲菌、土曲菌、黑曲菌、棒状曲菌、构巢曲菌及花斑曲菌等,曲菌在自然界广泛存在,在腐败有机物及土壤中均可繁殖,从谷类中常可培养出。曲菌很少使健康人致病,但痰培养中常可发现。肺曲菌病分为3型:(1)曲菌球(腐生型);(2)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大型C臂血管造影X线机(简称大C臂)行冠脉介入诊疗的安全性、可行性。方法选择我院1000例有冠脉造影指征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大C臂行冠脉介入诊治,观察冠脉介入术的诊疗效果及医护人员安全性。结果阳性检查率达到78.6%,图像显影质量高,评分7分以上达91.1%,治疗成功率达96.75%,医护人员个人X线剂量当量、血红蛋白、白细胞总数、血小板数均在正常范围。结论应用大C臂行冠脉介入诊治是安全可行的,且优势明显,值得在有条件的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原发性肝癌切除术后肝内转移介入治疗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起病隐匿,恶性程度高,进展快,发现晚;肝癌一旦经检查发现,无外科手术禁忌证的患者,传统方法都应行肝癌病灶切除术,而肝癌病灶切除的刺激可改变残癌的细胞周期动力学,使其增殖速度显著增快,加速播散和转移[1].术后较易发生肝内转移,肝内转移灶常发生于肝癌切除术后3个月至3年不等,甚至术后4~5年;肝内转移患者有单个病灶、2个病灶或多个病灶,大多数患者发生肝内转移后已难以手术切除,因此迫使人们寻找其他有效方法来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颈静脉球瘤的磁共振(MRI)和血管造影(DSA)表现,提高对该肿瘤的认识和诊断水平,并评价术前栓塞治疗的作用和价值。方法回顾分析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颈静脉球瘤患者术前的MRI和DSA表现,手术切除前7~10天行栓塞治疗。结果7例颈静脉球瘤位于颈静脉孔区,2例位于鼓室;颈静脉球瘤体最大横径在5 cm以上有6例;在MRI信号上可见"盐和胡椒征",此征象有特异性。DSA显示颈静脉球瘤由颈外动脉供血,富血供,肿瘤染色明显。栓塞治疗后显示肿瘤供血动脉被栓塞,肿瘤染色消失或明显变浅,手术切除术中出血量少。结论MRI能够明确诊断颈静脉球瘤的发病部位和判断肿瘤的性质,DSA能够明确肿瘤供血血管和血供情况;术前栓塞治疗对减少切除术中出血,降低手术风险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脾功能亢进是一种综合病征,伴有脾脏体积增大,外周血液中全血细胞减少,实验室检查出现外周血细胞和血小板减少是诊断的主要依据。目前,脾动脉介入栓塞治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治疗脾肿大伴脾功能亢进,随着介入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脾动脉栓塞不但成为一种安全、微创、简便、康复快的治疗方法,而且可以进行脾动脉分支和定量的选择性栓塞,并可重复多次进行栓塞,有逐渐取代外科脾切除的趋势。本文回顾性分析本院自2002年至2007年期间行脾动脉部分栓塞20例,现将其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扫描及图像后处理技术在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支气管镜检术确诊为气管、支气管异物的12例患儿的多层螺旋CT轴位扫描及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PR)和容积重建(VRT)的图像。结果多层螺旋CT诊断准确率达100%。结论多层螺旋CT检查可作为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诊断最准确、最简易又安全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8.
原发性肝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死亡率居高不下,占恶性肿瘤死亡率的第二位.目前肝癌的首选治疗方法仍然是外科手术切除,但因原发性肝癌起病隐匿,早期无特殊的临床表现和体征,难以发现,发现时多属中晚期,已失去外科手术切除机会;随着介入放射学的发展,血管性介入治疗逐渐发展成为非手术治疗中较为成熟、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经肝动脉导管化疗栓塞(TACE)是目前公认的中晚期肝癌首选的介入手段,而血供研究则是肝癌介入治疗中至关重要的问题,介入术前明确了解肝癌的血供来源和特点,对介入治疗方案的制订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笔者运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对480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血供进行综合研究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颈静脉球瘤的MRI和DSA诊断价值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苏赞瑞 《右江医学》2008,36(5):560-562
目的探讨颈静脉球瘤的磁共振(MRI)和脑血管造影(DSA)影像学表现和诊断价值。方法对临床所见的18例经MRI和DSA确诊的颈静脉球瘤患者进行分析,并结合文献对本病的MRI和DSA影像学特点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结果颈静脉球瘤患者病程较长且进展缓慢,临床以耳部及颅神经受损为主要表现,肿瘤较大可出现小脑、脑干及颅内高压症状,肿瘤内迂曲的流空血管及"胡椒盐"征是颈静脉球瘤特征性MRI表现;DSA主要表现为颈内外动脉分叉处及其周围于动脉期可见不规则畸形团块状影,实质期肿瘤血管异常染色呈湖状或巢状,无静脉早显现象。结论颈静脉球瘤周围解剖关系复杂,典型的MRI和DSA影像学特征结合临床表现有助于诊断,可为手术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多层螺旋CT在肝癌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癌是指肝细胞或肝内胆管细胞发生的癌,又称原发性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病死率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中继胃癌和食管癌之后排在第3位。近年来肝癌的发病率及病死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多层螺旋CT(MSCT)由于其扫描速度快、覆盖面大,获得的图像丰富,可以在一次注射对比剂后依次完成肝脏双动脉期、门静脉期和延迟期的全肝扫描,提高了肝癌的检出率和诊断的准确率,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关于MSCT双动脉期、门静脉期和延迟期扫描对肝癌诊断的价值,国内外已有相关的研究报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