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5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7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9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32篇
内科学   66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67篇
预防医学   15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24篇
  1篇
中国医学   8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以挥发油包合率和包合产率为指标筛选β-环糊精包合满山红油包合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方法对包合工艺进行考察。结果:采用方差分析方法表明与满山红油的比例对试验结果有显著性影响。包合工艺最佳条件是β-环糊精与挥发油用量比例为9:1(g:m1),包合温度为45℃,包合时间为4小时。结论:此包合工艺可以提高挥发油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3.
ATP代谢产物腺苷是缺氧时局部产生的一种调节性物质,通过腺苷Ⅰ型、Ⅱ型受体和cAMP而发挥,作用缺氧时,腺苷对呼吸调节起重要的媒介作用,它除可直接作用于呼吸系统各器官外,还参与呼吸中枢及外周化学感受器对呼吸活动的调节,腺苷对呼吸的影响具有年龄依赖性。  相似文献   
4.
注射用帕珠沙星治疗细菌性感染111例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评价国产注射用帕珠沙星治疗细菌性感染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单盲、平行对照试验设计。选择细菌性感染病人227例,其中呼吸系统感染113例,泌尿系统感染114例。所有病人随机分为试验组111例,给予帕珠沙星0.3g,iv,gtt,bid;对照组116例,给予左氧氟沙星0.2g,iv,gtt,bid;疗程均为7~10d。结果:2组人口学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资料具有可比性。临床综合疗效试验组和对照组的痊愈率分别为72.6%和67.8%,有效率分别为97.4%和91.5%(P>0.05)。细菌清除率分别为99%和98.0%(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2.0%和12.6%(P>0.05),主要表现为恶心、静脉炎等。结论:注射用帕珠沙星治疗呼吸系统和泌尿系统细菌性感染疗效好,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国产加替沙星注射液治疗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6 3例病人 ,其中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 16例 ,急性支气管炎 2 5例 ,社区获得性肺炎 2 1例 ,支气管扩张 1例。随机分为试验组 [32例 ,男性 2 9例 ,女性 3例 ;年龄 (2 5±s10 )a]用加替沙星注射液 4 0 0mg·次 - 1,iv ,gtt ,qd ;对照组 [31例 ,男性 2 8例 ,女性 3例 ;年龄 (2 7± 10 )a]用左氧氟沙星注射液 2 0 0mg·次 - 1,iv ,gtt,q 12h ;疗程均为 7~ 14d。结果 :试验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 94 % (2 6 / 32 )和 10 0 % (31/ 31) ,P>0 .0 5。细菌清除率分别为 92 % (2 3/ 2 5 ) ,96 %(2 3/ 2 4 ) ,P >0 .0 5。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 3%(1/ 32 ) ,16 % (5 / 31) ,P >0 .0 5。结论 :加替沙星注射液治疗呼吸道细菌性感染疗效好、使用安全、方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慢性肺曲霉病(CPA)的基础疾病。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月至2016年12月原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收治的CPA患者的病历资料。结果总共收治108例CPA患者,其中87例有基础疾病,21例无基础疾病。务农者比例66.7%,该比例在无基础疾病组更高(85.7%比62.1%)。慢性坏死性肺曲霉病(CNPA)是最多见的类型(72/108,66.7%),在无基础疾病组中的占比高于基础疾病组(85.7%比62.1%),在系统性基础疾病组中的占比高于仅肺部基础疾病组(82.8%比51.7%)。慢性空洞性肺曲霉病均合并肺部基础疾病(24/108,22.2%)。基础疾病组以陈旧性肺结核(40.2%)、支气管扩张症(39.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35.6%)等慢性肺部疾病多见。系统性因素以糖尿病(16.1%)和糖皮质激素使用(13.8%)多见。结论患者无论有无基础疾病均可发生CPA。CNPA是最常见的类型,其比例在无基础疾病及系统性基础疾病组更高。务农可能是CPA的危险因素。慢性肺部疾病是最常见的基础疾病。糖尿病和使用糖皮质激素是最常见的系统性因素。  相似文献   
7.
病史摘要患者 ,男性 ,2 3岁 ,战士。因咳嗽、活动后气短 6个月于2 0 0 0年 4月 3日入院。患者于 1999年 10月无明显诱因出现轻度干咳 ,偶有白色粘痰 ,活动量大时有轻度呼吸困难 ,当时未引起注意 ,未进行治疗。 1999年 11月常规体检胸透发现两肺弥漫性粟粒样病灶 ,在当地医院拟诊为血型播散性肺结核 ,给予SHRE方案抗痨治疗。抗痨 3个月后复查胸片及胸部CT无明显变化 ,症状亦无明显变化 ,为明确诊断转来我院。病程中无发热、盗汗、胸痛、咯血 ,无乏力、消瘦 ,无头痛 ,无腹痛、腹泻 ,无尿频、尿急、尿痛 ,无皮疹及关节痛 ,饮食睡眠及大小…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高糖诱导下曲古霉素A(TSA)和5-氮杂胞苷(5-AzaC)对胰岛β细胞增殖、凋亡及功能的影响. 方法 体外培养大鼠胰岛素瘤(RIN-m5f)细胞至指数增长期,根据干预方案分为空白对照(NC)组、高糖诱导(HG)组、0.05、0.10 μmol/L TSA干预组、0.63、1.25 μmol/L 5-AzaC干预组、0.10 μmol/L TSA+1.25 μmol/L 5-AzaC联合干预组.检测RIN-m5f细胞增殖活性、细胞凋亡率、葡萄糖刺激胰岛素分泌能力. 结果 0.05、0.10 μmol/L TSA干预组、0.63、1.25 μmol/L 5-AzaC干预组及联合干预组的细胞增殖活性均高于HG组,而细胞凋亡率均低于HG组(P<0.05).在3.3 mmol/L及25 mmol/L葡萄糖刺激时,各组葡萄糖刺激胰岛素分泌量均高于HG组(P<0.05). 结论 TSA和5-AzaC可抑制高糖诱导的胰岛β细胞凋亡和恢复β细胞的胰岛素分泌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烟曲霉感染人支气管上皮(HBE)细胞时Toll样受体2(TLR2)对树突状细胞植物血凝素-1 (Dectin-1)表达的影响.方法 建立烟曲霉感染HBE细胞模型,通过PCR、Western blot方法分别在mRNA、蛋白水平检测Dectin-1和TLR2的表达情况;沉默TLR2,复制感染模型,应用Western blot及流式细胞技术评价Dectin-1的表达变化.结果 ①烟曲霉感染后HBE细胞TLR2表达水平虽然有所升高,并在感染18h达到峰值,但与静息状态表达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沉默TLR2,在烟曲霉感染HBE细胞后18 h时Dectiin1的蛋白表达受到显著抑制(P<0.05).结论 HBE细胞静息状态下能够表达TLR2,在烟曲霉感染早期,随着时间的延长其表达有逐步增高的趋势;HBE细胞启动Dectin-1的表达可能是建立在TLR2对烟曲霉早期识别的基础上,通过下游信号通路的激活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0.
骨形态生成蛋白-4与17β-雌二醇诱导MBA-1细胞分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平安  廖二元  肖新华  周后德  苏欣 《广东医学》2007,28(10):1580-1582
目的 探讨BMP-4与17β-雌二醇诱导MBA-1细胞分化的作用.方法 用骨形态生成蛋白-4(BMP-4)诱导MBA-1细胞15~22 d后进行HE染色观察细胞形态,用1型胶原染色、矿化结节染色鉴定成骨细胞功能;用BMP-4及17β-雌二醇干预MBA-1细胞后,用RT-PCR检测骨钙素的变化.结果 ①MBA-1细胞可向成骨细胞或脂肪细胞分化;②在无BMP-4或17β-雌二醇干预的情况下,MBA-1细胞在自身分化成熟过程中伴有骨钙素的表达增加;③经BMP-4与17β-雌二醇干预后,MBA-1细胞骨钙素的表达明显增加.结论 MBA-1细胞可能具有多系分化潜能,BMP-4与17β-雌二醇可上调其骨钙素表述,诱导MBA-1细胞向成骨细胞方向分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