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外科学   1篇
预防医学   5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通过分析即墨市居民肿瘤死亡状况,为辖区制定肿瘤预防控制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DeathReg2005、Excel2010软件包、SPSS17.0等工具,对即墨市2011年死亡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以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进行人口标化。结果2011年即墨市恶性肿瘤死亡2328例,占总死亡人数的28.87%。恶性肿瘤标化死亡率为161.81/10万(男209.81/10万、女111.50/10万),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P〈0.05)。35~64岁截缩标化死亡率为200.10/10万,O~74岁累积死亡率为13.98%。恶性肿瘤中位死亡年龄为68.26岁。恶性肿瘤总潜在减寿年数(PYLL)为16957.50人年,占全死因减寿年数的34.94%,为首位减寿死因。标化减寿年数(SPYLL)12701.85人年,平均减寿年数(AYLL)为13.66年,标化减寿率(SPYLLR)为12.e6go。死亡率较高的前5位的恶性肿瘤为肺癌、肝癌、胃癌、食管癌、结直肠肛门癌。结论恶性肿瘤严重危害即墨市居民的健康,是当前公共卫生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社区建立自我管理模式防治高血压的实用价值,总结社区优秀防治经验。方法抽选某社区高血压患者150例,采用随机自愿的原则,将患者分为原有防治模式对照组和高血压自我管理为主的实验组,分别为81例、69例,调查统计两组患者服药依从性、血压控制范围、高血压知识的掌握熟悉率、生活饮食习惯等临床资料,并做分析记录。结果实验组患者经临床医师正规培训加强自我管理,增加自律性后,对高血压的危险因素、不规律服药的危害、自我保健等相关高血压知识的掌握熟悉率较对照组均有显著提高(P<0.05);饮食搭配合理性、坚持适度锻炼运动人数、作息时间规范化人数、实时积极监测血压的患者人数比例均差异明显(P<0.05)。自我管理后高血压控制率由原来的48.1%上升到91.3%,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我管理在社区高血压综合防治中效果优越,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健康档案在社区服务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建立健康档案,了解社区居民的健康及疾病情况,开展疾病管理、实施针对性疾病预防和治疗。结果对社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对开展疾病管理、实施针对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奠定了基础,可有效的控制了疾病的发生、对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具有重大的临床意义。结论对社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开展疾病管理、实施针对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可以有效的控制疾病的发生,以及提高临床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呼吸道传染病已经成为当前显著的公共卫生问题,基层医院则构建了呼吸道传染病防控的第一道防线,同样也使得医护人员暴露在各类呼吸道传染病之下。经过分析基层医院就诊患者及医护人员对近年来甲流的防控问卷,探讨医院感染的防控措施。方法基层医院就诊患者对甲流基本概念及需求和医护人员对疫情防控知识的掌握及处理,以问卷的形式反馈。结果通过对360名患者及50名医护人员的问卷分析,发现仅有20.8%的患者了解甲流主要的防治措施,76%的医护人员了解如何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结论基层医院对防治呼吸道传染病的实际过程中仍存在明显的不足,对基层医院防控呼吸道传染病医院感染仍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5.
青岛市地方性氟中毒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青岛市地方性氟中毒流行现状,指导防治工作。[方法]调查平度、莱西、胶州和即墨4市县改水降氟工程运转使用现状、地方性氟中毒病村饮水含氟量、部分病村儿童氟斑牙及成人临床与X射线氟骨症患病情况。[结果]4市县共建降氟改水工程526处,使用正常或基本正常占97.3%,停用报废2.1%,改建工程46处。共有地氟病村1005个,已完成改水降氟工程844个(84.0%);有530处饮用水含氟量>1.0mg/L,其中>4.0mg/L的重病村19个,均分布在平度市。8~12岁儿童氟斑牙患病率35.2%,氟斑牙指数0.69;30岁以上成年人1517名,临床及X射线氟骨症检出率平均为15.0%。[结论]目前青岛市地方性氟中毒流行仍较严重,应加大防治工作力度。  相似文献   
6.
法夫酵母发酵生产的低聚糖经高效液相色谱分离纯化后经质谱和核磁共振分析,结果表明该低聚糖为相对分子质量504 000的β-D-呋喃果糖(2→6)-α-D-吡喃葡萄糖(2→1)-β-D-呋喃果糖,即新科斯糖.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