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37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3篇
中国医学   2篇
  2007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7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非悬滴开放式培养法在鸡胚背根节体外培养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针对悬滴培养法在操作和应用上存在的问题和局限性,改用操作简便、适用范围广的非悬滴开放式培养法培养鸡胚背根节。将数个鸡胚背根节按一定间隔种植在内置生长基质盖玻片的35mm培养皿中,加人适量培养液,置于CO2。孵箱中进行培养。结果显示.从培养24h至60h各时期,培养皿中背根节生长状况均良好,神经突起明显增长,表明用非悬滴开放式培养法培养鸡胚背根节是可行且可靠的。  相似文献   
2.
本实验用微电泳方法将HRP分别导入20只大白鼠的小脑核,研究三叉神经各核至小脑核的纤维投射。结果表明,三叉神经各核均向小脑核发出纤维投射。其中以三叉神经脊束核极间亚核和吻侧亚核最多,三叉神经脊束核尾侧亚核和三叉神经感觉主核次之,三叉神经中脑核和三叉神经运动核最少。此外,在三叉神经运动核的腹外侧和三叉神经根内也有向小脑核投射的起源细胞。来自中脑核的纤维多终于顶核和间位核前部,来自脊束核和感觉主核的纤维较多地终止于间位核后部和齿状核。运动核的纤维终止于顶核、间位核前部和齿状核。起源于三叉神经运动核腹外侧,三叉神经根内细胞群的纤维,在小脑核中有和三叉神经感觉核簇相似的终止。三叉—小脑核的纤维投射是双侧性的,但以同侧为主。  相似文献   
3.
介绍一种测量骨骼肌肌力的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实验采用拉伸试验机,对7只大白鼠腓肠肌肌力进行了测量,实验结果表明,此测量方法不仅稳定性好、灵敏度高,而且精确度容易控制.是肌力测量,尤其是实验动物肌力测量的较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4.
<正>取15天龄SD鼠胚的脊髓腹侧半制成单细胞悬液,用低亲合性的神经生长因子受体P75NGFR的抗体(192IgG)结合出其中的运动神经元,再将运动神经元洗脱下来接种培养.运动神经元来自15只鼠胚的脊髓,分别接种于20只培养孔,并将20只分为二组,一组的培养基为DMEM,另一组培养基为DMEM加去神经支配骨肢肌提取液.以胞体无空泡,轴突长度大于二倍胞体直径为存活标准,于细胞接种后3小时计数各组的细胞总数,以后每隔24小时计数一次.并在接种后24小时时每组各取二孔进行乙酞基胆碱转移酶活性(CHAT)的检测.结果,5天后DMEM组内的运动神经元几乎全部死亡并漂浮于培养液表面,而DMEM+去神经支配骨骼肌提取液组在8天时仍有近20%的运动神经元保持存活.我们的结论是:1.去神经支配骨骼肌提取液可以明显延长离散运动神经元的存活期;2.用192IgG可以很方便地从脊髓腹侧半制成的单细胞悬液中结合出运动神经元,同时防止其它细胞的混入,提高培养的运动神经元的纯度.与传统的用HRP逆行标记运动神经元后再培养的方法相比,运动192IgG还具有消除HRP对体外培养的运动神经元存活的影响和增加获得的运动神经元的数量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正>随着计算机应用的普及和发展,考试的命题和组卷这些原来由教学人员完成的工作也逐渐被计算机所代替.计算机不仅高效快捷,大大简化了考卷生成的繁锁过程,减轻了教学人员的工作量:而且贮存量大,所组成的试卷随机性客观性好,克服了人工出题的主观偏向性。近几年解剖学题库编写工作的实践使我们认识到,一个好的题库系统,不仅能按不同层次和不同专业的要求组成不同难度和不同内容比例的试卷;而且能对所生成的试卷进行预测和分析。要达到上述要求,单靠完善机计算机题库管理系统是不够的,题库编写中试  相似文献   
6.
采用PAP免疫组化和AChE染色技术对25只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不同时期的近段和远段神经的生长相关蛋白(GAP-43)表达和再生情况作了观察。结果显示:(1)坐骨神经切断损伤后产生免疫反应阳性,近段神经以7d组染色最强,远段神经以14d组最强;(2)神经切断处和近切口处的远段神经AChE染色有逐渐增强趋势,单位面积阳性纤维数从7d后逐渐增加。根据结果,本文对GAP-43的表达规律和AChE染色的应用及其意义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人参为传统的名贵中药,其有效成分人参总甙。单体Rg1、Rb1对大脑皮质、脊背神经节(DRG)、交感节和脑干内神经细胞体外生长的影响已有报道。由于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的分离纯化较难实现,因此人参皂甙及其单体对它的作用目前并不清楚。本实验采用6.8%的甲泛影酰胺(Metrizamide)作梯度密度离心,从15d胚龄Wistar大鼠胚胎的脊髓内同时分离出胶角运动神经元  相似文献   
8.
坐骨神经损伤后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死亡性质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的死亡性质,以便加以保护,促进神经损伤后运动功能的恢复。方法:切断大鼠右侧坐骨神经,再原位吻合,于术后不同时间取L_4~L_6节段脊髓,作石蜡切片,通过H·E染色和Hoechst33258染色,光镜下分别观察前角运动神经元胞体的形态学变化特征;作超薄切片,电镜下观察前角运动神经元胞体超微结构的变化规律。结果:光镜下,右侧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胞体尼氏体和细胞核染色质浓缩;电镜下,细胞膜内陷,将细胞分割成凋亡小体,然后裂解,细胞体消失;而左侧前角运动神经元胞体均一、无变化。结论:坐骨神经损伤后,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有死亡,死亡性质是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9.
血管与周围神经再生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们在解剖学的观察中,早已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在机体许多地方,神经与血管有一种伴行或位置相距很近的关系,两者走行方向一致,甚至被包绕在同一筋膜鞘中。由此出发,一个很自然的想法就是神经与血管的这种伴行或相距很近的关系不可能只是巧合,必定有某种内在的物质联系起着一种互相吸引和促进生长的作用。近年来的许多实验研究,特别  相似文献   
10.
本实验用大白鼠13只,以微电泳法将HRP导入到小脑皮层各区,研究三叉神经核至小脑皮层的纤维投射。结果表明:单叶、脚Ⅰ、脚Ⅱ、旁正中小叶、背侧旁絮叶、Ⅷ小叶的外侧部和Ⅵ~Ⅸ小叶的蚓部皮层均接受双侧(同侧为主)三叉神经核的纤维投射。三叉神经脊束核极间亚核和三叉神经感觉主核向小脑的投射包括上述的全部区域。三叉神经脊束核尾侧亚核投射到小脑的脚Ⅰ、旁正中小叶、背侧旁絮叶、Ⅷ小叶的外侧部和Ⅵ~Ⅸ小叶的蚓部皮层。三叉神经脊束核吻侧亚核仅投射到脚Ⅱ、旁正中小叶、Ⅷ小叶的外侧部和Ⅶ~Ⅸ小叶的蚓部皮层。三叉神经中脑核投射到脚Ⅰ、脚Ⅱ、旁正中小叶、Ⅷ小叶的外侧部和Ⅶ~Ⅸ小叶的蚓部皮层。在三叉神经运动核内,只发现几个标记细胞,但在运动核的腹外侧、三叉神经根中及其附近,所有例子均看到有大量的标记细胞。在一例三叉神经半月节中,意外地观察到有数个标记的节细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